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还是明君,这个身后之名只有在王朝覆灭之后,史家才会的给予一个相对公平的解读,然后又被当时的君王按照需求给改的面目全非。
所以真正能够对帝王心术做出一个正确的解读的人,实际上只有他自己。
或者昏聩无能,或者精明强干。除了极少数的情况以外,精英式的教育之下很少会出一个糊涂虫。真有那糊涂的,实际上大多也只是乐得装糊涂罢了。
朱允炆长于千古一帝朱元璋之手,他是个笨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反,他很聪明。
懦弱,少断,重情。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是他人性上的弱点,但不能代表他的智谋的高低。
君权已有旁落的迹象,倾于阉宦之手。
人心是善变的。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景象,这个念头就如此突兀的出现在了他的脑袋里,挥之不去。
“如意不会伤我害我。”每当这个念头有生长的欲望,朱允炆总会这样对自己说。可总也还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样其实并不妥当。
这样的局势会让他失去对天下绝对的掌控,可他又有些懒得改变。
没错,就是懒。
此时的人们还不能理解惯性的存在,但求稳,求安,却是大多数人对于生命的定义以及生活的本能。于是也就有了故土难离的典故。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佳人在怀,群臣俯首。
君王的责任是为天下百姓谋福,他的皇爷爷做出的选择是凡事亲力亲为,将朱笔牢牢地抓在右手,左手举着刀,谁哪怕只是一个眼神让他不舒服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挥刀。
而朱允炆却发现,若想天下百姓富足,他所做的似乎只是放手。不管是抓着朱笔的右手,还是握着刀的左手。只要放开,天下自会向着该去的方向去。
那还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
这个问题渐渐地成为朱允炆心中最深的疑惑。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因为他不知道和谁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try{content1();}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