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甲子纪年法:
又名干支纪年法。在太乙数中,每个甲子是分为三元,1984年后为甲子下元。我国用六十甲子来纪年。
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使用。现在的干支年首月为建寅月。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
天干地支对照表:
十天干:
1甲 2乙 3丙 4丁 5戊 6己 7庚 8辛 9壬 10癸
生僻字读音:
戊:wu ,第四声;庚:geng ,第一声;
壬:ren ,第二声;癸:gui ,第三声;
十二地支:
1子 2丑 3寅 4卯 5辰 6巳 7午 8未 9申 10酉
11戌 12亥
生僻字读音:
寅:yin,第二声;卯:mao,第三声;
巳:si,第四声;酉:you,第三声;
戌:xu,第一声;亥:hai,第四声;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配对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天十二个时辰:
开始:→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
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结束
华夏古老的干支排列表:
第一种排列: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第二种排列:
0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0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0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0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0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0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0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0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0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以下为百度百科——甲子纪年法(即干支纪年法)
中文名:甲子纪年法
别称:干支纪年法
使用国家:中国
开始时间:从轩辕黄帝时代开始
计算方法:西历年份减3后除10的余数为干,除12的余数为支。其中:1为甲、为子,即代表天干地支开头的那个甲与子。
甲子纪年法有一缺陷,即每六十年就有一个重复的年号,因此,古人又以帝号纪年。现在,甲子纪年法仍为我国农历纪年所采用。其开始时间,是从中国上古黄帝继位时代开始。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世界的诠释,也称“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称。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
用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
及十天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
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顺序[1]: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纳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使用方法:
一·记年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後(俗称“六十甲子”),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二·记月
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正月是由寅开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
然後依次与天干组合,开头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如此类推。
如同上表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三·记日
按顺序先後排列,两个月六十日,刚好一个干支的周期。
四·记时
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23:00~1:00为子时;1:00~3:00为丑时……21:00~23:00为亥时。
参考资料:
[1]天干地支.
相关文章分享:
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民俗专家:源于“建寅”的夏历正月
中国青年网
2019-02-05 16:30 中青网新媒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5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农历的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这是为什么?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从而制定出最早的历法夏历。
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换,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个月作为第一个月是有变化的,也就是说,把每年的哪个月定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
比方说,夏朝的夏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若用干支纪年法来称谓,一月称“建寅”之月,十二月称“建丑”之月,十一月称“建子”之月,这就是所谓的“三建”说。其中,“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在我国,秦至西汉中叶前,岁首一直在夏历十月,也就是以农历每年的十月初一为新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岁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农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
罗澍伟进一步介绍说,“正”字,在汉语中有两个读音:一个如“刚正不阿”里的“正”,有正中、正直、纠正等含义,但用于农历中的一月,则要读“万里征途”中“征”的读音。这是周秦以来的传统读法。也有人认为,把“正”读为“征”,是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政”与“正”同音,为避讳皇帝名字,遂改读为“征”音。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