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
看着朝自己看来的众多专家。
陆朝阳战术性的整了整衣领,随后说道:
“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真空,指的是一个系统的能量最低点。
通俗一点说....唔,比如1立方厘米的真空吧。
按照经典力学的观点,其中是什么都没有的。
没有波,没有粒子,质量,场,更不谈什么能量。
但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
就算这空无一物的空间,内中仍旧是具有一定能量的——例如里面仍旧有特别短寿的粒子自然产生和湮灭。
而著名的兰姆位移与卡西米尔效应便间接的证实了这种猜想。
这也是零点能的核心支撑之一。”
在场众人同时点了点头。
这种概念传播度很广,哪怕是跨学科他们都略知一二。
本土或许是由于很多民科以及yy流网文的影响,很多人以为量子力学是个不可信、甚至不存在的科目。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这句话的嘲讽力度,基本上和‘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差不多了。
但实际上。
量子力学是一个非常严谨、并且出了很多成果的科目。
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都不知道诞生了多少。
比如每个人的手机、电脑上面都有量子力学的现实技术衍生。
哪怕是潘院士如今在搞的量子计算机,很多人纠缠也不过是后三个字的定义权而已——当然,那个方啥啥的除外,他是盯着你的人去黑,黑的也不止是潘院士一个人。
另外。
量子场论更是目前本土能排名前三的理论,只不过衍生出来的牛鬼蛇神太多罢了。
比如什么永动机啊、曲率引擎啊、内衣透视啊都往上面扯。
搞到最后。
量子力学这种国家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亿以上、各个大学都有设立专业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却和佛学一样成为精神幻想了。
这也是挺挺搞笑的。
当然了。
这种情况并不存在于如今的nbdx实验室内,因此陆朝阳很快便继续说道:
“能激发真空零点能——咱们姑且不去管他们是怎么激发的,一个星际级别起步的文明掌握这种技术没啥离谱的。
总之,能够激发零点能,便说明它们已经触摸到了零点态之内的领域。
这点大家都能理解吧?”
众多专家再次很配合的点了点头。
随后陆朝阳继续说道:
“而零点态领域是非常不稳定的,很可能因为空间基态能量降低而出大事。
小彭她们得出的离散时间波峰非常非常短,短到基态场的存留几乎连我们最顶尖的设备都差点检测不到。
这只能说明一点:
真空是在一瞬间消失的,并非一点一点的被消磨。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种情况呢?”
陆朝阳对着众人一摊手:
“只有爆炸!”
接着他又顿了十来秒,给了众人一个缓冲的时间:
“真空这类空间的爆炸......我们依旧是姑且不去讨论冰棺的防御力有多强。
但只要它是正面冲击棺壁,就一定会有其他偶联场可以被发现——宇宙大爆炸导致的红移现象我们都能观测到呢。
而我们的检测并没有丝毫这种偶联场的迹象,因此显然不是发生在冰棺内部。
‘上面’的空间不可能,那么自然只可能是......
‘下面’了。”
随着陆朝阳最后这句话的出口,整个现场顿时陷入了寂静。
很明显。
陆朝阳的判断很有道理,起码理论上是能够站得住脚的,端的起客观二字。
而这也代表了另一种可能:
冰棺‘下方’的那个洞,恐怕不止是一个出风口那么简单。
从真空爆炸的能量上来估计,那处空间可能要比青城山天宫还要大。
随后林立轻咳一声,说道:
“好了诸位,既然理论方面有了足够的支持,咱们就来研究研究那个出风口吧。
小王,你们那边检测到风向流动了吗?”
一旁的王蔷指着屏幕,飞快的点点头:
“虽然我们肉眼看不清入口的存在,但观测设备却不会说谎。
冰棺底部有很明显的阵风出现,差不多五级到六级之间。
根据模型判断。
这些风应该是通过棺盖的缝隙溢出的,再通过分子平均动能的差异升降、然后与尽头撞击折射。
最后形成了洞内风。”
“那么入口呢?”
王蔷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洞口肉眼难以辨明,应该和冰棺的拟态特性有关。
目前我们检测到的出风口有七处,分布在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内。
不过每处出风口的大小要比我们预计的小一点,大概三四厘米左右,很明显是进不了人的。”
听到王蔷的这番话,林立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股既视感:
“等等,这不就有些类似青城山天宫吗?”
潘院士此时正好走到了他身边,闻言立刻道:
“是有些相似,不过两者性质可能不太一样。
青城山天宫是因为年代久远出现的灵气和y粒子外泄,说直白点就是封印的保质期到头了。
而冰棺入口嘛.....
我个人更倾向于是正在发生着‘自愈’。”
学过物理的朋友应该知道。
空间有张力。
这种张力既可能让它扩张,也可能让它自我补全,具体要取决于是在内部还是外部。
就像一桶水,你把桶身去除消失,水就会四散。
而如果你在水中用手指戳了个洞,等你手拿开后洞就会被填满。
冰棺洞口便是后面这种情况——当然了,较真的话肯定没这么简单,但概念上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冰棺中这部分缺失的能量很大,空间自我愈合需要的速度又很慢,因此需要的时间很长。
漫长的岁月过去。
空间入口便形成了如今这种肉眼不可见、但依旧有气流流出的情况。
随后林立想了想,问道:
“那么潘院士,那么现在要上xicc++重子与特殊光子的等离子浆吗?
就像当初破开青城山天宫那样?”
潘院士看了眼不远处的冰棺,摸了摸自己有些稀疏的头顶,说道:
“这个先不急,咱们可以先用粒子成像设备探进去看看情况。”
粒子成像设备。
这是由杨zn老先生提出过的原理、配合一种破译后符箓制作的新科技。
当初在青城山天宫的时候便出现过,还起到了大作用。
整套设备的通讯粒子使用的高密Ωccc++重子,信道粒子是铍离子。
二者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摄像机+线缆的作用。
至于林立提到的xicc++重子与特殊光子的等离子浆,则是当初爆破残损空间的材料。
还是那句话。
目前兔子们肯定做不到单独开辟空间,但对存在一定缝隙的空间进行爆破还是不难的,定点灌能量就行了。
不过比起当初的手段局限被动,兔子们如今则要从容的多。
既可以选择直接爆破,也可以选择先用成像设备进行探索。
同时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
眼下潘院士团队能架设的信道长度,也从八百米提高到了三千米。
潘院士的建议相对比较稳妥,很符合兔子们的一贯作风,因此很快便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半个小时后。
一台离子信道仪准备并且调试完毕。
随后在潘院士亲自操作之下。
离子信道被铺设进了那处肉眼难辨的空间入口。
与当初青城山天宫的信道架设相比,这次的操作除了距离升级外,难度方面也要低上许多:
当初青城山天宫像是个蜂窝煤,灵气只能通过小缝隙出入。
而冰棺能够吹出五级到六级之间的风,洞口显然是要大上许多的。
毕竟老司机都懂,越松越好进嘛。
因此没多久。
粒子成像设备便采集回了一些画面:
这是一处看不见尽头的空间,四周有着低矮不一的山峰。
但无论是高山还是矮峰,无一不是草木枯败,荒无人烟。
整处空间一片灰暗,与青城山天宫一般,满是残垣断壁。
除此以外。
地面还可以看到不少动物的骨架。
或者说......
狐狸的骨架。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