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二?”提到韩家人,苏明雪就忍不住浑身放冷气,“他过来干嘛?看小梅死了没有?”
一旁的苏萍想了下开口,“应该是担心出医药费,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看不好就别看了。然后被莹莹用高价的医药费给吓走了,生怕我们找他要钱。”
“韩家一群没人性的。”苏明雪气的脸色发黑,昨天小梅迷迷糊糊的一直喊爹娘,没办法,她只好去韩家找人,没想到他们居然不过来,还说死了活该,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父母?
为了小梅,她愣是将两人绑了,带到镇子上。
可惜没什么效果,两人倒是相信韩晓梅真的快不行了,看着大夫给她用上了人参,两人心疼的不行。
即使这俩货没什么用,苏明雪也不放他们走,直到早上韩晓梅退烧了,才让大哥把他们送回去。
没想到中午韩老二又来了。
她原本想让韩家痛苦,看重的孙子是野种,看重的儿子没了功名,最疼爱的老闺女被李二这个混混玷污。
老大没了生育能力,家里的钱都被吴氏和李二联手偷走了。
可,韩晓梅昨晚一直喊爹娘,让她动摇了。
这些人是她的仇人,却是韩晓梅的亲人,韩家老两口哪怕对她再不好,也改变不了是她爹娘的事实啊。
真有一天韩家出事了,小梅一定会很难受,痛苦的。
“哎,”她叹了口气,当有所顾忌时,一个人就有了软肋。
“娘,怎么了?”韩莹莹看着神色沉重,一脸不甘心的娘,轻声问道。
苏明雪摇了摇头,这里不适合谈这些,等回去再和闺女说。
她现在要想想,还有吴氏也要处理了。
这次去韩家,她搞清楚一件事,韩晓梅吃的糖饼是吴氏做的,原本是要给她吃的,所以,背后那个人已经联系上吴氏了。
有一个隐藏的敌人在,她不能掉以轻心。
先把吴氏和李二解决了再说。
看到母亲眼中的杀气一闪而过,韩莹莹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恨不能早点回家,问问娘是有什么打算了吗?哎呀,好捉急啊。
“韩家来人的事不要和你大姑说了,当没发生过,知道吗?”
她嘱咐闺女,韩莹莹点头,表示明白。
下午竹管家来到了医馆,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带了不少补品过来,还有两个县城的大夫。
他们轮流给韩晓梅看了看,一致表示病人没什么大概,不过元气大伤,还是需要好好休养半年。
又在医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她们坐车回家。
家里这边,已经在动工盖房子了。
农村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家家房子周边都有不少空地,邻里之间并没有紧挨着。
苏家的空地面积不小,四间房子能整排建造,地方还有富裕。
房子地基打好了,苏明雪想盖青砖瓦房,材料直接买,倒也省事,地基打好了,房子盖了一半,再有两三天,就能盖好。
为了赶在收麦子前把房子盖好,苏老头请了十几个人过来帮忙,所以速度才这么快。
在韩莹莹的建议下,房檐下铺的石子,做了一条排水沟,将水引到后院,院子铺的石板,下雨的时候不会踩下去就一脚泥,尤其雨季来临,有的时候一下就是两三天,院子的地都软了,踩下去就是一个坑。
到时候还能晒麦子,稻子。
厕所她也规划了一下,就是乡下那种普通的茅房,连着猪圈,不再是那种下面一个大坑,上面只有一块板,每回上厕所都担心木板不结实。
至于小说女主改造的抽水式马桶,她只能羡慕一下,自己不会啊,没学那个理论知识。
说是普通茅房,依旧用青砖盖的,地面铺着石板,从前院到后院茅房,牲口棚,猪圈,鸡窝,这些路铺的都是石子,同样避免雨天弄脏了鞋子。
苏杨氏看着旁边的石板地,咬了咬牙,拿出三两银子,把老宅这边的地也铺了。
这里的石板因为开采困难,所以并不便宜,一米乘一米的尺寸,一块要价三十个铜板,比青砖还贵,苏家这边全铺的话需要差不多一百块。
苏老头没说啥,虽然贵了点,但铺了有铺了的好处,起码今年夏收,不用跟乡亲们抢地方了,麦子可以放自己家晒,也不用成宿的在广场上看着了。
苏家其他人也很高兴,连一向心疼钱的徐氏都赞成,因为她是直接受益者啊,她每天忙里忙外的,雨天也是她干活最痛苦的时候。
苏家这边盖着房子,山上的桃子差不多成熟了,苏明雪请来张三爷,让他看看什么时候能来收货。
然后定下两天后同样的时间来收货。
徐氏找的上次摘桃子的人家,他们都是熟手了, 加上哥哥一家帮忙,人差不多了。
收果子的前两天,房子盖好,家具也买来了,苏明雪将东边最大,最明亮的屋子留给了娘,然后依次是莹莹,她和韩晓梅。
她们正式入住了。
有了自己的房间,韩晓梅喜极而泣,又哭了一场,韩莹莹在自己的大床上打滚,终于有私人空间啦。
苏杨氏乐呵呵的往新家里收拾东西,苏老头一旁撇着嘴说风凉话,大概意思就是有地方不住偏偏去闺女那边凑热闹。
听着他的碎碎念,苏杨氏哼了一声,“我告诉你,你要是惹我生气了,我就去闺女那边住不回来了。”
“有闺女给你撑腰呢,谁还敢惹你?”
说不羡慕是假的,二丫头也是,只想着她娘,不想着她这个爹,臭丫头。
听着伴儿酸溜溜的语气,苏杨氏笑的非常开心。
当年因为生二丫头,她丢了半条命,可以说闺女就是她的命,她宠着,疼着,没想过要闺女怎么报答她,没想到,有一天,她真的享了丫头的福。
让那些平时说些屁话的人看看,这就是她宠大的闺女,现在因为闺女住上大房子了,至于儿子,不指望,到她死那天能实现就不错了。
当天晚上母女俩睡在一起,还是土炕,方便冬天烧火取暖,而且苏杨氏已经习惯了,没事盘腿坐在炕上纳鞋底子,做衣服,要是换了床她反而不适应。
苏杨氏拿出一张地契,交给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