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前,朱慈烺登上棱堡,俯视河面。
夕阳之下,运河波光粼粼,一座优美的拱形石桥横跨河面,贯通东西,整个桥为花岗岩石所砌造,桥长50米,宽16米左右,桥墩呈船形,望柱上雕有精美的石狮,桥中间是一个大跨度的桥拱,高达8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型的桥拱,约3米,这种中间高,两侧低的特殊构造是专为漕运所设计的。通惠河运粮船多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桥势必阻碍漕船航行,将中孔建造得相当高耸,漕船即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桥不落桅”之说。
好优美的一座桥。
朱慈烺暗暗赞。
据他所知,八里桥景色最美其实是月夜,扶栏观水,细波之中,月影婆娑,或如玉盘,或如银钩。有客航货舟通过,桨碎玉盘,水折银钩,甚为壮观。就这是有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
此时桥面上有百姓在通过,拖家带口,推着小车,扶老携幼,呼唤之声不绝,有官军维持秩序,远处还有官军的探骑在奔驰,而在石桥后、棱堡前的壕沟上,铺设有木板,使百姓通行不受影响,一旦建虏杀到,撤去木板,立刻就可以转换为战场工事。
镇守此处棱堡的把总叫段斌,他小心翼翼的向太子殿下介绍棱堡的防卫。
棱堡上下两层,棱形向前,大小枪眼两百处,除了弗朗机炮,还有安放了不少的虎蹲炮,虎蹲炮射程近,威力小,不适于野战和攻城,但就河岸防守来说,却是一个相当的利器,因此朱慈烺早早就令人将库房里的虎蹲炮全部拿了出来,挑选堪用的,沿河布置,尤其是几个棱堡,更是重点配置的对象。
所有虎蹲炮的炮口,都预先瞄准了桥面,但使建虏大军通行,必然轰他们一个血肉横飞。
朱慈烺静静听,心思却想的很远,不止是眼前的八里桥,也不是通惠河,而是整个三百里长的京畿运河……
“参见殿下!”脚步急促,有人急匆匆登上棱堡,全身披甲,顶着京营特有的圆盔,身强体健,面色黝黑,身后的亲卫为他背着一杆精铁的鸟铳,正是战兵营主官、喜欢玩铳的杨轩。
杨轩原本在通州,听闻太子殿下在八里桥出现,他急急前来拜见。
朱慈烺微微一笑,从杨轩微微发红的眼睛他就知道,杨轩最少两三天没有休息好了,原本的命令是令他驻防密云,但行军到半途,忽然接到明令,又急急转回通惠河,杨轩的疲惫是自然的。
比起初到京营之前,杨轩不但更黑,而且更壮了。
朱慈烺询问八里桥和通州防务,杨轩一一回答。
去年击退建虏入塞之战中,杨轩表现显眼,在潮白河亲自击毙建虏大将嘎达浑,成功阻击了正红旗的突围,战后论攻,被提为了守备。因为他是整个京师之后,唯一还有尚武之气,还能奋发的勋贵后代,因此朱慈烺有意的栽培他、提拔他,将他任命为两个战兵营主将之一,以此向那些有所怨言的勋贵们表明:但是有才能、能杀敌,我朱慈烺一定会重用祖上曾经为大明浴血的勋贵后代,未来前程可期;但如果是安逸享乐,只想要到京营当官混日子来的勋贵后代,我一概不欢迎,敢捣乱者,最后的结局不是薛廉就是李国帧。
朱慈烺的这一份心思,一些聪明的勋贵都已经领悟到了,其中杨轩的叔父彰武伯杨崇猷最有代表性,在杨轩之后,他将自己的独子杨继也送到了京营中,就在杨轩身边进行历练。
而杨轩本人也没有让朱慈烺失望,不论是过去的千总,还是现在的战兵营主将,杨轩都没有流露出过勋贵后代的娇贵之气,始终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尤其是被任命为战兵营主将之后,杨轩的心气就更是足了,几乎是全身心扑在了营中。
唯一不足的是,杨轩是一个外向型的性格,事事好强,总是要争一个第一,过去,他和同为千总的魏闯较技,现在则是换成了阎应元。
相比之下,阎应元就内敛的多了,只默默做事,从不张扬,有句话讲,胜不妄喜,败不荒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从这一点上来说,阎应元是合格的,杨轩还需要再努力。
