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京营重建计划
丰城侯看了一眼严嵩与徐阶,也知道这一件事情瞒谁也不能瞒他们两人。于是将他的借助大同镇重建京营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对于这一件事情 ,丰城侯也是思量再三的。
京营在北京,在嘉靖的眼皮底下。任何大举动都不可能瞒得过嘉靖。之前筹备阶段,还可以暗中进行,真要进行大规模军事交流,必须告诉嘉靖。所以丰城侯一直想什么时候告诉嘉靖。
毕竟这一件事情说起来有些出格。
自然要选一个好时间,在嘉靖高兴的时候。
而今在丰城侯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
嘉靖听了,没有说话。陷入沉思之中。
嘉靖想不想让京营恢复战斗力,想是想,但是又不是那么想的。
为什么?因为恢复战斗力的京营,就是太阿剑,可以上斩浮云,下切黄泉。但不要忘记一个成语,那就是太阿捯持。
太阿剑自然是锋利无比,但问题是嘉靖能握住这一柄神兵利器不能?或者说,嘉靖自信能握住这一柄太阿剑,他的儿子孙子能不能握住。因为有这一支军队在,朝廷一定是勋贵主导的。
原因无他,京营在北京城中都有营地,距离宫城才几条街了。一个说不好,扶持一个皇帝那还不是简单之极。为了不让勋贵这样做,就一定要给掌兵勋贵们足够的地位。
国初勋贵压制文官的制度,似乎又要回来一部分了。
嘉靖想来想去,只觉得这事情关系重大,国防,政治结构,等等。
嘉靖问道:“严阁老,你是首辅?你说说看?”
严嵩沉吟一会儿,说道:“陛下,老臣对兵事一无所知,此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唯有陛下英明神武,明见万里。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嘉靖内心之中暗道:“老滑头。”不过,嘉靖也知道,他要的就是这个老滑头。一个三旨相公。他又问道:“徐阁老,你怎么看?”
徐阶内心之中想过无数念头,听嘉靖问。权衡了一下,说道:“陛下,去岁鞑子兵临城下,乃是本朝之奇耻大辱,而今万事以兵事为先。不可能重蹈覆辙。臣已以为这一件事情,也当以此料理。”
嘉靖想过的事情,徐阶也一一想到了。甚至比嘉靖多想几层。
就是今日如果反对的话,在嘉靖哪里会怎么想?而且他中心琢磨,丰城侯真能成功?还有即便成功,又能维持多长时间?他最后选择了赞同,一来,他觉得丰城侯或许能训练出一支可用的军队,但是这一支军队在京师,不出数年,估计就废了。更不要说更长远了。
二来,那一番话,的确是他的心理话。
徐阶已经嗅到了四方乱起的感觉。南边倭寇闹得越过分了,已经屡次上岸了。他是松江人,自然有自己的渠道,了解到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他感觉到倭寇这事情恐怕要闹大。
倒是各处都需要兵力。京营有几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也不是坏事。
嘉靖心中暗道:“不错,京营太强固然是一个烦恼。但是而今的京营是太强的问题,是太弱了。连保护北京城,都未必能做到,的确该好好的整顿一番了。”
嘉靖说道:“丰城侯,此事朕准了。有什么困难,你就说吧。”
丰城侯说道:“陛下,而今最大的问题是,大同地贫不足以养兵。陛下是不是增加一些大同的银饷?”
严嵩一听,叫苦连天,说道:“陛下,户部早已支撑不住了,京师刚刚地震过,南直隶,江西,河南有水灾,河北有旱灾。去大同的道路又非常难行,可以说,而今每送到前线的粮食,都是从灾民口中抠出来的,而今能维持住宣大正常的经费,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还请陛下明鉴。”
“这饷银万万是加不得了。”
“老臣也知道那些边镇的德行,今日加了容易,明日减的时候就不容易了。倒是朝廷开支越来越多,臣不敢开这个头。”
其实他哪里有不敢的。严嵩做过的事情,比这一件事情,严重一万倍的事情都有,可不见严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地方。他不过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只是这个借口还真有几分道理,让人不能不多想。
“陛下,严阁老。你看如此行不行?”丰城侯说道:“这一笔钱直接将京营的经费挪过去。如此一来,不增加朝廷一分一毫的负担,这事情也能做成。陛下,两位阁老,你们看行不行?”
嘉靖听了,微微一愣,说道:“丰城侯,你真要这么样做吗?”
这一个办法很简单,简单到谁都能想到。
但是刚刚谁也没有说?一个个都宁愿额外加经费,也没有想过从京营经费之中压出来一些。是他们想不到的吗?不,是他们做不到。经费之中,只能加不能减,可不仅仅是边镇,京营同样是这样。
京营的利益早已被几十家勋贵,外戚,文官,太监瓜分的干干净净的,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京营之中搞出钱,定然将很多人都得罪死了。
到时候,对国家有利,对个人却是大害。
嘉靖即便有意这么做,但也找不到办事的人。也只能隔一段时间敲打一二,或者遇见朝廷的经济危机了,先克扣京营的钱财。但是大刀阔斧,连根拔起的整治,嘉靖想都没有想过了。
丰城侯也是这几十家勋贵的一员,而今这个说法,就是从勋贵整体利益之中挖肉,可有可能弄得里外不是人。
丰城侯说道:“只要于国有利,臣即便粉身碎骨又何妨?只要有陛下一封圣旨,这一件事情,臣就给陛下办来,从京营经费之中弄出四万兵额的,交给大同。不过全部要京师的士卒,将领也是京营出身。边境平定之后,也是要回来的。”
丰城侯没有他说的那么伟大。
让他下定决心的,是李儒的战绩。
诚然,在这个白登之役中,李儒的表现不能说多好,只能说是中规中锯。但这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李儒是未来的丰城侯,在他这个位置上想要领兵,其实并不需要多精通军事。只能不是不懂就行了。
毕竟勋贵领兵在明代也是祖制。
李儒的身份地位在哪里放着,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呆板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说到底,而今不是乱世。虽然大明日益衰落,但是真正的战事,也没有多大。如白登之战的兵危战急,也未必有几次。
李儒有这分成色,丰城侯就决定推李儒一把。让李儒成为未来的勋贵领袖。
丰城侯年纪大了,最近也感觉身体不好,他决定做完这一件事情,他就退下来。倒是嘉靖念他的功劳,也会好好歹李儒。而且李儒身后也是有一批人的,只要掌控了京营的兵权,今后京城勋贵一系的首领,为何一定是英国公一脉,须知当年被追封丰国公的李贤,年轻的时候名声一点也不让英国公张辅的。
嘉靖未必不知道,丰城侯内心之中有自己的算盘。但是这不重要。
只要丰城侯而今的做法,对嘉靖,对朝廷有好处。他都当成看不见。
嘉靖说道:“好,这一件事情我准备,两位阁老都会配合的,我会让锦衣卫与东厂跟随你走一趟的。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出来?”
丰城侯说道:“老臣想去大同一趟,总要与周梦臣好好商议一下。”
“准。”嘉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