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葫芦案不葫芦
却说这贾雨村,他经由贾政推荐,补授了应天府府尹,到如今已经一年有余,治下也算得上风调雨顺,正是意得志满之时,这日他处理完案牍之事,正坐在后院和几个幕僚饮茶赏花,府衙外突然传来击鼓声,他略微不悦,不过还是整理了官服上了堂。
堂下跪的正是冯家的老仆,老仆痛哭流涕,将皇商之子薛蟠因为抢夺丫鬟将冯家公子殴打致死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大老爷,求求大老爷为我家公子伸冤,薛家主仆已皆逃走,如今已经不知去处,小人告了一年多的状,但是竟然无人做主,只盼着大老爷能把凶手抓住,让我家公子瞑目啊。”
贾雨村听完大怒:"简直是岂有此理,哪有这等放屁之事,打死了人竟然白白走了,有名有姓的哪里就抓不了来的。”
一边说一边拿着签子差遣衙役将薛蟠带到府衙进行审问,这时候案边站着的一个门子冲他使了眼色,示意他暂且不要下签抓人。
贾雨村虽然不解,但是停了手,又找了一个理由退了堂,坐在花厅等门子前来,让丫鬟小厮退下之后,才问起了门子缘由。
门子将英莲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又提到了“护官符”,本以为贾雨村会对他十分感激,按照他提供的法子来做。
却不想贾雨村竟然冷了脸:“放肆,这贾公为人正直,林探花秉性高洁,又岂是尔等口中之人。这事儿本官自有打算,你下去吧。”
门子有些摸不到头脑,按照他这段时间对于贾雨村的了解,他可算不得什么秉公办案的青天大老爷,之所以到现在治下风平浪静,不过是他有些手段罢了,不过这四大家族可不是他有些手段就能压服的,他还待再劝,却见贾雨村心意已决,只得退下。
“王老爷来拜。”
门子走到花厅门口,正好遇上锦衣玉服的王家老爷,行了行礼,王老爷趾高气昂的迈着方步走了进去。
“什么东西。”
门子心中十分不屑,这些大老爷除了投胎投的好,又比自己能强上几分,摇了摇头,沿着台阶下去了。
这句话确实说错了,因为今日前来的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这应天府尹官职可不低,能作为他座上宾的又怎么会简单的了,这位正是凤姐儿的叔父王子胜王老爷。
“拜见府尹大人。”
“王兄客气了,快请座。”
两人互相行了礼,这才分主客坐下。
“王世兄可是贵客,今日前来不知道王兄所为何事?”
王子胜苦笑一声:“府尹大人又何苦取笑于我,我这次前来还不是为了我那不争气的外甥。”
“哦,这话从何说起,不知道......”贾雨村这回倒是拿腔拿调,故作不知。
等到王子胜如此这般将薛蟠的事情一说,贾雨村适当的沉默了,只一会儿,他抬手摸了摸胸前的胡须,淡声说道:
“按说王世兄前来,这事我怎么也要面子,只是这证据齐全,事实也很清楚.......不知王世兄的意思是想?”
“府尹大人,我的意思很清楚,蟠儿虽然不懂事,到底是我姐姐唯一的嫡子,还是希望大人网开一面。”
王子胜听出贾雨村有推脱的意思,说话也不好听了,四大家族,同气连枝,难道还怕他一个小小的应天府府尹。
“王世兄误会了,这事是这样的,前不久我接到巡盐御史林大人的来信,他在信中将此事说了个清清楚楚,按照他的意思,是想将薛公子暂时关押几天,再按照律法赔偿就是。”
“关上几天?这林大人是不是糊涂了,我姐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不是挖心挖肺吗?”王子胜有几分不耐的说。
“王世兄又错了。”贾雨村抚了抚胡须再道。
“这话怎么说?”
“林大人的办法虽然可能让薛公子受点罪,但是确实最妥帖的办法,这样这个案子就算是消了,因为薛公子已经受了惩罚。反之虽然现在这事是了了,但是如果被人翻起了旧账,这.....”
“翻旧账?谁敢翻我王家的旧账?”王子胜听了非但没有释然,反而怒火中烧。
他向来自负,这贾家和史家都在京都,这金陵可是把控在他们薛家和王家手里。
这次屈尊降贵的来见这应天府尹,明面上是来处理薛蟠之事,实际上也有收拢了贾雨村,为自己而用的想法。
这会儿看贾雨村一口一个林大人,心里哪里有服气的,又听这林如海虽是好意,但是到底是打了薛家的脸,又如何会遵从。
“.......”贾雨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他本来对王家颇为看重,抛出这个想法也是卖王家一个好,帮助薛王两家彻彻底底的绝了后患,谁到这王子胜眼光如此短浅,王家如果都如这王子胜,他可不想往上靠。
“世兄不要生气,这事具体如何操作,贾某人还在等世兄的示下。”
贾雨村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不想上王家的船,但是却也不想得罪了王家,干脆捧着王子胜,让他自己来拿这个主意。
“如此府尹大人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我那外甥现在已经去了京都,自然是拿不来的,不过舍弃几个奴仆顶罪罢了,至于钱财,我那外甥倒是不差那个,那冯家不过是一个破落户儿,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想来也就无话了。
不得不说,这跟门子提出的建议也有几分相似了,贾雨村沉吟片刻,答应了,等王子胜走后不久,他提笔将发生的事情写的清清楚楚,让人把信送去了巡盐御史的府邸。
迎春让黛玉把这事告诉了林如海,虽然没有改变英莲的命运,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贾雨村的命运改变了,他到底没有上了王家的船,此是后话,不提。
只说这薛家,这来京都也不只是为了宝钗待选,更多的是为了薛家的生意,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起了心思,对很多事情糊弄了事,,京都中的很多生意,竟然不如之前收益的四分之一。
薛蟠虽然性子骄纵,但却不是一个傻的,这京都乃是大陈第一繁华之地,这里的生意又如何会如此难做,加上正好有游玩陪姨妈探亲的想法,这才打点了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进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