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李裕炒茶
李裕寻到山间茶叶,便是如获至宝,但这其间也不得不说说“药农”这个词,乃至这个行业的兴起。
药农,并非种植药材,而是上山采药进行售卖的那一类人,这是秦皇医学院建成至今,短短数月内兴起的一个新职业。
以前的江湖游医,或者民间医者,无一例外皆是自己上山寻药。
而今天的秦国,有李裕大力扶持医术,医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样对药材的需求自然也就变大了。
但总不能事事都让医者亲力亲为,一边要诊治患者,还要消耗心思去山间林下寻找药材。
所以,李裕便让华佗告知了医学院的医者,或是学徒,凡是需要药材的,一律医学院门口贴告示,标明购买价钱以及介绍药材的简化图。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上山挖药材能卖钱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药农这个职业也就诞生了。
在李裕的默许下,张德力多给了老丈二十枚钱,而李裕本想借此询问一下老丈采茶的地点。
但随后一想,人家爷孙生活也不容易,索性好人做到底,直接老丈说好,每个月按时给侯府送新鲜茶叶,侯府每个月都给予收购。
老丈自然是屁颠屁颠的拉着孙子一阵礼拜,这才被张德力送出了门。
李裕看着一篓子新鲜茶叶,不论老叶嫩叶,估摸着也就一斤多一点,炒完之后一脱水,只怕能有一两炒茶就不错了。
“侯爷,小的知道您心善,但为何不把这荼叶的地址要到手,今后由小的给您安排岂不是更好。”
听的孙德力言语中的困惑,李裕一边翻看茶叶,一边笑道:“何必断了那老丈爷孙的财路呢。”
嘴上虽是这样说,但李裕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茶叶的出现,来压榨一波帝国的贵族们了。
如今,土地改革虽然由王翦父子牵头,但也只是从荒地开始开垦。
贵族手中的大量土地还未被收拢到嬴政手里,腰包里的私财自然是不少。
而想要利用茶叶赚钱,也只能是抓住贵族的攀比心理,且图个新鲜。
而保住茶叶的制作过程,以及茶叶的原材料产地,又是让茶叶值千金的关键。
但现在手中茶叶实在太少了,这一斤多生茶,炒了之后估计还不到一两。
这样的数量,也就能让李裕自己喝个寂寞,至于靠次赚钱,还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正在李裕叹息手中茶叶太少的时候,华佗几人却是匆匆休整了一番。
见到李裕手中篓子里的茶叶,孙思邈有些惊讶的说道:“侯爷拿着一篓子荼叶,这是要做何用?”
孙思邈几人认识荼,李裕一点也不吃惊。
毕竟眼前这几位可都是医学界的大拿,荼这种能提神醒脑的草本植物,自然瞒不过几人的眼睛鼻子。
李时珍闻言也是一笑,说道:“荼叶可提神醒脑,但味苦涩,且不宜多吃……”
李裕闻言一愣,随即憋笑道:“这荼叶,本侯可不是拿来吃的,是拿来喝的。”
“拿来喝?”
李裕的话一出口,反倒是让几人一愣,遂而开口询问。
“君侯莫不是想要借此煮一剂药汤?”
“可是侯爷太过劳碌,需要安神补脑?”
“若是如此倒是无须麻烦,老朽开一副方子就好。”
……
听着几位老神医七嘴八舌的询问,李裕却是再也憋不住笑,咧着嘴说道:“跟华老说的药汤,步骤上差不多,但其间啊,这荼叶还需用铁锅炒一炒才行。”
……
李裕这话一出,华佗四人越发好奇了。
这就这普普通通的荼叶,为何君侯非得为此大费周章呢?
而且,还要用铁锅炒……
看着四位老头一脸的好奇加疑惑,李裕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唐朝之前的历史,确实是不注重品质生活,在李裕出现之前,甚至连做个小炒肉都办不到。
否则,也不至于让李裕下定决心开一家食味居,来满足口欲了。
还是那句老话,实践出真知。
李裕索性也不解释了,直接提着篓子一头扎进了后厨。
此间,厨娘正忙着给侯府准备吃食,冷不丁钻进来一个人,倒是把厨娘吓了一跳。
而对于厨娘来说,后厨就相当于她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绝对不容许外人进入。
厨娘正要开口驱赶,却是发现来人居然是自家君侯大人,而陆陆续续又莫进来一众老者。
吓得厨娘顿时有些慌张起来,莫不是自己做的饭菜不合胃口?
李裕礼貌性的笑道:“刘大娘,这后厨有没有还未下过菜的铁锅。”
厨娘闻言一愣,随即想了想,说道:“回侯爷的话,前不久张管家刚添置了两口新锅,倒是还没有更换。”
张德力站在最后面,忽闻厨娘话语,顿时有些沾沾自喜,并自夸了句:我特娘的怎么这么机智!
见李裕目光看来,张德力连忙露出身形,笑道:“侯爷,小的是听闻刘大娘说之前的铁锅太小不好用,这便又让人添了两口新的,没想到今儿刚好遇上了。”
这张德力自从当了侯府的管家,倒是越发得心应手了,人也变得机警圆滑了许多。
李裕当即夸道:“不错,张管家办事本侯放心。”
得了李裕的夸赞,张德力的一张脸的五官,都是笑的拧在了一起。
看着张德力那副表情,今晚免不得要找刘大娘弄点小酒小菜,小酌一杯了。
李裕摇了摇头,下人只要肯干事,干好事,倒也乐得多说夸赞的词语。
毕竟人家做得好,自己这个主人家的,该夸奖的词也不花钱,干嘛舍不得呢。
刘大娘手脚利索的把之前炒菜的锅换上了新的,又用清水前前后后洗了三遍。
眼见刘大娘还要洗第四遍……
李裕这才连忙开口说道:“行了刘大娘,接下来还要你帮忙控制一下火候。”
刘大娘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几下,连忙笑道:“侯爷尽管吩咐。”
“正好这里三口锅,都给我把火起了,然后都用微火烧锅,一口比一口的锅温低就行。”
李裕这么说是有讲究的,叫炒青,便是要求三锅相连,循序渐进。
而这些也是李裕当初去过西南边陲,顺带学了些炒茶制茶的皮毛,如今活学活用罢了。
待刘大娘生了火,又找来了竹扎的扫把,李裕这才小心翼翼的拿出些许新鲜茶叶散入第一口锅中。
而随着时间流逝,华佗几人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全无枯燥。
李裕则是觉得燥热难挡,当茶叶入了第三口锅,看着已经翻卷成条的茶叶,李裕脸上反而露出些许潮红。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