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

第14章之篇外1 天之道

甘苦纪年之大道参天 成峯 4802 2021-11-29 21:31

  “前不知来自何方,后不见去往何处。

  人之手发力,能够推摇抓打。

  人的脚发力,可以行走四方。

  何以为力?

  古人云力从心生。

  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来看看人体之外的这个世界。

  生活中处处能见的力,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重力的东西。

  当年,大牛认为重力来源于我们脚下的万有引力。而后被事实证明,这说法是有缺陷的。

  不能解释清楚力的源头,就不能真正明白了解力的本质。

  星球之间的向心力究竟从何而来?

  学习了李师的道,你们现在也理解了重力的来源。

  万有引力不是由内而外的吸引之力。

  因为由内而外的引力,并不能吸住万物。

  磁场力所吸附的也就是铁与磁。

  气不会被磁力所吸。

  水不会被磁力所吸。

  铜不会被磁力所吸。

  银不会被磁力所吸。

  金也不会被磁力所吸。

  所以把一个普通的石头,放在磁场力范围中,它不会被磁化。哪怕这样呆上万年,也不会被磁场力所吸引。

  哪怕换成电磁场力,也是一样的效果。

  因为电磁场力所吸引的东西,是带有异向电荷的物体。

  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是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吗?

  显然,并不是。所以电磁场力也不能吸起地面的普通石头。

  从理论上否定了来自星球内部的吸引之力。

  我们再从现实中去感受重力之重。

  铁球落下是极速的,但它不会因此被吸附于地面。

  棉絮落下是缓慢的,它也不会因此被吸附于地面。

  纸屑、灰尘落到地面,受微风拂过,又会随风而动。

  这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祂不是吸力,而是压力。

  物体不会像受到吸力那样,被吸附捕捉之后,就难以移动。

  质量越轻的物体,是越难脱离吸附之力的。

  现实中恰恰相反,质量越重的物体,越难移动,越难脱离。

  更勿论那被电击所吸引的情况了,普通之人被电场吸引过去后,被电到完全不能自主。

  这才是吸引力的真实体现。

  所以现实也证明了,我们所感受到的力是源于天上的至上而下之力,而不是源于地心的至下而上之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向心力。

  我们已经见识到了,各种星球大都是存在大气层的。星球上大气层中气体密度的多与少,才是形成相应重力的根源。

  不同的星球上,我们所感应到的重力不同,就与此有关系。

  所以当一个物体的密度足够小,达到比同位置气体更小时,他就会因为受到高低压力差产生的场强压力排挤而被迫向上升高。

  当然,若是现实中,此时这物体所受到的力也是一个向上升的合力。所以,我们就能观察到,物体的上升路径并不是笔直的。

  再进一步来看,我们将气体换成液体的话。

  这就如同不同密度的液体,可以产生不同的浮力。反过来看,这同时也证明了,不同密度的液体,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压力。

  物体是有三态的。

  汽态、液态、固态。

  这是我们公认的常识。

  透明的水常常在三态之间不断循环转换。

  鱼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却不能在陆地上空气中存活。

  这是鱼没有手脚,不能捕食的原因吗?

  我们都知道,当然不是那样。

  鱼不能在岸上生存,主要是由于鱼的呼吸系统与生理系统也难以一下就适应差异过大的压强的缘故。

  看他们在岸上大口呼吸的模样,像不像人在高原缺氧时大口喘气的情形呢?

  深海鱼很少跑到浅海区,因为压强差可能会导致其死亡。

  人从高压的平地,跑到低压的高地上,也可能因为不能适应而产生高原反应。

  古之愚昧者,以为这是神之力的表现。

  而当大道通明,研究明白,再有了定义,赋予名称之后,这些神秘也就变成了坦途。

  道理明晰之后,可以在处处通用。

  带电作业,人可以从低电压区,安全地达到高电压区。

  飞机升降,通过不断盘旋,可以减缓人产生强烈高原反应。

  人们从一个星球到达另一个星球,为何不是直接降落,而需要先在太空中建立个缓冲区,通过一个过渡期来适应一段时间呢?

  也是这个道理啊。

  我们炎族这么强大的躯体,都会有内脏破裂、骨骼碎裂的危险,何况于其他的族群之人。

  在不同压强的场合中生存,一蹴而就很容易导致强烈的高低差压强反应。要么膨胀而爆裂,要么挤压而成团。这些都是极为危险的操作。”

  “师父,所以我们能在三态中生存,也是根据这个道理吗?”

