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王冠

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点江山

大明王冠 何时秋风悲画扇 2881 2021-11-30 10:27

  封建王朝,君权神授,君王乃是天子,即天之子。

  不是人。

  这话不是骂人。

  君王是神。

  没看历史上有些个天子,不断的给自己加封号么,嫌自己的神格不够呗。

  所以君王是万人之上。

  但漫长岁月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却悄然凌驾了天子,掌控着君王,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帝,这样的人还不少。

  黄昏对此不奢望,谁特么有能力在永乐朝内成为隐帝?

  你让曹丞相来,他也不敢拍胸脯啊。

  但是,作为一个臣子,作为一个谋臣,却能处处牵着朱棣的鼻子走,这种感觉,黄昏隐然觉得老子就是张居正,怎一个爽字了得。

  黄昏假装思忖,许久许久,才问道:“陛下,你觉得朱允炆做的对还是错?”

  朱棣愣住。

  这话……

  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按照朱棣的立场,朱允炆肯定是做错了,要不然他靖难立得住根脚?

  可实际上朱棣内心清楚,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坐到朱允炆那个位置,都会削藩,尤其是北平的藩王是他朱棣,不削藩实在也是个完。

  别说当时好几个藩王强势,就是现在,朱棣屁股下坐的龙椅,也烫。

  他也忌惮藩王。

  藩王可养三卫,明面上就是好几千人,再暗地里养点兵,这兵力就不好说了,况且境内不是一个藩王,是一大堆的藩王。

  唐朝的藩镇割据犹在眼前。

  所以近来朱棣百思不得其解,老爹那么英明神武的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藩镇割据的危害,立国后竟然大势封藩。

  不合理啊。

  估摸着还是老爹书读少了,当了天子后脑壳一热,又被小民意识中的亲情束缚,觉得一家人应该不会怎样怎样。

  于是封藩。

  等他反应过来,藩王已经成型,他后悔也来不及了。

  话说,还得感谢老爹这一手。

  否则哪轮得到他朱棣当天子。

  黄昏一见朱棣的神情,就知道答案,显然朱棣也认为,朱允炆的做法战略上是正确的,只不过战术是错误的。

  于是笑道:“既然朱允炆做正确了,那么陛下继续做便是。”

  削藩!

  使劲儿削。

  历史证明,就中国这地大物博人口稠密的国度,中央集权制才是长治久安的稳妥策略,什么资本主义的联邦制、议会制,都是卵的。

  五千年的文明,培养了太多能人,中央不能集权,地方上分分钟冒一堆人出来,掌控兵权发展经济后再一看,哟,老子的实力可以媲美中央了。

  于是野望滋生。

  那我也想过一下当皇帝的瘾啊,于是揭竿而起。

  朱棣沉吟半晌,“你有想法?”

  黄昏笑问:“陛下心里没点想法?”

  朱棣颔首,“你先说说看。”

  朱棣信任黄昏,也打算重用黄昏,这个想法其实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并没有受到清凉山刺驾事件的影响——那件事是他和黄昏两人一起输给了梅殷。

  不能让黄昏一个人背锅。

  朱棣现在是君王,不是藩王,现在也不是靖难时候,是个人才就赶紧用起来,如今天下才子皆在他罄中,是以在用人一事上不再急促,比如高贤宁,朱棣就一直将他凉着。

  现在是治国,讲究长治久安,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一定要考验。

  尤其是将要重用的朝堂肱股之臣,必须慎重。

  又比如王振,明显是郑和的人,是可以重用的,但朱棣还是没直接启用,而是等下西洋之后再看,这就是要看看王振是否有能力成为他想要的人才。

  若是有能力耀于朝堂,那就耀于朝堂。

  若是没能力……

  丢给郑和,随便郑和怎么安排,就算是净身入后宫也好,毕竟身手不错,或者丢到东郊那个新建的狱房之中去,作为储备人才。

  朱棣心中,终究还是不太放心锦衣卫,迟早要制衡一下。

  到时候就需要大量人才。

  对黄昏的考验,则从他开始走神棍路线开始,一直到钦差福建后才结束,在那之后,朱棣才彻底有了让黄昏耀于大明朝堂的想法。

  若是黄昏没经过考验,朱棣只会让他当一个宠臣,而不是权臣。

  宠臣和权臣,差距很大。

  朝中臣子,要么是宠臣,要么是权臣,如今这段时期,既是宠臣又是权臣的,只有两个人,道衍和纪纲。

  这两个人有资格。

  像丘福、朱能等人,是权臣,而解缙之流,顶多算宠臣。

  黄昏想了想,“不是要平叛么。”

  朱棣眼睛一亮,欣喜的道:“你也这么想的?”

  黄昏点头,来了精气神,很有些指点江山意气风华的神采,道:“现在真是国家需要藩王,也是陛下需要藩王为你分忧解难的时候,陛下在编修全书,又在准备下西洋,漠北那边又有蒙元余孽蠢蠢欲动,那些藩王平日里养兵千日,也该用兵一时了,他们不是有卫兵么,一个藩王有三护卫,一大堆藩王的卫兵加起来,也能去福建平叛了。”

  这一招叫驱狼吞虎。

  朱棣暗暗点头,这个想法和他不谋而合,所以说,朱棣真怀疑黄昏是他肚子的里蛔虫,什么事情都能想到一起去。

  很有点知音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连道衍都不曾让朱棣有过。

  说出了心中的一个忧虑,“可是这样操作的话,感觉有点太明显,就怕某些个藩王心生不服,到时候破罐子破摔,跑去跟了梅殷,可杂整?”

  黄昏点头,“确实有这个忧虑,所以借平叛削藩,只能是第一步,这一步必须要缓,不能让藩王生出叛逆之意,可以这样操作,让卫兵多的藩王出兵,也不需要他们全部出兵,将他们的卫兵分一半出来就可以了,而那些卫兵少的藩王,则不用动他们,待平叛之后,再找借口削掉他们的卫兵。”

  朱棣眼睛一亮,旋即道:“倒是可行,不过届时一堆藩王去平叛,谁能镇住他们,别成了一堆的乌合之众,徒然给梅殷送人头。”

  黄昏暗暗颔首。

  这就是朱棣,一个钢铁直男,虽然想削藩,但也没有丧心病狂到把藩王的护卫兵力全部弄去送死,这些人终究是大明子民。

  其实朱棣说那种是最完美的削藩。

  将所有藩王的兵力集中到一起,找一个不能服众的藩王统率,形成一个乌合之众的杂牌军,去福建平叛的话,基本上是送死。

  梅殷可不是弱鸡。

  这样一来,藩王失败之后,朱棣再出兵平叛,待平叛之后,宣布削藩政策,那些藩王手中的兵力已经折损,说话也没底气,削藩就成了。

  但朱棣不愿意这么做。

  黄昏笑道:“所以平叛统率一事,非三皇子莫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