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耀眼的白光,刚刚有了新名字的尼多朗带着点疑惑的神情又一次踏在了它所熟悉的土地上,虽然只是在宝贝球里呆了一小会儿,但是已经被梅林所冠名为蒙那多的它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环境之间的剧烈转变显得颇不适从。
现代人类所普遍使用的神奇宝贝球,说白了仅仅是内置了个可以呈纳活体生物,同时具有一定延展性、维生功能的次空间的精密工业制品,根本没有那些不着边际的文学、影视、游戏作品中的神奇功能,更不用说什么神奇宝贝被收服其中就一定会听从训练家的命令这种扯淡的效果了。
要说所有的功能,无外乎是收拢拘束射线、释放射线、解除射线三种基本效能和外置的定位弹回装置。这些功能要解释起来也很简单。所谓的收拢拘束射线就是收服神奇宝贝和收回神奇宝贝时宝贝球所射出的红色能量射线,这种射线会把接触的物体(不仅仅局限于神奇宝贝而是针对所有物体,但是却唯独对人类无效)拘束住并拉扯进宝贝球所内置的次空间内。这种收拢拘束射线具有认定记忆功能,对已经被别的宝贝球所收服的神奇宝贝无效。而释放射线则是神奇宝贝从宝贝球中释放出的那道白色闪光,用处就是将次空间内的物体倾倒出来。解除射线则是放生所收服的神奇宝贝时所发出的蓝色射线,代表该宝贝球解除了针对某个活体的专门认定,释放了其捕捉锁定。
至于弹回装置详细解释起来有点复杂,但是简单点说就是宝贝球具有碰触之后弹跳返回的功能,被扔、抛出去的宝贝球在碰触到物体之后或是完成了释放动作之后会自动回弹到大概原位。这样才让训练家们在释放神奇宝贝之后能够帅气的站在原位接回宝贝球,而不是十分寒酸地跑过去自己再捡起来。顺带一提,旧版的宝贝球由于没有此项功能,所以那时候的训练家们都是采取固定释放的,也就是手拿着宝贝球把神奇宝贝释放到身前。
而人类所谓的收服神奇宝贝的这种行为,其实也远没有那么复杂和多么的有深意。要么是把神奇宝贝打晕、打累,让它没有力气挣脱宝贝球的拘束从而被迫收服。要么就是获得神奇宝贝的好感及认同,让其自愿跟随并进入宝贝球当中。这两种方法说不上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仅仅只能说立场不同导致的方法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收服都远远没有人类所宣传的那么神圣。
同时,宝贝球也远远没有宣传上、广告上说得那么效果拔群、功效万千。毕竟最普通的宝贝球才两百块一个,属于连小孩子拿零用钱出来都能买上几个的廉价商品,这种东西又怎么可能真的功能强大呢?
况且,宝贝球本身就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首先就是在宝贝球中的神奇宝贝可以自行从宝贝球中脱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倒是被宝贝球的外部卡锁装置给解决了一小部分——这种装置可以让宝贝球处于胶囊状时锁住其内置的次空间——但是,这个锁死效果却主要是针对外界的误操作而设的,对防止内部的神奇宝贝自行脱出仅仅只是阻拦一下而已,效果并不明显。而另一个致命缺陷则显得就比较尴尬了,那就是宝贝球中的神奇宝贝拒绝从宝贝球中被释放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训练家和宝贝球制造厂商,虽然也有了一些解决方法——像是一次性强制倾倒次空间等等——但仍未从根本上/将这个问题攻克。
而且刨除这两个死穴般的问题不谈,单论宝贝球本身的质量也是基本不过关的,不用神奇宝贝的绝招来攻击,一个小孩子如果不小心仔细一点都有可能在无意之中轻易弄坏它。
其实,要不是最近几年以宝贝球制造行业的龙头希鲁夫公司为首的宝贝球制造企业把原本的普通宝贝球升级换代了,它的质量还得再差上不少呢。要知道,原本的普通宝贝球还有个别名,叫做展示球。顾名思义,由于整个球体都采用半透明的材质制成,使得宝贝球内的神奇宝贝属于双向可见状态,无论是在球外还是球内都可以互相看见。这在当时可是种非常著名的设计,这使得原本显得危险庞大的怪物、魔兽好像口袋中的小小玩偶一般无害(因此危险的魔兽们也得名神奇宝贝,或称口袋妖怪),这一设计一经发表顿时就风靡全世界,也使得这项设计的始作俑者希鲁夫公司迅速霸占整个宝贝球制造业的中低端市场,成为行业中的巨鳄。
try{mad1('gad2');}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