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401章 太守随便封的感觉真爽

  听了李素描绘的“广种棉花、开发纺纱机飞梭织布机造棉布棉袄,让西凉羌人彻底汉化”的美好愿景后,诸葛瑾内心对于继续放开了手扩大技术工人队伍、不要担心蜀地纺织工业化完成后工人过剩失业,充满了信心。

  好多个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念头,在诸葛瑾内心涌现而出,可惜酒桌上一时也抓不住头绪,只能回去再慢慢想。

  幸好,李素很快主动把话题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他看大伙儿都喝得差不多了,不少非嫡系的客人都散了,正好趁机交流一些私房话。

  李素端着酒杯,对诸葛瑾他们若无其事地说道:“自从大王带着众多臣僚北上,益州明年会空缺六郡太守。如今好多地方,都是原郡守人在长安,由长史、郡丞代行太守职务,此事偶尔为之倒也无妨,然非长治久安之法。

  大王此次派我回来,要我在新年之前,先把后方吏治整顿,拔擢幽潜,你们也都是大王心腹了,跟随大王短则三年,长的有五六年,有些事情也不瞒你们。我已经拟了名单,你们几个都是堪为一郡之守,务必继续努力,好自为之。另外几个人选,你们也帮着看一下。”

  诸葛瑾、黄权等人闻言,连忙拱手谢恩。

  李素一摆手:恩自上出,没什么好谢的。

  然后他就谈笑自若地公布了几个人选。

  蜀郡太守:诸葛瑾

  汉中太守:吴懿

  巴郡太守:黄权

  广汉郡太守:张肃

  汶山郡太守:杨洪

  诸葛瑾、黄权、杨洪三人都在座,各自领到了自己的职务。

  诸葛瑾还有些惶恐,虽然他跟随刘备出仕的年限是最久的,可他出道时才十六岁,如今六年了也才二十二。从郡丞、长史做到太守,总觉得看品秩来说升得太快了。

  李素拍拍他肩膀:“那有什么办法?主公每隔数年就能开疆拓土一大片,元从老臣都不够用了,总不能让不可靠的外人骤然出任方面。而且你们家也算忠君爱国,虽然有钱,屡次毁家纾难捐资助军、赈灾。快几年就快几年了,当得的。”

  诸葛瑾再想起自己家每次几千匹几千匹的宽幅蜀锦,每次货值折价都不低于三千万钱(六千钱一匹,一次捐五千匹就有三千万钱了),搁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都能直接买官一个太守了。

  当然了,灵帝的时候两三千万一年的太守,都是穷郡,而且是名为买实为租,任期就一年。蜀郡这种能搜刮到超多钱财的百万人以上富郡是绝对买不到的。

  但诸葛瑾诸葛亮兄弟毕竟还有那么多功劳,他这么一想内心也安心了不少。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其余张肃也算是刘焉败亡时投降较早的,本身资历和在刘焉手下时的官位,就在正县级到副郡级之间。最近两年,张肃的弟弟张松也跟着出仕了,可惜暂时还没捞到什么暂露头角的立大功机会,不管怎么说,张肃当个广汉太守还是可以的。

  而汉中郡,虽然在关中收复后军事价值就降低了,可毕竟刘备现在的封号还是汉中王,那是作为王府封地所在的郡,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吴懿不管功劳如何,他毕竟是正牌王妃吴苋的亲哥哥,作为“外戚”当个汉中太守,起到枢纽作用,还是没人会质疑的。

  这个人选也是李素回益州之前,就跟刘备通过气商量好的,否则李素也不敢自己决定。

  最后还剩下梓潼郡、武都郡两个空缺,李素心中也有点备胎人选,不过还没敲定,就跟诸葛瑾等心腹商量着来。

  主要也是够资格够才能的元从老臣用完了,李素只能从这几年新冒头的蜀地本地归附士人当中拔擢,所以才犹豫。

  李素的名单上,有孟光(27岁)、廖立(25)、来敏(31)之类的本地大儒名士,或者是周群(46)之类的谶纬算学名家,但是诸葛瑾黄权都认为这些人只配掌管礼法、历数,或者担任监察,不适合具体统管一个郡民政,商量后李素自己把他们否了。

  名士派否掉之后,李素又看了一些本地的实干派新晋官僚,有张裔(30)、王甫(25)、王累(22),这些人都以实干著称。

  张裔历史上执掌了蜀汉政权多年的工部营造事宜,帮助诸葛亮督造兵器铠甲、屯田农具,政绩都不错,最后是在南中叛乱时被投吴的雍闿俘虏了。

  王甫则是跟着关羽守荆州,提供后勤非常得力,关羽失荆州的时候很多留守派官员都投降了吕蒙,这个王甫还算有气节,在糜芳都投降的情况下坚持不降,但是寡不敌众被吕蒙杀害。

  这些事迹现在虽然还没发生,但看他们这几年的政绩,也看得出来他们在这方面有专长和才华。李素商量了之后,觉得还是放弃让他们当太守,而是让他们分别跟着国渊、王连那些屯田官、盐铁官去负责营造和后勤。

  他们的才能或许不在国渊王连之下,只是跟随李素做事来得晚了,没有时间接触核心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所以刚转型的时候需要跟李素时间更久的前辈带一带。

