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国学天下

一百零五章 殉葬

国学天下 念心虫 1127 2021-12-01 11:00

  “这些古玉都是古代王侯将相,或是大户人家的殉葬品。一般平民是用不起的,许多“古玉”均是流传下来的陪葬品,即“冥器”。在先秦时玉器是权力、财富、身份的象征,只有权贵人物如族长、巫师等人才有资格佩带各式的玉器,而在这些人死去时则往往都把这些生前所佩带的饰物带入坟墓陪葬。真正意义上的玉冥器出现在周至汉这一段时期,当时厚葬之风盛行,人们相信以玉器堵塞死者的各个窍**,能阻止真神出窍,元阳外泄,保持尸身不腐,故我们看到此一时期的墓葬出现大量的金缕玉衣、玉窍塞、玉璧板等等。

  自汉以后,厚葬之风渐渐收敛,此后专门用于敛葬的玉器也渐为少见,而大多的以死者生前所用的部份实用器物培葬了。通常专门的玉冥器计有各种玉窍塞,如口含的玉、蝉、玉耳塞、玉眼盖等。此外还有死者手中所握之玉猪,背后及胸前所垫盖的玉璧板等。”苏姐说道。

  “最著名的就是在中山靖王刘胜墓里发现的金缕玉衣了吧?”宋涛问道。

  “是啊!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那现在市面上交易的古玉的来历难道都是盗墓所得?你玩玉这么多年。接触过盗墓贼吗?”宋涛好奇的追问道。

  “古玉绝大部分的来源就向你说的是从土里出来,因为它们是陪葬品,古人把当时上好的玉器,在其死后埋入墓中,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地庇佑。长期下来就积攒了很多的玉器,自然会得到一些人的觊觎。如果是正当的考古的话。还可能被国家保护起来,放在博物馆里给大众观赏。可惜大部分的都被民间地盗墓者挖走,以高价卖出。盗墓的历史很长,各朝代都有,手段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在科技的加入,什么声波、爆破技术出现,更多的墓葬被盗掘。我以前接触过一些中间商,真正的盗墓贼很神秘,他们干的事情见不得光。所以一般都是隐藏在身后,由一个信得过的人出面出货。除非是圈子里的人,或是合作很久。知根知底的熟客才有机会见到他们。我一般不做古玉生意,风险很大,很多事情也只是听说罢了。以前我爷爷和一个盗墓高人有交情,所以知道不少,但我自己没有见过。”

  “你知道多少就给我说多少吧,我早就对他们很感兴趣!”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