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七十五章 轨道飞行器

燃烧的海洋 闪烁 1528 2021-12-01 12:26

  第二百七十五章轨道飞行器

  前面已经提到,二零五六年七月十五日,发生了一件改变人类文明的重大事件。

  随后,陆雯用一个匪夷所思的论点,申请了一笔专项科研经费,用来开发探测光速飞行物体的设备。

  八月底,基础研究工作完成。

  采用的探测原理,就是重力场波动理论,即以反重力场技术推进的物体在以光速飞行的时候,会对附近的重力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重力场波动,也就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探测到这种反常现象。

  在理论上,该技术能够大致确定光速物体的飞行轨迹。

  到了九月份,中国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台重力场波动探测仪。

  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种探测理论是否行得通,也没有人知道这台耗费巨大的仪器能否正常工作。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一次实验。

  可惜的是,制造第二艘深空飞船需要大半年,而且当时中国的仓库里也没有足够的反重力场屏蔽材料了。

  到最后,还是海军决定让飞龙号退役,才提供了足够的反重力场屏蔽材料。

  二零五六年底,深空2号宇宙飞船建成,陆雯准备进行第二次光速飞行实验,并且借此机会测试重力场波动探测仪。

  与深空号相比,深空2号才是真正的宇宙飞船。

  说得简单一些,深空2号比深空号大得多,质量大约是深空号的十倍,而且有更多的子系统。

  当时,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轨道飞行器已经制造出了第一台样机。

  严格说来,轨道飞行器是第一种以反重力场推进系统为基础,具备往返飞行能力的宇航平台。

  后来,轨道飞行器取代了所有化学能火箭。

  虽然在二零五六年底问世的只是一架样机,但是借助深空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

  这架被命名为宇宙彩虹的轨道飞行器,其实是一个庞然大物。

  最初的时候,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任务,应该首先造一个小一点的,在掌握了必要的技术参数之后,再造一个更大的,以逐步提高的方式来进行系统化的建造,从而解决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麻烦。

  必须承认,这是很正确的做法。

  只是,在大战结束后,局势的变化与一些意外收获,帮助中国工程师坚决了建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

  首先,军队的作战压力降低,可以做一些与战争没有太多关系的事情。

  比如,帮助科学家改造一架具备轨道飞行能力的战斗机,收集进行轨道往返飞行所必须的数据。

  当时,空军打算把j40的原形机改造成轨道战斗机。

  这个想法很现实,因为j40本来就是一种亚轨道战斗机,而且在研制的过程中,技术指标没有缩水,不然也不会拖到大战结束之前才制造出原形机大战的最后半年,j40的低配版本就已量产,而且装备了部队,成为了中国空军最主要的护航战斗机,只是装备量远不如j33系列战斗机,所以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美国空军在大战后期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所以j40没能与f51a在空中遭遇。直到大战结束之后,中国空军才用缴获的f51a与j40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且认为f51a的某些性能在j40之上,而且很多设计方式值得借鉴。也正是这一判断,使得战后很多人认为,如果f51a能够提前一年加入美国空军,战争进程就会改变,中国就不可能在二零五六年八月取胜,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战斗机能够帮助美国取胜。也就是说,j40只要稍加改进,就能成为一架只能搭载两名飞行员的航天飞机。

  try{content1();} catch(ex){}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