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汉王朝之变
霍光大将军回到了汉王朝,复了命,其在朝堂上的表述一时间得到了汉昭帝及所有大臣的赞许与认可,可谓是顺利的完成了王贵妃托付之事,还完美的复了皇命,完成了钦差大臣的使命。
这是霍光大将军在朝堂上的说法与表述,霍光大将军在善郡城内的一切事宜,是有多名军士随从的,回朝后可就有了嘴不严谨的,嘴快的,军队中开始有流言了,风起来了,浪随后就到啊!
浪起是有因的,主要是历史原因,原汉武帝并非一个子嗣,汉昭帝继位了,有几位皇子是有一定势力的,是不甘心屈居人下的。
汉昭帝在朝堂之上,稳稳的坐在了皇椅上,主要还是仰仗着霍光这个大将军掌握着军权及其的真心辅佐,现在军中有了流言,是对大将军霍光不利的流言。
汉王朝的朝堂之上,大臣们是有派系之分的,其中最大的政敌就是燕王刘旦的派系大臣了(左将军及御史大夫),是有夺权之心的一派。
左将军及御史大夫也是朝堂重臣,二人在刘旦的默许下,开始串联了,商讨如何借事先推到霍光大将军了。
两位大臣经过了商议,知道想参倒霍光这个大将军及顾命大臣,是不容易的,是要有真凭实据的,不能听之流言就冒然参奏之,于是马上派了亲信,飞马直奔于善郡,探个究竟。
几天时间过去了,亲信密探把善郡的情况带回了汉王朝,带到了两位大臣的面前,通过了密探的说讲,一切事宜竟然与城内的流言十分的相符,看来军士们传出的言语是真的,霍光大将军可谓是失了钦差大臣的职责,不光是失职失责,是与联姻的王贵妃串通一气,复了不符合事实的圣命,这是欺君啊,可是重罪,是不可饶恕之罪。
善郡内的事情是清楚了,于是二人商量如何上奏了,参霍光了。
汉朝会每天都是要开的,汉昭帝上朝堂了,群臣跪拜后开始上奏折了,左将军及御史大夫相互点头示意,于是二人同时跪于了朝堂的地面之上,开始参奏霍大将军了,二位也是重臣,说话的份量是有的,随着参奏内容的公开,朝堂之上可就议论纷纷了,当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都对城内的流言有了耳闻。
汉昭帝当然在龙椅上听得清清楚楚,手中两位大臣的奏折可谓是写的严谨详细,可以看出是经过了细致的查证。
霍光的身份是何其重,不光是大将军,顾命大臣,更是汉昭帝的老师,汉昭帝当然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能安安稳稳的坐于龙椅之上,也离不开霍光,霍大将军。
汉昭帝在朝堂上听到了有两位大臣在参霍大将军,而且有理有据,一时间可坐不住了,这可如何是好。
霍大将军在朝堂上当然听的清清楚楚,听到了政敌的上奏,是要参倒自己啊,将自己敢出朝堂啊,不时用眼睛看向了汉昭帝,不看不知道,二人一时间眼睛是对上了,霍大将军当然是明白的,汉昭帝是向自己要说法啊!
霍光霍大将军于是马上跪于了朝堂之上,通过了汉昭帝的许可,便开始将善郡之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述说了,自然是避开了王贵妃的献媚,而是从善郡对汉王朝的重要性来说的,善郡现已经成了汉王朝的一个郡县,是需要一个熟悉善郡情况的人来管理指挥的,虽然王贵妃没有能和平演变楼兰古国,可其尽力了,一个女人尽力了,我们能怎么样哪,治罪吗?
臣作为钦差大臣,绝没有对圣上不忠,不尊,臣没有私心,望皇上明察,望皇上能体恤微臣之心。
朝堂上的所有朝臣听完了霍大将军的辩解,听着当然是有些道理,可政敌们是不认同的,最不认同的就是其断章取义,抛开了一些厉害关系,如与王贵妃之事等等。
霍光大将军当然还是要辩解的,军中流言归流言,私通是要有证据的,是不能乱说的,臣不认同二位大臣的参奏,请圣上明察。
汉昭帝一时间也无法去衡量了,其实不是无法衡量,是霍光这个钦差大臣在复命时,确实说了不该说之话,说欺君并不过分,只是真的不能治其欺君之罪,那可是重罪,汉昭帝心里很仰仗霍光,其是不能治其重罪的。
朝堂上一时间可肃静了,一方面是两位重臣参之,一方面是一位重臣辫之,参奏的证据确凿,有理有据,辫奏的就是断章取义了,做着辫说。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明理,明法度的,所以静等汉昭帝的圣旨了,看看汉昭帝如何平衡朝堂争议,看看汉昭帝如何处理霍光,霍大将军!
