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无情帝王
只不过丰神采从未对昌明帝有所期待,所以便对他的冷酷无情,并没有任何感伤,他反而迅速的调整了神态,用一种悲切但却义无反顾的表情说道:“父皇说的极是,我曾经去过危险的地方,确实不应该让父皇跟我接触,只不过我这趟来是给父皇送解药的,这不相见该如何是好?”
御医一听还有如此大事,给丰神采诊治过以后便连忙回去复命了,特地说明了丰神采的意思,“陛下,长安王如今并无任何不适,他听陛下说要关着他,也没有任何不满,而且长安王他还给您带来了解药。”
昌明帝一听已经有了解药,思虑再三,还是命人从丰神采手中把解药拿了过来,经过薛神医的检验,证实确实无毒以后他才服下。
服用了解药以后,昌明帝只觉得浑身四肢涌现出一股热流,舒缓了他昨晚因为发疼痛而僵硬的躯干。
他心中对丰神采又是埋怨又是庆幸,庆幸的是终于有了解药,不要再受那三日一次之苦,但是他还是埋怨丰神采为什么不早一天送来,一定要让他又受了一天折磨才把药交出来。
昌明帝才不会觉得自己把儿子关起来有什么不对,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一旦丰神采染上了病症,若是确定无法治疗,就一定要尽快把他杀了,儿子再宝贵,哪能有自己的命宝贵。
丰神采被关进天牢之中,他虽然知道昌明帝的无情,但是他心中还是有一些愤怒的。
自己再怎么样也算是给他扮演了这么久的孝顺儿子,如今自己不过是曾经去过城外,他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自己打入天牢,看着架势,若是自己得病了,想来应该会被他直接杀了吧,丰神采本来以为自己将解药呈上,便能重获自由,现如今看来这昌明帝是,解药他要,人却不能放了。
可是自己如今身陷宫中,没有办法把消息传出去给魏荣和白枫,这该如何是好啊?
万一这西山村的病情规模扩大,到时候就算是封锁了整个京城,不让外面的人进城,京城里照样会有人生病的。
更何况这京城一封锁,这米面粮油的价格一定日益飞涨,这百姓们吃不起饭了,又该如何是好。
但这时,丰神采便想到了之前京城的大米飞涨之势,他突然明白了故郭御史的险恶用心。
原来他先派人低价收购大米,然后又让人在城外投毒,等封锁京城以后粮食不够吃之时,再把大米拿出来高价售卖,就算不是天价,他也能大赚一笔,还能在百姓跟皇上心中得到名声,真可谓是一石三鸟。
“这该死的郭御史,真后悔没有直接杀了他,让他如此祸害百姓!”想通了这一切的丰神采心中气急,可是急也没办法,自己现在被关在宫里,出都出不去。
白枫跟魏荣听从丰神采的吩咐,又开始去京城搜罗药材,可是现在京城也听到风声,知道城外有了病症,各大药铺也不敢随意售出救命之药,都捂着不肯卖,药材的价格一涨再涨,粮食更是见风的涨价。
可是越涨价还越有人买,大家排着队,比之前粮食涨价之时,买得更疯狂了,都怕万一断了粮,将来有钱都吃不上饭。
白枫和魏荣知道了这个消息都十分担心,京城现在已经开始隐隐有了混乱之势,可是这丰神采怎么进宫以后不见有消息传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魏兄,我准备派丁一进宫查看,看看丰神采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他肯定是出事了,否则不会不联系我们的。”白枫决定让丁一进宫去打探一下。
但是魏荣却反对,“不行,你跟丁一都是‘已死’之人,万一被抓住了,不好解释。还是我派人去吧,我好歹也曾经当过大内侍卫,对宫里也算是了如指掌。”
魏荣派人进宫打探以后,发现丰神采居然已经被打入天牢了,他不知道为何,难道是丰神采与自己私交甚密之事已然暴露?但是也不像啊,昌明帝那种性格,若是发现有人背叛于他,肯定会当场杀人的。
白枫也没有头绪,他们两个万万没想到。昌明帝纯粹就是怕死才把丰神采直接关了起来的。
魏如画一听说京城外爆发了斑疹疫,也非常担心允儿跟浩浩的安全,所以也派人给向太傅的府上送去了好几份药材,并且吩咐他们平日里少出门,以防得病。
向太傅收到了药材,也知道这件事情非常严重,更何况小皇孙身份贵重更不容有失,所以对府上约束的也更加厉害。
他府上每日指派一个专门的人进出采买,而且都会带上纱布捂住口鼻,府上每日也会定期的熏醋和撒石灰。
浩浩跟允儿受不了那白醋跟石灰的味道,每日也是在鼻子上围着纱布,他们说话的声音都是嗡声嗡气的。
允儿和浩浩找到了向太傅对他说道:“向太傅,我们能不能回家看看,这个京城好像很乱,我们都很担心姐姐。”
向太傅可不敢再这么乱的时候再把他们两个送来送去,只好安慰他们,“还是等过阵子再说吧,想必长安王和魏荣他们一定在应对疫情之事,你们回去了他们还得分心照顾你们。”
浩浩跟允儿也知道这个道理,只好失望的又回到了房间。
浩浩叹了一口气,对允儿说道:“允儿,你将来要是当了皇帝,一定要当一个好皇帝,千万不要再让大家发生这种事情了。”
允儿郑重的点点头,“那当然了,我要像我的皇爷爷学习做一个好皇帝,绝对不会像昌明帝这个坏人一样,害死了那么多人,再说了,向太傅和宝儿姐姐都让我好好对待百姓呢,我得爱护我的子民。”
向太傅不小心路过门口,听到了这两个孩子的对话,十分欣慰的抚了抚,默默的在心里夸奖道:“真乃孺子可教也。”
向太傅他也怕允儿年纪小,因为之前受苦之事左了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