从千总到战兵营,看似兵马只是增加了一倍多,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千总队只是单独一队,但战兵营却是一个拥有枪兵、铳兵、骑兵、炮兵和工兵后勤的合成体,此外,还设有小型的参谋部,所有参谋,都从京营参谋司调派,担负向主官出谋划策的职责。
某种意义上讲,战兵营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京营。
在战兵营成立的会议上,朱慈烺清楚的告诉众将,战兵营未来都是要独当一面的,要具备独自发动一场大战役并保证取得最后成功的能力,步骑协同、步炮协同是战兵营的基本,作为主将,责任重大。
现在,京营只有两个正式满编的甲种战兵营,分别为杨轩和阎应元,徐文朴魏闯他们虽然也都领了一个战兵营,但皆是乙种,不论人员还是装备,都没有配备齐全。
战兵营从组建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杨轩和阎应元一直都在紧张操练,对他们的工作,朱慈烺是满意的,而建虏再次入塞,将是战兵营遇到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在八里桥停留了一刻,朱慈烺听取杨轩的汇报,对杨轩的兵力配置和守卫方略,有了清楚的了解,杨轩的战兵营一共五千人,他将一千人放在了通州城,一千人为机动队,剩余三千人,沿河摆开,防御建虏的渡河。
而通州城中,除了他的一千兵马,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的一千五百的督营和六百铳兵,加上通州原有的兵马和漕兵漕丁,一共有八九千人,保定总督杨文岳亲自坐镇通州,就京师防守来说,京师是第一位,通州是第二位,大明朝廷或可容许建虏渡过运河,南下侵掠京畿南部各个州县,乃至山东,但京师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因此,照皇帝的旨意,兵部的命令,保定总督杨文岳,将自己的帅帐设置在通州、重点保卫通州。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建虏入塞之时,首辅周延儒为最高统帅,当时他就是把所有兵马都聚集在通州,令建虏望城而过,虽然保证了京师的安全,但却也导致了京畿南部的各处州县,防卫力量薄弱,被建虏轻易攻破,一直杀到山东海州的悲剧,今世的情况虽然比崇祯十五年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通州依然是防守的重点--换句话说,哪怕被建虏突破了运河防线,山东被破,通州和京师也决不能有失,以免惊扰圣驾,因此明朝廷将可以动用的机动兵马都布置在了通州。
现在,兵部的计划就是如此,杨文岳的帅帐设在通州,可保通州无虞。
对这一点,朱慈烺其实是非常不同意的,但他并没有直接提出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无效,不止是皇帝,也不止是为了维护皇帝的颜面,各个朝臣的家属也都在京师,因此京师是第一位的,太子如果提出异议,一定会被群臣反对,御座上的皇帝也不会支持,所以只能默认。
置于那些小州小县,只要能喂饱建虏,令建虏退兵,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不在乎的。
对朝臣们的心思,朱慈烺心知肚明,但却也无法反对,不用说他是太子,即便他是皇帝,面对群臣的众口铄金,他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最后。朱慈烺忧心的问道:“汝霖,建虏前锋大军明后天就会杀到运河,你可有信心?”
杨轩字汝霖。
杨轩眼睛发亮,斗志昂扬的说道:“臣等他们很久了,有臣在,一个建虏也休想越过通惠河!”
朱慈烺点头:“可有什么困难?比如……兵力可足够?”
杨轩犹豫了一下,回道:“是不太宽裕,不过眼下各处兵力都是紧张,臣不敢再向朝廷要援兵,臣有信心坚守通惠河!”
