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汉眼珠子转了转道:“男孩儿。”
贾琏笑道:“你可认识她?”说着指着那小女孩儿。
那大汉看向小女孩儿,小女孩儿一看到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一下子就吓哭了,直往陈婶的怀里钻。
那大汉看着小女孩儿穿的光鲜,手上带着银手镯,头上带着绢花,一看也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抱着她的人至少也是个奶妈子,这肯定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孩子。
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道:“不认识!”
贾琏笑道:“大人,这下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骗子了吧!”
知府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两个侍卫,他们可是一等侍卫,那是正三品,而且是皇上跟前的人。自己这个五品小知府在他们面前那就啥也不是。
正如坐针毡时,听到贾琏的问话,茫然的道:“呃……啊!此话怎讲?”
贾琏道:“有哪个父亲见了自己的孩子,还不认识的呢?又有哪个孩子见了自己的父亲会吓哭的呢?”
说完,也不等知府说话,就对着陈婶道:“你把孩子抱回去吧!别让孩子的娘等急了。”
这时两个大汉都蒙了,刚才那个大汗反应过来,要上前来拉陈婶,被侍卫一招制服,按在地上。
知府这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了,在侍卫的威压下,只得硬着头皮道:“大胆刁民!竟敢大闹御史府,诓骗本官,罪不可恕!”说完看了看两个侍卫,见二人脸色似有缓和,心里踏实了些,继续道:“来呀!”
两侧衙役道:“在!”
知府道:“拉出去,每人打五十大板,压入大牢,等侯发落!”
众衙役:“是!”
然后就是从衙役拉着两名大汉出去打板子的声音,知府马上从自己的位置下来,点头哈腰的对两名侍卫道:“二位远道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旨意啊?你们一起来了多少兄弟,下官好安排各位休息。”
侍卫道:“不劳大人费心了,我们的住处自有安排,还请大人好生把这个案子处理了,这两个人最多也就是个出头鸟,恐怕身后还有别人指使。”
知府擦了一把汉道:“是是是,下官一定会竭尽全力。”
两位侍卫心里嫌恶,面上只淡淡的道:“大人要是事情办的好,皇上自然会知晓。”知府唯唯称是。
两位侍卫和贾琏辞了知府,各自回去了,贾琏临走的时候道:“大人审完了,知会我们大人一声,我们大人也好上报朝廷。”
知府哪有不领命的,直到三人走远了,还弯腰作揖,没抬起头来。
众人回到府邸,到林如海面前说了情况,林如海道:“现在不能再等了,俗话说强龙压不倒地头蛇,就是那知府也是常在我面前虚以委蛇,两面三刀,最是圆滑的。我是怕他们狗急跳强。咳!咳!咳!”说着又咳嗽起来。
贾琏道:“姑父把这边的情况写一封奏折,我派人放在家书里带回去,也好让二叔帮着周全。”
林如海道:“是这个道理,近些日子,因为查到了盐政上的大弊端,奏折就不敢走驿站了,只能以家书的方式带回去。我今晚就写,你安排个利落人,不要走水路,走大路骑马回去。”
贾琏答应着,自去安排人。
黛玉见父亲虽身体不适,还在担忧盐政上的事儿,更是心疼不已。
回到屋里叹起气来,紫娟见叹气,上前道:“老爷的身体已经大好了,姑娘怎么还叹气?”
黛玉道:“父亲心怀一方百姓,近日常与父亲说话,才知道这盐政上的弊端,盐商垄断,官商勾结,哄台盐价,国家收不上税,百姓吃不起盐。这些私盐贩子简直就是国之蠹虫。父亲是文官,就算遇到刁民也只能是有理说不清。要是强求一个公道,很有可能被人算计了性命。”
紫娟见黛玉满脸忧色,上前道:“姑娘忘了四姑娘还有锦囊了吗?”
黛玉恍然道:“你不提,我倒是给忘了,快拿出来,看看四妹妹还有什么高见。”
紫娟忙把锦囊拿出来给黛玉,黛玉再看时,只见里面写的竟是行酒令的规矩。黛玉默默的读了两遍,突然眼前一亮,感慨道:“真真是四妹妹的语气,竟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就把这话说清楚了。这封信竟是不能给父亲看的。”说完在蜡烛上烧了。
紫娟道:“四姑娘写的什么?”
黛玉道:“她虽写的竟是一个行酒令的游戏,说的是这行令之人先前皆不听令官的话,这酒令自然就行不下去,没个章法。
后来一长者给了这令官权利。令官有了钳制众人的法子,众人也就不敢拿大做势了。”
紫娟道:“什么法子?”
黛玉笑道:“我去找父亲,你先睡,不用等我了。”说完也不等紫娟反应,就直接去了林如海屋里。
林如海还在写奏折,
黛玉凑过去看时,只见父亲已经写了几条法子,一是重新控制盐场;二是水路与陆路设置关卡,控制走私盐。
黛玉道:“父亲这些法子很多都是在实行中的,不是朝廷法制不全,而是犯法的惩治力度不够,这才让私盐猖獗,哄抬盐价严重。”
林如海看着黛玉问道:“你可有法子?”
黛玉道:“我在外祖母家,的姐妹们一起行酒令的时候,常听四妹妹说,这酒令要是错了,罚酒不喝的,那就是令官没有威信,要是说不上来酒令,还不认罚喝酒,就把这人罚下场去,让她的丫头上来,看他臊不臊就完了。酒令就是要席上之人都平等,不分尊卑贵贱。”黛玉说完,定定的看着父亲林如海。
林如海听了眼前一亮,然后又道:“统一盐价是个好法子,只是一旦严惩了盐贩子,不免动了一些权贵的钱袋子。”
黛玉道:“父亲常说,百姓守着盐场却没盐吃的情况,每日只能淡食,或因为能吃上盐典当衣裳的都有,难道他们哄抬盐价的时候就没想过对百姓有多苛刻吗?”
林如海道:“是啊!百姓的生死无小事。”
黛玉道:“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盐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是百姓日日都要用的,把这件小事儿解决了,就是帮百姓解决了大事儿,这样的朝廷,还怕百姓不拥戴吗?”
林如海听了黛玉的话大喜。笑道:“玉儿就是女儿身,要是男儿,一定会有大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