  “嗯,基因变异药剂的发明改变了世界。

  在我们原来的母星上,不同族群想要在三态中自由生存,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能够在天空中翱翔,我们把他们通称为鸟类。能够在海水中畅游,我们把他们通称为鱼类。能够在地底中穿行,我们把他们通称为虬类。而能够在地表中行走,我们把他们通称为兽类。

  在自然学科中,还划分了更多的细类,我不一一细数了。

  那时候,不同种类的族群,在不同压强的状态下生存繁衍。所谓物竞天择,为了适应环境,演变出了形态各异的生物。

  其中有些生物还能够靠自身进化而在物质两态、甚至三态中切换生存模式,其生存力可谓强悍之极。

  但这种靠自身体质和后代繁衍来产生基因突变的调节进化模式现在都落伍了。有了变异药剂,现在已经是我们异能族群的天下。

  从走兽大类中脱颖而出的人族,已经像神话故事中那样,产生了相当多在适合在物质三态中生存的族群。我们炎族,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物质三态的这说法并不严谨。”陈闲在一旁说道,“大道理论中,物质的本质是相同的,而蕴涵的能量是不同的。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一切的物质两态称为能量两态。但通常认知中,物质这个名称,用得更为多些。

  所以我们在平时讨论李师的大道道义,基于此而定义的阳态、阴态,通常指就是现实中常出现的物质两态。

  物质两态我们现在在研究学问时,也分别称之为低能态和高能态。低能态会通过吸储能量向高能态变迁,高能态则正好相反。

  液态是介于物质两态之中的存在,属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

  在这能量变迁过程之中,其实还可以根据物质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划分更多的阶层。就如同远古生物繁衍而自行划分成不同族群存在。”

  “陈师,我们人类现在既然可以在不同能态中生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需要星舰而独自在太空中生存?”

  “理论上来说,这想法是可能的。但据我了解,除了神话故事中,似乎还没有人做到。”

  “我能做到。”陈晓晓不服气道。

  “理论上来说,不仅你能在太空中生存,炎族也能在太空中生存。

  炎族是最接近于光的种族。而光是在宇宙磁力海中,最为常见的能量形态。

  太空并不空。我们知道,太空中有光,有磁,有星辰,有各种能量。

  远古时期的人们将我们现在所定义的磁力海称之为太空。

  但我们现在已知道,天空之外,有太空。太空之外,是外太空。

  在现实中,复杂的太空环境条件下,不依靠星舰,人是很难独自存活下去的。

  我们知道,太空中物体是处于失重状况的。

  为什么太空中会产生失重呢?

  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达到某个平衡点而产生的悬浮现象。

  我们做液体浮力实验时,不同密度的物体,会有漂浮,会有悬浮,还会沉底。

  所以失重,是因为物体的密度刚好在太空中达到了相对受力平衡。

  失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当受到的上浮力等于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就会有失重。

  平时乘电梯时,或高空中自由落体时,也会产生相对失重。

  另外还有令人感到惊奇的磁悬浮现象,也是如此。

  所以,要想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存,除了要适应太空的压强之外,还需要不断补充自身所消耗的能量。

  太空中最为常见的能量就是光能与磁能。理论上来说,能够直接吸收二者,转化为自己的补充能量,就可以在太空中存活。

  但是,哪怕是强大的变异者,在太空中也很难达到其吸收的转换能量能抵得上其所消耗的转换能量。毕竟空态中的能量与固态中的能量相比,差异实在过大。

  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现实很难做到的原因。”

  见陈师的答案令秦深与陈晓晓都陷入默然,琼尼出声问道: “从相对严谨的学说定义来看,重力是多个合力的最终体现。其起源来自于星球太空层中的场强力。目前科研认为这场强力主要是光电磁场场强力,这就是我们将其通称为磁力海的缘由。

  场强像一张大网,把空气网在其中,空气被压迫吸附在星球表面。当形成空气海后,气流慢慢逐渐分层,轻者上升,浊者下层,逐渐形成了星球表面的大气层。

  大气层的气压力与磁力海的磁流场强力形成重力合力,把我们和星球上的一切物体都送回了星球上。

  所以我们现在通常都说,大气至上而下而形成的压力才是我们被束缚回到地面的主要原因。

  可是,这难以解释为何星系中会产生有序环绕旋转的星球,为何星球会有卫星围绕而不离去?”

  陈闲再开口答道:“磁力海的束缚,不仅是对星球表面的气体做功,也对其中的星球在做功。

  磁力海,会让星球在其形成的磁场轨道中做规则运动。

  你们都知道恒定磁场中的环轨试验现象,一个小小的相对守恒电磁场,就可以产生物体在其中环转不休的神奇情形。

  磁场可产生于电场,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二者互换之中,可以有热,可以生光。

  这就是能量的转换。

  磁力海来源于何方?就我们已知,其主要来源于恒星强大的光电磁场。

  烈阳星是一个巨大的磁力海之源。磁力海中,有无数个烈阳星这样的恒星。

  所以为什么所有的星球都能在磁力海中不断漂浮的同时,还有相对固定的稳定距离呢?

  就是因为这些星球所受到的力也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现在的科研表明,太空中的恒星星系内磁力海,是一个相对存在少量稀薄气体的真空环境,我把祂假设定义为能量空态。

  那么从星球至太空,大致就是能量固态到能量空态的宏观呈现。我们就能发现整个宇宙海可能是这样一个层次构成。那就是,从固态压强到液态压强,到汽态压强,到空态压强。”

  琼尼闻言也陷入了默然中。

  这时,秦无敌轻轻拍了拍秦深的背脊。

  “所以,现在明白了力来源于何方了吗?

  力之源,在于高低或低高之能量转换差,此乃天之道。执此为剑,横扫无限。以此为盾,可挡一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