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最终诊断

750.出了点小问题

最终诊断 号西风 4657 2021-11-30 09:07

  【明天中午】

  继上轮“旅游团传播链”后,江浙沪再现因旅行而起的本土病例。

  “医学界”不完全统计,截至26日18时,上海市已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等11家医院暂停门急诊,全国多地疾控中心发出风险提示和紧急提醒。

  针对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不包括医院,但仍有多家医院仍暂停门急诊服务的现象,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官方账号“上海发布”回应称:

  “根据国家和本市防控工作要求,对相关人员和环境进行筛查。其中,对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所涉及场所采取前2天闭环管理,闭环管理的当天、第2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续转为12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施相应的核酸检测。”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今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紧急辟谣:

  “我想特别郑重声明,网上传播所谓医疗机构接受医药代表请客的问题纯属造谣。一是部分医院虽然按要求临时闭环管控,但仍要正常做好院内住院患者的诊疗服务工作,二是我们加强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同时我们也会调剂其他医院的力量来保持我们的正常的医疗服务。”

  截至25日24时,此轮疫情累计报告3例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次密接人数和其他风险人员已达上万人。

  上海杭州徐州6例病例曾共同用餐

  根据已公布流调信息,此次上海首发病例常住福建厦门,系厦门大学教职工。11月12日,该病例自厦门前往北京,15日从北京抵沪,与病例2、3为朋友关系。

  11月19日-21日,上述3人先后至苏州共同游玩,有较长时间密切接触史,3人均接种2剂新冠疫苗。

  25日晚,浙江杭州市和江苏徐州市分别通报,新增2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和前述3名确诊病例于20日晚在苏州共同就餐。

  由于首发病例为北京抵沪人员,在接到上海通报后,北京市立即对该病例在京轨迹进行调查。

  截至11月25日24时,北京已连续10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也从26日起调为低风险地区。

  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发布通告称“经大数据筛查,暂未发现上海市病例与北京既往病例轨迹有交集”。

  除江浙沪疫情外,昨日本土疫情仅有辽宁省大连市新增1例确诊病例。

  目前,尚不能确认此次上海疫情源头是否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关联,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上海官方回复流调源头

  上海市多家医院门急诊暂停后,如何做好诊疗“接力棒”、满足特殊时期的就诊需求成为市民的主要关心话题之一。

  以其中两家医院为例,华山总院加派医护人员前往急诊、核酸检测点支援,急诊医生主动加班、提前上岗,核酸检测窗口全开;处于闭环中的中山医院则所有科室均开设互联网问诊,帮助病家沟通病情。

  浙江江苏多地防控措施紧急加码

  上海之外,浙江省、江苏省部分地区紧急进入防疫模式。

  杭州两例无症状感染者中,一人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另一人与其同住。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已于昨日施行封闭管理。

  截至26日9时30分,杭州市共排查密接767人,次密接29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排查管控其他风险人员31317人;对感染者所住小区、工作场所及周边区域人群开展了核酸检测,共采样63774人。上述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离开杭州的199人已发协查函。

  浙江省疾控中心今日发出疫情防控健康通知提醒,建议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出省”。

  通报徐州1例无症状感染者后,徐州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今日发布最新工作进展。

  通报称,截止11月26日11时,共计隔离2011人,核酸检测1932人,阴性1828人,其余结果待出。在某宾馆环境检测的5331份样本中,发现24份样本弱阳性。

  徐州市、苏州市对与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伴随的人员进行赋黄码。以徐州为例,当前已排查时空伴随的轨迹交集人员1565人,均已赋予黄码。

  徐州市规定,被赋予黄码人员需7天内去指定机构进行3次核酸检测,14天健康监测期满前48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

  25日,徐州地铁暂停运营,所有车站不再接纳进站乘客;全市暂停省市际班车客运,离徐通道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26日6时起,临时关闭市区周边6个高速公路入口,并在未关闭的5个入口、国道省界三堡卡口设置离徐查验点。

  11月26日-28日,徐州全市教育系统所有线下聚集性活动暂停,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停课期间,各校严格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此外,徐州市内多个场馆、景区也宣布自26日暂停开放,停止一切线下活动暂停开放。

  苏州为上海、杭州、徐州三地感染者轨迹的交叉地。

  截至11月26日7时,苏州市已累计核酸采样24604人,其中2450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累计排查到在苏密切接触者510人,次密切接触者823人,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另据“医学界”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市西山景区、东山紫金庵景点、吴文化博物馆等多家文旅场所即日起暂时关闭,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秋冬防疫难度加大,

  此次疫情会大范围传播吗?