汉昭帝在朝堂之上,看着霍光,又看了看朝堂上的大臣们,其心里以知,今天的事是不能没有说法的,不管霍大将军出于什么心,毕竟是在朝堂上,面对自己这个皇上说了假话,是对自己说了假话。
于是道,霍光,霍大将军你身为钦差大臣,深得朕的信任,可在朝堂上说了与事实不符的话,朕念你对国一片衷心,为国立下过不少军功,欺君之罪可免,官职全免,下朝后,即回家养老吧!
霍大将军就这样的被贬回了家,随着霍光的下朝堂,大臣们一时都关注着随后的情况了,因为霍光已经被贬了,顾命大臣是无法加封的,可汉王朝大将军的官位可空出来了,最有希望的当然是参倒大将军霍光的汉左将军了。
汉昭帝在龙椅上,知道大臣们都在等自己发话,下圣旨,于是道:不知爱卿们还有没有本要上奏啊,有本就奏,没有就退朝吧!
众位大臣们的眼睛可在看着汉昭帝哪,可耳朵听到了这样的话,都知道汉昭帝对军权的重视,汉王朝大将军的位置看来一时间是不能有结果了。
早朝就这样的结束了,可事并没有完,霍光在汉昭帝的心里位置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其控制军权是最让其放心的,于是马上派大宦官登将军府,传达了汉昭帝的圣旨,意虽现以免了将军的职权,可国一旦发生大事,大将军之职随时可恢复,大宦官随之把汉昭帝手中的军权虎符送于到了霍光的手中。
霍光看到了虎符,听到了大宦官传的圣旨,知道朝堂之上的汉昭帝是为难了,不得不做出表面的圣旨,以示皇上的威严,权威。
霍光当即跪于了地面之上,叩谢着汉昭帝。
大宦官宣完了圣旨皇榜后,便离开了将军府,霍光得到了虎符,知道汉昭帝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知道自己的责任,也知道朝堂上的政局复杂程度,自己现在已经出了朝堂,只有在朝堂外多关注朝堂之事了。
左将军及御史大夫二人已经把霍光,霍大将军推出了朝堂,将军之职也免了,左将军虽然没有升到汉王朝大将军的职位,没能掌控全国之兵权,可其一时间没有了顶头上司,所掌控的军队也是蛮大的,而且其主力军兵都在长安城的周边,势力真的不容小视!
左将军及御史大夫下了早朝后,马上派人将早朝的情况报之了燕王刘旦,同时也说明了汉昭帝对其二人的不信任,汉昭帝免了霍光之职权只是为了朝堂稳定,国家安稳罢了,同时希望燕王能给一个明确的指示,是博地位,还是静观情况,时机是不等人的。
霍光早就派了亲信兵探发散于了长安城的四周及二位大臣的府邸周围,兵探出城后也是有主要目标的,燕王的封地及左将军的兵营是在其范围内的。
燕王刘旦得到了霍光被贬的准确信息,当然是欣喜得很,于是马上书信于二位大臣,定下了时间,开始准备调兵围攻长安城了。
兵探很快就看到了燕王封地内的情况,军队在集结,在调动,左将军的兵营也有了动静,开始备战了。
于是马不停蹄的回报于了霍光,霍大将军,霍光知道事关紧急,拿上了汉昭帝赐予的兵权虎符,直奔于皇宫的御书房,因为其手中有虎符,顺利吗进入到了御书房,将城外之军兵动向报之了汉昭帝。
汉昭帝在御书房内听到了霍大将军的讲述,心当时就是一震,看来左将军及御史大夫参倒国大将军是有预谋的,是有心为之,真正想推倒的是自己啊!
汉昭帝对军情,军事方面的事是不知晓的,马上争求霍光之政见,霍光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是明日早朝,一定在朝堂之上控制住左将军及御史大夫,这是汉昭帝的事,再就是自己手中有了兵权虎符,现就差圣旨皇榜了,汉昭帝马上按霍光的意思亲手写了圣旨皇榜,恢复了霍光的兵权。
霍光手中有兵权虎符,有汉昭帝的圣旨皇榜后,告知了其明日在早朝时,会出城调集兵马,平息城外之乱。
事情如霍光的布置一样,早朝的朝殿之上,左将军及御史大夫被控制住了,压于到了天牢,五日后在刑场施行斩立决,燕王刘旦被贬为了庶民,霍光重回于朝堂。
善郡之王贵妃当然也得知了汉王朝的一次风波,结果是好的,自己没有被牵连,心也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