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
“没有别人,我更紧张了。况且,主子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大事。我不能为主子分忧,怎好为了咱们的小事去烦他。“
这两人,正是月知恩的父母。
“你压根就是不想去!!!“少妇猛的拍了下桌子,”人家丞相府的小姐是常人能见的吗?你不但见了,还得了人家小姐金口玉言。人家高门贵女,的见识不比你一个赶车的下人多?人家都说了建议咱们赎身,自己自立门户,人家是为你好!!人家为什么对你好?是因为你儿子有本事!!救了人家,小姐作为回报,给你几句点拨,这个,其他人想求都求不来,你倒好,人家小姐的金口玉言,你却当放屁!!”
少妇气不打一出来,声音一声高似一声。月父也觉得媳妇说得确实在理,自己心里也又羞又气,头也越来越低。
两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的人都没发现,屋外,自家爹娘的身影已经透过纸窗透了进来。
“你这贼妇人,我几日家里事多,不来对你立立规矩,你倒威风起来了,还敢对我儿子大呼小吆喝的?!”屋外的月婆婆听着儿媳妇吆喝自己儿子,心疼到不行,用力推门进去,木门发出了好大的“哗啦”声响。
少妇见了婆婆。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低下了头,不再做声。
“媳妇啊。”老公公故作深沉的咳嗽了两声,“你不用在这里说你男人无用,赎出籍契这事,我儿早就和我说过,是我们不同意的。”
?!!!
什么?!
少妇震惊的睁大了双眼,看着自己的男人,有些难以置信。
“爹,娘,你们两老口是担心钱的事吗?你们可能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前一阵子,知恩这孩子,在一个贵人面前得了脸,得了不少赏赐——那钱多的,赎咱们一家五口的籍契,是绝对没问题,还有不少富裕呢,足够咱们去别的城买田置地——”
老公公抬手,打断了少妇对未来的美好幻想,“银钱那些事情,我们都知道。你不用再说了。“
“那为什么您们——“儿媳妇急切的表达了自己的不解。
老公公把儿媳妇的急切收紧眼底,像是故意要和她对着来一样,慢慢悠悠的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碗水,不紧不慢的润了润嗓子,才缓缓开口说道:“我也不和你整虚的了,我今儿个在这里给你交个实底,我们家,从我4岁被买进少夫人家,又跟着少夫人过来,我这有主子看顾着活了这大半辈子了,我可不想出去当那丧家之犬。“
儿媳妇语结了。
公公对能自己做主的日子毫无兴趣,把自己看做主人家的一条狗,贪图毫无尊严的安逸,这势头,她是难以劝动的了。
婆婆也附和自己丈夫道:“媳妇,你是常年跟着我儿子沾光,领了府里做针线的差事,你也得太太青眼,好吃好喝,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只顾着做你的针线,外面的事情你也不打听,你可知道,现在,朝廷管得紧,咱们府,好久没买人了。那些个人伢子手里养的姑娘小子养了几年都出不了手,可把他们急坏了,现在想进个府里,难了!!!!人家想进来想得挤破头,你倒好,还想自己出去。“
“娘,为奴为婢,不是长远之计。咱们这口气都不属于自己,这口气,都在主子的嗓子眼里提着。万一哪天主子一个命令,咱们一家子要分开,咱们身上的银钱用恰巧都用光,那时,就是想一家子在一起。也是不能够了“
婆婆听了这话,立马梗着脖子反驳自家儿媳妇,那模样,活像一只到处乱叫的长脖子家鹅,“咱们家主子,向来宽厚,一贯的善待下人,极少做那分离骨肉至亲的事——”
“娘,您口中的极少,多少啊?一年三回,怎么也不算少了吧。就前一阵子,二姑娘成亲,远嫁崇德城,怎么二姑娘身边的真真没能拖家带口的一家子都过去只她一个跟着二姑娘远嫁?二姑娘启程前,真真的娘亲尚大娘搂着闺女抱头抱头痛哭的时候,您也安慰他们来着。对了,我前一阵还听您和静姨感叹能儿那小子,被派了跟着舅老爷常年出远门,能儿和他爹程大叔,好几年也见不上一面,这能儿,名义上还是是咱们家的人,可是除了卖身契还在咱们家之外,整个人,都差不多是远致府舅老爷家的了!对了,说到静姨,她男人——”
抻着头的呆头鹅被这一顿反驳说懵了,伸长的脖子僵在半空,好一会也没缩回去,就在儿媳妇以为她在绞尽脑汁的找什么反例来回击自己时,呆头鹅这才回过神来,吆喝了这么一句:“到底我是婆婆还是你是婆婆?!!婆婆训话,你只管听着就是!!!我说一句,你有十句等着!!!不敬长辈,不分尊卑!!!儿啊!!!你看你娶的这贼妇人啊,我来之前对你大呼小叫,我本以为我来了她能收敛点,她反倒连我一起吆喝上了!!!儿啊!!!你还等什么啊?!!!还不掌嘴,难道还等着这贼妇人打骂你娘吗?!”
儿子一脸为难的看了看自己母亲,并没有顺从母亲去打自己的妻子。
坦白说,刚刚,妻子说的那几个身边人的事情,确实对他有很大触动,平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可现在。把这些人放在一起,他也第一次真正的意识到,也许,一辈子做一个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的人,有些太不安稳。
儿媳妇看着婆婆扯着嗓子卖惨干嚎的样子,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没法沟通了,说理说不通,就来这招。
“娘啊。要不。我娘子说的也有道理。”儿子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两人交换了个彼此信任的眼神,儿子鼓足勇气,劝说母亲道:“您刚刚也说了,我娘子有手艺,您儿子我也有把子力气,咱们一家子出去,做点小买卖过自己的好日子,不再仰人鼻息,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