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尚云祥、二师兄黄柏年、三师兄博剑秋、四师兄马玉常、六师弟李星介、七师弟张城、八师弟郝恩光以及十师弟李元豹。
王若道的记忆很快就一一的“记”起了这八个师兄弟们的身份,都是在后世鼎鼎大名的武术名家。当然,这批人目前除了大师兄尚云祥外,其余的都还名不见传。
“道儿,你来了吗?”李存义的视线一直盯着场中的徒弟们看,没看到王若道,却知道他来了,随口招呼了一声。
王若道不敢怠慢,忙奔了过去,行礼道:“义父,我在此!”
炯炯有神的眼睛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李存义点头道:“嗯,你的气色看起来不错,身体好了吗?”
王若道回答道:“托义父的福,我感觉已经生龙活虎,完全恢复正常了!义父,你叫我来,是不是要教我练武了?”
李存义失笑道:“你还真是心急。也罢,义父今天就给你上一课吧,不过你先给我说说,你三师兄每天晚上在后山教你练什么了?”
王若道有点愕然:“义父不知道吗?”
李存义微微不悦的道:“我又没有偷看你们练拳,怎么会知道?”
“噢,这样啊,抱歉!”王若道忙道了个歉,回答道:“三师兄也没教我什么,都是一些锻炼身体素质的基础功夫,比如活肩、压腿、下腰、劈叉之类的,或是马步冲拳、扫堂腿旋风踢,还有就是一套罗汉拳了……”
“那你练得怎么样啊?”
“这个吗?”王若道想了一想,才回答道:“感觉不实用,只是花架子,用来唬人都不行。唯一的好处就是将身体练好了!”
“身体练好了,那你怎么会大病三天,差点起不了床?要知道义父练拳,可是从来没有生过病的!”李存义淡然的问道。
“这个?”王若道愣了一愣,反问道:“义父,你认为我生病是因为练功的原因吗?”
李存义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看着场中的徒弟们问道:“道儿,你刚才看你师兄弟们练拳半天了,你说说,他们有什么共通点?”
王若道知道考验来了。前世时不管是看历史资料,还是小说或是影视剧,描写到师父教徒弟武功时,都有一个共通点,貌似师父爱出难题考验徒弟。据说每一次的考验都是一种启发,只有徒弟领悟到了,师父才会传授他一点真功夫。考验不过关的,哪怕是徒弟跟了师父一辈子,也得不到真传。
想到这儿,王若道忙仔细的看着场中练拳的师兄弟们,好半晌逼才说了一句:“他们,练拳很认真,都是全神贯注的……”
“嗯,还有呢?”李存义的语气听起来并不满意。
凝神的瞧着场中的师兄弟们,王若道头脑中则在飞速的回忆着前世所翻阅过的有关于形意拳的资料,一段文字蓦然的闪过,眼中突然一亮,回答道:“义父,我明白了,他们的姿势全都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共通点。不管他们打什么拳式,身体如何的动作,姿势都是一样的,都保持了头顶身正、脊背挺直、肩垂肘圆、膝顶趾抓等特征,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身具备五弓的姿势吧?”
李存义目光有点惊讶的瞧了王若道一眼,欣然的点头道:“眼力不错,看来义父以前小看了你,居然没发现你有练武的天赋!你说得没错,他们的姿势都是一样,这是形意拳的基本功架‘八字诀’,顶、扣、抱、圆、摆、垂、曲、挺。这‘八字诀’每个字有都三个要诀,故又叫‘二十四法’。练形意拳,首先要用这‘二十四法’来调正身体,身体调正好了,拳才能练得好。故这‘二十四法’,即是形意拳的基础,也是最大的奥妙,是伴随终生修练秘诀。既然你看出来了,为师今天就教你这‘二十四法’吧!”
说罢,李存义即详细的对王若道讲解了这“二十四法”的秘诀,听起来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三顶三扣三抱三圆三摆三垂三曲三挺而已。后世的站桩功,或是太极拳一直强调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就跟“二十四法”的练法大同小异。
不过当王若道很郁闷的问李存义这“二十四法”是不是站桩功的时候,李存义却将双眼一瞪,斥道:“站什么桩,又不是练僵尸功,傻站着不动能练出什么功夫来?”
王若道当即愣住,原来李存义所教的形意拳是不站桩的,自己显然是让前世的那些桩功大师们误导了。好半晌,王若道才又问道:“义父,不站桩,那‘二十四法’该怎么练?”
“怎么练,要诀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从今天起,你给我时时刻刻的将这‘二十四法’记在心里,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不管是行走住卧,吃喝拉睡都以‘二十四法’来调正身体。一直到不练自练,形成固有的姿势,那你的形意拳就算是入门了!”
王若道听得有点傻眼,禁不住的道:“这样做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的样子很怪异?”
