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的第一开页上赫然是用六国古文写的几个大字,看到这几个字,吴一心里立马“唉”的叹了一声。
“这居然不是!”
吴一郁闷道,杂记是在古时候是记载杂项的一种笔记,类似于咱们现在的日记、博客、微博这些东西,显然,如果这是的话,不可能会是以杂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吴一又往后面翻看了一下,后续的文字也都是用六国古文写的,六国古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特色性语言文字,那个时候国家众多,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各诸侯国因为不相统一,所以形成了一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尴尬局面。
其中大篆、篆、隶、徒隶等文字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掺杂,所以要不是对那个时期的文字有着深入的了解,还真是很难搞懂这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吴一对古文字的认知只能说是入门级的程度,比起瞎子那种文字大佬还差得远,所以现在瞎子不在身边,吴一只能抱着一堆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好在,这六国文字的下面,还有不少镌刻上去的图案,大多是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几何立体图案,像是一些建筑或者是发明的设计图稿一样,有了这些图,对上面注解的文字也大概可以连蒙带猜的搞懂一二。
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到了正午,大半天了古玩店也没来一个客人,吴一刚好趁空把这卷给仔细看了一遍,起初的时候,吴一还有些遗憾,觉得没得到可惜了,但是越看,眼睛里的神采就越盛,嘴巴里发出赞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按照吴一的分析,这卷杂记应该是当年鲁班在设计一些物件儿时候的设计图,或者说是手稿图,整卷总共有十六种设计图案,包含了机封、农业机具、木工工具、锁钥、兵器、仿生机械、雕刻、土木建筑等等十六个方面的精髓要领,每个设计图都可谓是巧夺天工、妙不可言。
即便是现在,随便从这十六种里面拎出来一种,其内的构造跟构思也足以让人震撼!
“虽然这玩意儿对我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今天可真是长见识了,原来几块木头拼凑拼凑,还可以这样用……”
吴一由衷的感慨道,就说上面设计的房梁结构,一颗螺丝钉都不需要,竟然纯粹靠着卡槽就能达到一种极度的稳定性,这种手段放到现在都属于够先进的。
try{mad1('gad2');}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