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臣

第358章、宴臣

蜀臣 茶渐浓 3412 2022-01-31 21:52

  岁末除夕,荆州武昌,孙权大宴群臣。

  前身是吴王别宫的承德殿内,丝竹之音靡靡、歌舞清越婉转,济济一堂的江东诸臣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因为早就迁都建业,且留了大量文秘之佐臣辅太子孙登的干系,在大殿中的与宴者身上都隐隐有着久居行伍的痕迹。

  而在内殿的鼎烹羊、编钟曲,唯有寥寥数人可与君王同乐。

  如陆逊、朱然、诸葛瑾、全琮与潘叡五人。

  其中潘叡还是奉太子孙登之命,趁着岁末赶来禀报今岁国库吏计诸事的。

  此些人所掌的兵马几乎占了江东大半,今汇聚一堂,可见并非贺岁如此简单。

  而所议何事,亦是显而易见的——无非明岁如何用兵荆襄耳!

  酒过三巡,侍者与伎乐倡优等皆退席。

  原本还相互邀盏的宴席,陡然变得沉寂且压抑,连隔得有些远的外殿喧嚣声都隐隐入耳来,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夏末秋初时的用兵江夏,江东并没有得利。

  朱然部虽有掳掠近万荆蛮族众以及极多辎重粮秣而归,但后被关中援军击败,前后丧损兵力合计三千余人,算是连本带利吐出来了。

  而孙权与其他人并立困守江夏石阳城打援,七八千将士战死伤退、持续数月的战事耗费粮秣辎重无数,更是令一些低级将率如校尉、裨将之流隐隐有叹息麾下兵马减员的怨言。

  虽不至于动摇军心抑或导致怨怼之事,但也足以令执国权柄者警惕了。

  不管怎么说,在部曲私属制的江东,各家各户的权柄与麾下兵马大致成正比,谁又会对部曲的丧损无动于衷呢?

  临江的武昌潮湿阴冷,而内殿炭火炙热,腾起了许多水汽袅袅缭绕,笼罩在各人的脸庞上,让他们的神情变得更加晦暗难明。

  一如他们心中所思的泾渭分明。

  左侧之首的朱然,神情自若,自斟自饮。

  少小与孙权同案读书的他,即使麾下将士皆战死丧尽了,孙权亦会搜刮各地兵马悉数给他补全。因为他与孙权乃君臣同心、荣辱与共,故而无有别念。唯有的思虑,则是暗中好整以暇,坐等其他人的推脱之言出口,他便反驳之。

  而作为现今淮泗人士军权最高者的诸葛瑾,亦是无有部曲丧损之忧的。

  江东世家豪门愈发坐大,孙权为了子孙后代的荣辱安危,也会倾力扶持于他。

  倒是不期而会的潘叡,脸上隐隐有些意动。

  他乃是孙吴政权中的荆州士人领袖,先前又平定了武陵各部蛮夷的叛乱,麾下却是颇有兵马的——以江东的惯例,平定战乱后,将率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俘虏编入自身部曲中。

  是故,他在思虑着是否要自请参战。

  但又心中疑窦着,他自请参战了,孙权是否会将一些权柄归还给荆州乡梓同僚?

  因为避籍以及拥兵自重等诸多顾虑在,如今荆南诸多实权皆不在荆州士人手中。皆是效力与孙吴,但荆州人士的待遇与话语权要比起吴郡四姓差远了。

  至于陆逊与全琮则是镇定自若。

  但眼眸中偶尔不留痕迹的闪过一缕神采,却是昭示他们的心焦。

  在先前孙权与陆逊共论时,曾隐晦的许下诺言:如若能将淮右夺下,便皆划分给吴地各大世家豪门!

  这也是他们尽心尽力的缘由。

  然而,仅是一场战事下来,便再度暴露了大小世家利益不一致的端倪。

  私兵部曲极多、豪巨如吴四姓,自是不在意此些部曲丧损的。

  因为在战事功成之后,他们得到的回报要远远高于如今损失的。

  但一些中等世家却是不然。

  他们家族畜养的徒附虽然也不少,但各地的田亩、庄园与海盐场的占据了大量的劳力,可拿出征伐的私兵有限。

  多不过三四千,少的甚至仅千余人。

  如若丧损至三四成,便是上了家族的底蕴,他们断然不会允许如此事情发生的。

  毕竟,现今的利益都保持不了,又何必去冀望空口承诺的利益呢?