“义父的样子看起来很怪异吗?”李存义问道。
王若道仔细的看了李存义一眼,发现他虽然是很随意的站着,身体却隐隐约约的保持着“二十四法”的要诀。不过李存义虽然以“二十四法”的要诀站立,姿势却没有半点别扭怪异的地方,反而看起来更自然,而且有一种挺拔、不怒自威的气势。更让王若道惊讶的是,当他生出想要试试李存义身手的念头时,却发现李存义的精气神似乎锁住了他,就好像待势欲发的猛虎一样,不但全身毫无破绽,而且威势令人心寒,令他生不出半点攻击的念头。
当下,王若道禁不住赞颂道:“义父的样子绝对不怪异,而是很自然,很威严,就好像巍然屹立的山岳,让人禁不住的仰望而视,对你生出膜拜之心……”
“行了,别胡说八道了!”李存义大概不习惯徒弟拍他马屁,闻言不由皱起眉头,不客气的打断了他的话,阻止了他继续吹捧下去。
“抱歉!”王若道立即闭上了嘴,只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的问道:“义父,你能给我讲讲这‘二十四法’为什么这么重要,练起来有什么好处吗?”
“因为‘二十四法’能固本培元、养气蓄力、调正身形、增强功架。长久练习,身体就会被调整到最佳的状态,百病不生,百邪不侵!”
李存义淡然的看了王若道一眼,又继续说道:“不要不相信,要知道这‘二十四法’可是形意拳的祖师爷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情况,才最终摸索出来的最有利于拳法修炼的最佳姿势。人自从出生起,就算从来不练拳,也会一直发育生长,力气也会随着年纪渐长而增大,达到一定的年纪后就又开始下降。力气的增长,主要是粮食的摄入转化为营养,营养滋生了气血,而气血不断的运行温养了筋骨,令筋骨变强变壮的关系。只不过,如何将食入体内的粮食的营养大幅度的吸收,令气血在体内运行得更活跃更快,令筋骨生长得更强壮,力气因此变得更大呢?这就是武术家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二十四法’的由来了。
“祖师爷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当人体保持着三顶三扣三抱三摆三垂三曲三顶三挺的状态时,身体就会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不但气血活跃、能滋养全身任何的部位,还能令精气神也处于最佳的状态,导致头脑清明,益智增慧。更重要的是,祖师爷们发现,这种‘二十四法’的状态也是猛兽们捕食遇敌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反应、速度、感觉都处于最佳的状态,遇到敌袭能及时的作出反击。因此,时刻的保持着‘二十四法’,也是行走江湖的不二法门,它能令你的感觉空前的灵敏,能提前的发现敌袭或是感应到危机……”
长篇大论的讲了好半天后,李存义终于住了口,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后,才问听得发呆的王若道:“现在,你明白练‘二十四法’的好处了吧?”
“我明白了!”王若道心悦诚服的点头道:“怪不得修道修禅人打坐时会讲究身姿,军人总是强调军姿正确,就连读书人也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别的拳法也有强调‘虚领颈劲、含胸拔背’的,想必道理都跟‘二十四法’差不多吧!”
“不错,难得你能举一反三!”李存义欣然的点头道:“孟子曰: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怎么养?不但要心存正念,还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其相不正,心境难正,正气也就养不出来。当然,祖师爷所传的‘二十四法’境界可要比孟子所论的‘相’要高得多,因为‘二十四法’是为练拳而诞生的。”
顿了一顿,李存义又说道:“‘二十四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能养拳。历来有不少的练武人都只会练拳不会养拳,就好像你,每天只会猛练,不懂得保存元气,结果耗大于补,导致身体越练越虚,最终大病一场。不少的练武人苦练一生,不但事倍功半,进步缓慢,甚至还把自己练病练死了,就是因为不懂养拳的道理。‘二十四法’就是养拳的不二秘诀,它能保存你的元气,让你每次练拳的消耗的元气快速的恢复,补大于耗。所以只要练好‘二十四法’,就能百病不生,百邪不侵,甚至能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王若道“心生怨念”的瞧着李存义,心想:“这‘二十四法’既然这么神奇,你干吗不早教我?早教我的话,我就不至于会大病一场了!”不过转念又一想:要是自己这具身体早学会了“二十四法”,百病不生,就不会连烧三天,自己说不定也不会穿越到他身上了。可见,这冥冥中自有天意!想到这儿,王若道当即心中释然了。
却听李存义问道:“你一定在埋怨,这‘二十四法’既然能令人百病不生,我应该早点教你,否则你就不会大病一场了,对不对?”
王若道闻言吓了一跳,忙否认道:“没有啊,我怎敢埋怨义父呢!”
李存义笑道:“你埋怨义父也没关系,义父之所以没早教你这‘二十四法’是有原因的。一来义父当时不希望你练武,二来你生性有点懒散,又爱质疑,干什么都不能坚持到底。没有这一场大病,就算教了你‘二十四法’,你也不会认真练习!”
王若道苦笑,心想你说的人是原来的王若道,跟我这个王若道可没关系。不过他可没有傻到要跟李存义辩解,只是说道:“义父你放心,以前的我跟如今的我已经不同了,我一定会改正掉以前所有的坏毛病,做个全新的人,让你刮目相看!”
“是吗,那义父就拭目以待了!”李存义微微一笑,说道:“今天你就好好的体悟‘二十四法’吧,要是明天你能正确的用‘二十四法’调正身形,义父就教你练形意的五行拳!”
(注:本小说虽属虚构,但是书中所写国术训练内容百分之百真实,绝不弄假。如果有书友们对主角的武术感兴趣,照着小说所写的,跟着主角一起练习就是了,绝对有效,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