  李素名单上的第三批候选人才,是一些今年北伐开始后,为了逃离李傕辖区,才临时从关中逃入蜀中来投的人才。这些人理论上来源跟当年刘焉手下的“东州士”差不多,或者可以说跟法正出身类似,只是来晚了两年。

  不过这些人往往在长安朝廷里本身就有官职,所以也不能按白身起步,只要确有才干,直接给点中高层岗位也是可以的。

  但也因为这些人不是本地的,来投也不久,诸葛瑾黄权他们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好给意见。

  诸葛瑾还提醒李素:“使君,大王如今深得蜀地民心,在于蜀人都看到了本地人为官的盼头,故而连捐钱给关中赈灾之类的事情都能踊跃争先。这种时候,让东州士再来侵夺蜀地腹地的高官要职,恐怕人心会有动摇。

  就算非要在这批新的东州士里选一个太守,最好还是优先把悬而未决的武都太守给他们,梓潼就算了。武都毕竟接壤雍凉,又是山区相对贫瘠之地,张将军离开之后,给个东州士也不会有人介意。”

  李素觉得也有道理,就准备从194年刚投靠的东州士里,选一个有资格当武都太守的。其余资格不够的,也能在武都郡当些中层、基层职位。这样来说,也是给这一批投靠的人才一个交代,让他们意识到投刘备不是白投的,多多少少也有一个代表人物出头了。

  李素从谏如流,就开始介绍名单上的人:“今年春天,入蜀投靠的东州士,主要有这几个,分别是京兆和扶风人士。

  资历最老的,乃是原长安朝廷的黄门侍郎射坚,年32岁。他还带着其弟射援一并投奔。射援年27岁,在朝中仅为孝廉郎官,无实职,不过他是已故的太尉皇甫嵩的女婿。

  还有一位,是故凉州刺史孟佗嫡长子,在朝中也是闲职郎官,名叫孟达,23岁。他来投的时候,还带了一份介绍信,是他在郿县时结交的故友法孝直所书,孝直在信中颇言孟达也略有才干,可以一用。”

  李素报了几个今年来投的主要东州士,让大家一起参详。看完之后,也没什么歧义,毕竟只有射坚资历和年纪都相仿。而且大家很容易想到,两年半前钟繇也是以黄门侍郎的身份,来汉中传旨,结果李傕作乱滞留了,就因为作为天使早投靠两年,钟繇现在已经发达了。

  射坚的履历跟钟繇相仿,就是来晚了错过了时机,只能去武都郡那种穷地方。

  事儿就这么定了,以射坚作为安抚新来东州士的代表,他弟弟当个郡丞,孟达只能先当下辨县令,也算对得起法正的推荐了。

  最后剩下的梓潼郡,既不能给东州士,又不能给空谈派,怕他们误事;也不能给种田派,因为种田派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李素想来想去,只好从那些跟随刘备较久、但没有实质性立功的益州本地文职幕僚里选了。

  他把最后的备胎名单翻出来,上面主要只有三个人:秦宓、费诗、郑度,这三人不用介绍,前两个主要是当使者说客,第三个是个参谋。诸葛瑾他们对这些人也很熟了。

  讨论的结果,普遍认为秦宓太文绉绉了,不适合全权治理一方。郑度资历太浅。费诗虽然也没有全面的干才,但毕竟之前泾原决战时,帮刘备说服了段煨临阵倒戈,这个功劳也是不小的。

  不管怎么说,费诗也是为与李傕的大决战的胜利,加了一道保险。

  看在功劳的份上,能力稍不全面一些,也是可以忍的,就让费诗当梓潼太守。

  李素把调整后的清单收好,准备再趁着年前这点时间考察一下他们的具体政绩,确保无误,就发给刘备备案,正式任命了。

  诸葛瑾、黄权对这些人选没有异议,也觉得都能胜任,他只是觉得还有一些人才被李素忽略掉了。所以黄权善意地追问:

  “使君,其实还有一些人选,也颇为可用。如顾雍顾元叹,他自关将军平南中后次年,就担任建宁太守,在烟瘴之地勤勤恳恳两年,对于安抚南中蛮夷颇有建树,如今南中各部酋长子弟,都送到顾雍这儿为质求学。

  就凭这份功劳,哪怕回到巴郡,接替其恩师蔡司空留下的巴郡太守空缺,也是没有问题的。权自问功劳尚不如顾元叹,愿意相让,去南中历练。”

  黄权因为自己就是巴郡太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所以这话他开口最合适。要是诸葛瑾说的话,倒显得是在拆黄权的台了。

  李素一摆手:“顾元叹我另有大用。也不怕和你们说。我跟大王早有商议,明年要拆益州为益、滇,而且从此内地无战事之州,可以不设州牧。当初刘焉废史立牧的害处,大家也看到了。

  到时候民政财政、军权防务、监察法治,各自分权。顾元叹既然是南蛮诸部子弟的师长,到时候观察滇州,协调各郡蛮王,正当其职。其他一些更加位高权重而我暂时没有用的,也都是有这方面的需求。”

  诸葛瑾黄权这才住口,李素要选每个州的三使,这些人的地位可比诸葛瑾他们高多了,他们根本没资格议论。

  “原来以后当个太守也没原先那么风光了,每个太守头上居然有三个副州级的上司,制衡手段不少呢。”诸葛瑾黄权心中暗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