天刚蒙蒙亮的九原县城,微冷中带着些萧瑟。
城外草原上的青草,已经大片大片变黄。
早晨,草叶上还凝结了白色的露水。
别说是草叶。
就是城门口守城士卒的长戈和戟的小刃,早上也能摸到湿漉漉的。
县城内,吕氏商行。
虽然天气转凉。
但伙计们却起得很早。
并且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十辆大车的货物需要装车,然后在开启城门之后,送出城去。
还有一些货物,则是吕氏商行与公孙氏商行之间的交易货物。
吕氏商行的主家吕季随着长公子北出长城,已经有十天的时间了。
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就仿佛是石沉大海一般。
但是这几天里,商行非但没有乱做一团。
反倒是运行得井井有条。
伙计们甚至有一种感觉。
商行里的一切,似乎比主家吕季在的时候,还要有条不紊。
甚至生意都要比主家在的时候,还要好很多。
而主家不在的这几天里。
商行都是被小家老吕岩照料着。
这位小家老吕岩可是了不得,他据说是吕季主家的侄子。
其貌不扬,但是管理商行,绝对是事无巨细。
商行里每天的账目和颇多杂事,即便是以前主家吕季在的时候也颇为头疼。
吕季也是安排了一位账房管事,和自己一同处理。
着是如此,还经常有应接不暇的时候。
可是这位小家老,非但将原本商行里的事务管得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甚至还向外扩展了商路。
每天派商队,下到其他的县城和乡里去做起了粮食、布匹、盐的生意。
吕氏商行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从坐贾开始向行商涉猎。
而且收获颇丰。
根据吕氏商行和九原县府的约定。
吕氏向县府提供了一批粮食,才换来了这么个可以下乡经商的机会来。
最开始,商行里还有些伙计们有些质疑。
觉得吕氏商行在九原县城扎根,当个坐贾就挺好的。
就这都甚至还有些忙不过来。
何必要下乡,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还白送县府那么一大批粮食。
还是精粮和精饲料!
那可得好大一笔钱呢!
商行全体上下得好几个月,才能赚回来。
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可十天的时间,之前的那些疑虑和质疑,却统统消失了!
每一次拉出县城,下到周边乡里和其他县里的货物。
竟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短短几天之内,外出行商的流水额,竟然已经超过了吕氏商行平日里一个月的流水。
小家老吕岩,甚至还给商行里的每一个伙计们,都奖赏了三十枚秦半两钱和三石粟米。
这下,让所有商行里的伙计们都欢欣雀跃。
而且干劲十足。
“兄弟们,都细心着点,绑结实咯!这边,你这个绳结再紧一点!”管事细心嘱咐着伙计。
“嘿,放心吧!怎么颠簸都不会散开的!”伙计爽朗地笑着。
这时,一辆两匹驭马的马车,停在了吕氏商行的大门口。
九原县令李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吕氏商行的账房管事,立刻绽放笑脸,迎了上去。
“快去通报你家小家老吕岩,县令大人要见他!”随车而来的县府下人有些趾高气昂地吩咐道。
吕氏商行的伙计已经先一步跑去了后院。
账房管事拱手行礼。
商人在各国都是身份卑贱的行当营生,管事可不敢造次。
李乐倒是没什么当官的架子,跟吕氏商行的账房管事说道:“咱们进去说话。”
管事拱手行了个礼,引县令大人,步入吕氏商行。
“这些是你们要出城售卖的货物?”吕季见到商行里的伙计们正在装车,便随口问道。
“回县令大人,正是!等城门开启,便要出城去。”见县令李乐有些好奇,管事又说道:“都是上好的粮食、盐、布匹,庶民黔首日常必须之物。这些东西比较好售卖。”
李乐饶有兴趣地点了点头。
对于商贾出城下乡售卖,李乐也是很上心的。
暗中派人也去调查过。
此举对民生,倒是极好的。
况且,吕氏商行也颇为上道,给县府上缴了不少税款。
不过秦法不许商贾和黔首过多交谈,也不许售卖各种书籍之类的违禁品。
这一点,还是需要加强管理的。
李乐通过这几天,下面传上来的反馈。
已经有了些想法。
不过这一次,他来找吕氏商行,可不是为了这些琐碎事情。
见到吕季的这个小侄子,李乐直接开门见山。
“本县这次来,是要向吕氏商行,购买一些冬麦的良种。“
女扮男装的姜妍,心里有些意外。
购买种子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村里的里正、乡里的乡啬夫,趁着集市来到县城购买的。
姜妍还没有见过县令亲自来买种子的。
不过她一开始也并没有在意。
很随意地问道:“县令大人要多少?吕氏最近倒是到了一些上党和上郡来的冬麦良种。”
冬麦是精粮,比较昂贵。
冬麦的良种,更是从其他郡县千里迢迢运来的。
价格比精粮还要贵很多。
不过每年这个时候,粟米收粮之后,都还是会有人来少量地购买一些麦种回去。
给自己家里种上一点点冬麦。
或是逢年过节吃,或是用来祭祖,亦或是能够卖给有钱人家换取一点钱财。
冬麦麦仁的脱壳和研磨不易,所以寻常的庶民家中,倒是很少有拿冬小麦当主粮的。
一般来说,需求量倒是并不会太大,但也不可或缺。
谁知道县令李乐却肯定地说道:“五百石!”
这话一出口,姜妍和吕氏商行的账房管事都是一愣。
以为自己听错了。
“县令大人说要多少?”
“五百石!”
姜妍愣了愣:“县令大人这是要粮,还是要种?”
粮和种,虽然都是冬麦,但是却有区别。
粮,只是寻常的冬麦麦仁。
而种子则要贵重得多。
最好的田地里,长势最好的冬麦,上面结出来最饱满的麦仁,才可以作为良种。
良种的价格,自然也很高。
寻常人来买良种,那可都是按粒算价钱的。
即便是乡啬夫代表乡里来买,一般也就是买几斗回去。
冬小麦不好处理,即便是粮,也很少有人买这么多。
但县令李乐却斩钉截铁地再一次说道:“五百石!要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