  在昨晚6时进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表示,秋冬季节的病毒传播仍不能忽略。

  “秋冬季节,这可能成为常态化抗疫中的一个场景,类似的情况将来还会不断碰到。如何以最短的时间、以对市民影响最小的方式完成动态清零,将是未来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这与冬季气候和人员聚集等因素相关。

  “新冠病毒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传播的能力,秋冬季节气温和紫外线降低,有利于提高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特别是到了冬季后,人在密闭空间中聚集的时间会增加,客观上增加了物传人和人传人的风险。”

  此外,秋冬季节也是流感高发季节。

  “一方面会给医生增加鉴别诊断难度,另一方面,患者因暴露于疫情时期就医环境导致的交叉感染,会给医疗系统带来负担,隔离人群的难度与成本也会明显加大。”他建议,秋冬季要养成室内通风、勤洗手、戴口罩等习惯,

  从此次江浙沪的防控效率和后续措施分析,常荣山认为“此次疫情造成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非常小。”

  睡眠困难、气短、疲劳和关节疼痛……

  11月23日,《医学前沿》发表的一篇中国论文研究,被媒体广泛关注。该文显示,在参与研究的****出院患者中,1/3非重症患者在发病约1年后仍存在上述异常症状。56.7%的患者出现肺功能受损,CT显示异常。

  该文题为-19Nearly1YearAfterDiagnosis,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完成,旨在评估确诊近1年后****患者的后遗症,着重关注非重症患者的康复情况。

  1年后仍无法完全康复

  本次研究纳入了120名2020年1月29日至4月1日,从武汉协和医院与方舱医院出院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1.6±10.8岁,其中非重症104例,重症16例。

  研究显示,在近1年的随访中,出院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状为睡眠困难、呼吸急促、疲劳和关节疼痛。

  肝肾功能方面,仅少数出院患者的转氨酶、肌酐指标异常。但由于没有感染前的检查结果,不能完全将肝肾功能异常归因于****,还要进行长期的随访研究。

  而关于肺功能,研究对97名出院患者进行了胸部CT检测,其中高达55例出院患者的CT显示异常,包括47例非重症患者,以及8例重症患者肺功能受损。最常见影像学异常表现是结节、线状阴影和纤维化,分别占比55.7%、47.4%和17.5%。

  在mMRC评分≥1的呼吸困难患者比例上,重症患者显著高于非重症患者,16例重症患者中有12例评分≥1,占比75%。同一数据在非重症患者方面为46例。

  此外,还有30名出院患者出现肺弥散障碍。这是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这一比例在重症患者中达37.5%。

  但论文指出,与出现症状6个月后的研究对比,此次研究中的出院患者双侧肺病灶体积显著较小,提示病灶可能在持续消退。

  关于持续性肺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的发生,此前另有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发表论文,表示应在重症****出院患者中探索预防或改善后遗症的策略,“尽管健康状况持续、严重受损的患者很少,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1年后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研究人员发现分别有50名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其中情况较严重的有21名。45名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情况较严重的有6名。

  但焦虑与抑郁的比例在重症与非重症****出院患者中没有明显差异。

  而根据此前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刊发的论文,新冠康复者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估得分也较低。1年后,随访中11%的康复者日常活动功能受到影响,29%出现疼痛等各项不适,26%存在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而相应比例在未感染组中仅分别为6%、5%、5%。

  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在此篇论文里表示,出院患者在确诊****后近1年里遭遇了多系统问题, 即便是非重症病例。这提示医生应注意非重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并充分进行研究,以了解病毒感染后的健康后果,防止二次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8月,《柳叶刀》就曾发表社论,称“长新冠”是现代医学的首要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长新冠”临床定义,其指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明确解释的异常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另外,患者也可能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等情况,甚至对肺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个身体部位以及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社论表示,随着****大流行的继续,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和抑郁等症状可能影响到数百万人,但人们对这种情况知之甚少。由于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与康复指导,“长新冠”会影响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同时增加医疗保健负担,加剧经济损失。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各国优先考虑对开展对“长新冠”的认识、康复和研究,为“长新冠”收集数据。同时,科学界和医学界必须合作探索“长新冠”的机制和发病机理,估算全球和区域的疾病负担,了解疫苗如何影响病情,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卫生保健提供者必须承认并验证“长新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卫生系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以患者为导向的目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