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天下乾坤

六五 戍边西夏任重道远 终归南粤母子连心

天下乾坤 成至柔 1452 2021-12-01 11:20

  治平元年五月,帝愈,大赦天下,并放宫女百三十五人。戊申,皇太后还政。庚戌,初日御前后殿。

  ……………………

  这日,沈清微亲身来到了宰相府。

  当朝宰相韩琦出身世宦之家,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对于韩琦此人,史书有云:“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韩琦三岁之时父母便双双去世,乃由诸兄扶养长大,文武兼修,为一代之奇才。

  听闻沈清微来访,韩琦心中却转了几个圈子,他一面让人将沈清微让至正厅,一面却忙着更衣待客。

  一时,二人相见,沈清微笑向韩琦拱手道:“恭喜韩大人晋升魏国公。”

  原来,自皇太后曹氏还政于帝之后,一干辅臣便均加官进爵。宰相韩琦除了晋升右仆射之外,另还加封为魏国公,因此沈清微方有此一说。

  韩琦见状忙道:“国师多礼。韩某听说圣上对国师亦有加封,却为国师所却,不知何故?”

  沈清微叹道:“圣上一病数月,朝中全靠几位元老扶持。沈某何德何能,又怎敢于此际受封?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是也。”

  韩琦捻髯笑道:“国师此言差矣!我听闻朝野上下皆有盛传,今上之所以能够病愈,殿前副都指挥使沈冥沈大人应居首功……国师既然是沈冥的义父,自然也是首功了。”

  沈清微闻言,故意摇头叹道:“韩大人,此乃街头巷尾小儿之言,您身居当朝宰相,又岂能闻此风言便信以为真?”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会意,不由相视而笑。

  一时言归正传,沈清微此次却是为了陕西路边关事务而来。

  原来,西夏本对大宋称臣,其王世袭大宋夏国公,并被赐赵姓。后夏国公赵德明死,其子赵元昊继立。其人性格刚毅,雄毅大略,善绘画,通藩汉文字,他不甘臣服于宋,遂称帝,建国号夏。并积极发展势力,击败吐蕃和回鹘,称霸西北。

  西夏建国之初,便开始攻宋。边报传来,宋朝君臣大惊,宋仁宗遂下诏削去赵元昊的赐姓和官爵,并在边境揭榜,招募人擒捕元昊。夏军攻保安军,时值宋将狄青率部奋战,取胜。

  自此,宋夏边关战事频传。那时,韩琦刚刚自蜀中回到汴梁,便立刻向仁宗剖析了陕西边备形势,随即便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对抗西夏。此后,捷报频传,直到好水川一战役。

  提起好水川,韩琦不由叹道:“韩某当时用人不当,枉送了六千多将士的性命……”

  沈清微却道:“此战非大人之过,实乃任将军贪功轻进所致。”

  韩琦听他有意为自己开脱,却道:“当时夏军曾有诗云‘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韩某那时退军于半路,一干阵亡将士之父兄妻子便有几千人,皆号泣于马首前,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说:‘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言道此处,竟又流下泪来。

  沈清微见他忆旧伤心,不觉亦为之嗟叹,又怕他伤心太过,便以言语岔开道:“沈某只知韩大人和范大人屯驻泾州,共守西陲之际,同心协力,互相声援,不但名重一时,更兼人心归服。当时朝廷倚重二位大人,犹如万里长城,天下人更称二位为‘韩、范’……记得那个时候边塞曾有这样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呵呵,可见韩范二位大人确是名震边关。”

  try{mad1('gad2');}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