  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再者,江东各地的豪族,习惯了同气连枝。

  有一家心生退意、心存保存实力之念了,其他人亦会有样学样,甚至会暗中串合异口同声的反驳继续再战!

  亦莫要责备他们目光短浅。

  他们家族能有今日武断乡曲的实力,便是世世代代一直秉持如此“目光短浅”的偏安保守之念,方日渐积累而成的。

  对此,陆逊与全琮等人很是无奈。

  他们既想着趁孙权的许诺而扩张家族势力,但又不想汲汲逼迫其他小世家共力,以免被他们群起联合抵制,进而自绝于乡梓。

  正中而坐的孙权,因为方才大宴群臣而服天子冠冕束带,故而神情皆被遮住了,令人看不清他神态如何。

  不过,依以往权衡之术推断,他对如今状况是了然于胸的。

  他终究已统御江东三十余载了,安能对治下臣僚的所虑所求无知觉?

  抑或者说,在他心中早就不复期待,麾下臣僚能齐心戮力、不计宗族以及自身荣辱的为孙氏基业死不旋踵了.........

  好一会儿的死寂。

  一直微垂头捋胡的孙权,目光落在了案几上煮得发白的、早就冷透了的肥美羊肉,心中无由头的泛起一阵腻味。

  不知是对冷肉难入口的恶心,还是心冷了的悲凉。

  或是两者皆有之罢。

  “昨日,丹阳太守诸葛元逊有表来。”

  带着觉悟,他率先开了口,努力的将声音变得激昂,“上表声称,他已然令近十余万山越蛮夷出深谷山泽,今已皆编入户籍矣!依一户出一丁为卒之例,可得四万大军!元逊自请督领一万,余者由朝廷调度。朕已准了。且以此地战事急切,作书让太子遣人沿路护来。”

  言至此,他略作停顿,将目光落在诸葛瑾身上,笑容变得很真挚和蔼。

  “子瑜先前尚有言谏于朕,称元逊难为抚山越之能。今事成矣,莫非失言乎!依朕看来,子瑜有子如此,委实家门之幸哉!亦乃我吴国之幸也!”

  闻言,诸葛瑾自是连忙行礼谢过以及谦言几句。

  而与宴之人,皆笑颜出言附和。

  如对孙权原先力排众议让诸葛恪安抚山越的决策之明,如举盏贺数句诸葛瑾子嗣有异才云云。

  一时之间,宴席欢笑声大胜,甚至盖过了外殿一帮粗鄙武人的喧嚣。

  因为他们都隐约猜到了,孙权接下来要将那三万山越新卒如何作分派........

  不外乎,是声称“那些山越新卒战力不足,打算将之编入那些私兵部曲丧损的将率麾下,以冀老卒裹挟而战”为由,变相的补偿各家部曲之损,让其等能无有顾虑的继续戮力攻伐荆襄罢了!

  论破合肥下寿春、全据淮水以南,孰人比得上孙权更心切呢?

  江东基业名号,那可是孙家的!

  果不其然。

  少时,孙权便宣称了对山越新卒的安排。

  不仅让席间再度觥筹交错、其乐融融,亦让明岁战事的计议绸缪,变得争相各抒己见起来。

  而对比其他人的舒怀,唯有诸葛瑾有些心忧。

  今诸葛恪安抚山越功成,不仅令孙权大悦于心,亦是解了江东重臣的燃眉之急,堪称未来仕途一片坦途。

  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在江东,锋芒毕露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诸葛一门,乃是归入淮泗士人派系。

  不过,他很快便无暇心忧了。

  持续好一会儿的群策群力,让孙权觉得在先前的战事中,大汉满口承诺的策应之举,仅是以一校兵马出东三郡洵口戍围委实太敷衍了。吴国攻魏,亦是在让大汉可安然的修生养息,安能如此敷衍呢?

  故而,他打算遣使去合计,让大汉下次策应出战时能尽心尽力一些。

  如若不能,便将战马作价再降低一些罢!

  且也让诸葛瑾以家书私信的方式,对丞相诸葛亮抗议一番。

  只不过,他白费了心思。

  如今大汉的河西之地,烽火已连绵矣!

  7017k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