朱慈烺欣慰点头,杨轩是一个骄傲的性子,明明兵力有所不足,但却也不肯直接提出,只是拐弯抹角的说。杨轩一个战兵营有将近五千人,配了少量漕兵,不但要防守四十里的通惠河,而且要兼顾通州城,虽然精武战兵营都是精锐,武器精良,除去一千杂役和马夫,剩下的四千人可当八千人使用,但压力依然是很大的。
不但通惠河,整个运河防线都是如此。
离开八里桥,朱慈烺继续往通州。杨轩跟随护卫。
“殿下,天色马上就要黑了,还是尽早返回京师吧。”驸马都尉巩永固拦在马前,一脸担心。
朱慈烺眼望东北方,脸色凝重的说道:“建虏前锋兵马最快也要到明天清晨才能赶到通州,今夜不会有危险和战事,八里之外的通州乃是运河防线的核心所在,我岂能不去?”说完一甩马缰:“走!”
巩永固劝不住,只能叹息跟上。
……
傍晚,朱慈烺来到通州。远远就看见通州城门紧闭,门前不见一人,城头的火把已经亮了起来。
通州乃是京师的东面门户,又是漕运的终点,粮米囤积只所在,因此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蓟州。除了杨轩的战兵营,杨文岳的督抚营,通州本地的兵马、漕兵和义勇,合到一起有七八千人,加上杨轩布置在城中的一千精武营,整个通州的防守兵马一共有八九千人,今年通州增修加固了城墙,东门外还修建有一座棱堡,就防御力来说,今日通州已经远胜历史上的通州了。
历史上,建虏六次入塞,其中崇祯二年和十一年都经过通州,但两次都没有攻击通州,一来,大明朝廷对通州重视无比,每次都是重兵防守,二来,建虏不攻坚,两次都只是抢掠通州城外,然后快速而过。
但这一次却不同,在运河受阻的情况下,建虏说不得会猛攻通州,一旦建虏攻陷通州,他们面对的局势就会豁然开朗,不但可以获取通州城中的船只和粮米,而且还可以通过通州城中的石桥,越过运河,南下劫掠。
因此,通州绝不能有失,朱慈烺必须亲自来查看。
听闻太子驾到,得到消息的通州文武急忙开城迎接,保定总督杨文岳,保定中军总兵姜名武,通州知州张凝和,兵备道,通州副将刘一松,各个衙门的官员,都全部出迎,这其中,朱慈烺终于是见到了现任通州厘金局主事,南明唯一深谋远虑,有辅国之才,曾经官至永历朝兵部尚书、光化伯的堵胤锡。
堵胤锡,一代名臣,前世读史时,朱慈烺就对他印象深刻,不唯他的名字特殊,堵姓少见,更因为他的才能和大局观,甲申之变时,堵胤锡还只是长沙知府,远在江南,难以出力,事变之后,堵胤锡立刻在长沙组织义军,而他最大的功绩就是顶着内外巨大的压力,不惧危险,孤身一人,亲到顺营,说服了闯营李过,将大顺军的二十万余部收到了南明朝廷的麾下,为南明朝廷的延续,起到了关健作用,南明后期,原本的官军完全不堪用,都是顺军和西军在支撑,而这,都是堵胤锡的功劳,若没有堵胤锡,凭着何腾蛟等人对农民军的歧视,南明怕是延续不了那么久。
不说延续,只说闯营的二十万人马如果不被朝廷收服,而是和南明朝廷为敌,南明朝廷的形势怕是会更加凶险。
大方向上堵胤锡看的清楚,而在实际的战术中,堵胤锡也有相当的眼力,为人更是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正是他的统领之下,明军才能在湖广支撑,和清军形成僵持。
但终究独力难撑,又受权臣的掣肘和猜忌,最终,堵胤锡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在浔州病逝,年仅四十九岁。
堵胤锡这样的大才,曾经是南明可能复起的短暂光辉,但却为南明朝臣自己所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