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寒门仕子

科举篇 第100章 揣度圣意

寒门仕子 佯忘 2849 2021-11-30 10:32

  回到家里,齐誉简单地洗了把脸,之后就躺在了床上。

  太疲惫了。

  不仅仅是脑子累,身体也累。

  殿试是很讲究坐姿的,任谁板着腰杆端坐一天,都会感觉肌肉僵化。

  无论怎么说,自己也尽力了,至于最后落得个什么样的评价,就看内阁大佬们的裁定了。

  而后,又想到了皇上。

  过往泛起心头。

  犹记得永川府的临江赴约时,他还是一副纨绔姿态,再看现在,满满的天潢贵胄的气息。

  帝王家的人,都这么善于伪装自己吗?

  他当时肯定是故意隐藏了太子身份,出于某种目的游戏坊间的。

  莫非是因为永川王?

  应该是了,记得永川王妃曾放出过流言,说永川王在临死之前曾在杀他的人的身上,扯下来自己的那半幅《蟋蟀图》,这么说,皇帝有弑兄之嫌?

  汗啊!

  像这种秘事,还是烂在肚子好了,甚至遗忘掉!

  最好的姿态就是像文竹先生那样,和光同尘,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说起先生来,还记得他曾对自己评价过李良吉,说这个人很不简单,估计是先生早就猜到了他的身份但,却是故意闭口不提,或者说是佯装不知,应该是不想被皇家的内斗所牵连。

  世事洞明皆学问,先生果然高明。

  只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破而不点破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高人。

  算了,这些问题不去想了,自己也没资格操那份心。

  目前,科举路上的考试已经全部都走完了,后面就是面临入仕的问题了。

  关于进士入仕,首先要看的还是成绩,三个档次的进士前途完全不同。

  一甲进士的前途最为光明,状元御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这是他们的起步。按照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来看,只有入了翰林院,才有机会登阁拜相,位极人臣。所以,三鼎甲的预后最佳。

  二甲进士的就相对就差一些,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他们虽然不能进入翰林,却也能捞个京官来做,如果以后擅于捕捉机会的话,还是可以往上爬的。

  三甲进士最差,当京官就别去想了,一般来说,这些人都会被委任到地方上锻炼,他们最终能熬到什么级别,还要看自己的时运。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入翰林的进士也不是好进士。

  事实上却是,在这上百名的进士之中,只有三个点的概率能搏到三鼎甲,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还好,齐誉的心态不错,并不纠结于做大官还是做小官,即使再小的官,也属于是人中龙凤呀!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自己的理想已经圆满地实现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睡觉!”

  齐誉闭上了眼睛,做起真正的高中大梦

  ……

  现在时值月旦,夜高风清,鸡不叫狗不咬,正是批卷和阅卷的好时辰。

  文华殿的都堂内烛光荧荧,照得四下如同白昼。

  而内阁的几位肱股大臣们,正端坐在两侧蹙眉品茶,貌似各有所思。

  他们全都颔首低垂,眯萋着眼睛,若不是端茶的手时时有动,看上去真像是睡着了一样。

  很静!

  少倾,内阁首辅钟义环顾了众人一眼,终于扯开了憋在心里的话:“我说,你们对于齐誉的试卷是怎么看的?”

  话音才落,内阁成员们全都是眼睛一闪,变得炯炯有神起来。

  终于聊到这个话题了。

  其实,他们也很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老大是怎么想的,所以全都憋住不提,等首辅大人先开尊口。

  礼部尚书干咳了一声,先道:“依老夫来看,他的这篇文章写得确实不错,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把先帝爷的雄心壮志描写的恰如其分。所以,老夫想给他一个高评。”

  什么叫做避重就轻,老尚书的话就是这样了。

  除了文章好之外,就没别的原因了吗?

  都是千年的狐狸呀!

  内阁首辅也不点破,转而又问向了其他人:“汝等以为如何?”

  群僚回道:“吾等附议老尚书之见。”

  嗯?

  你们这些个老家伙,故意不提今上?

  少顷,钟义顿咳一声,笑道:“除了他这篇文章之外,诸位对他这个人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看法?”

  这是在故意引导。

  可是,依旧无人提。

  钟义有些不耐烦了,索性直接点破道:“比如说,他和吾皇之间,咳咳……”

  随后,又是一阵寂静。

  某内阁学士见首辅大人面露不悦,也不再装下去了,忙道:“首辅大人真是慧眼如炬,今天,皇上当着我等的面,去和那个齐誉公开叙旧,这件事情绝不简单,咱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吾皇这是在暗示什么?比如说,在评卷方面……”

  即:朕已经点拨给你们了,剩下的,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吧……

  这就叫做体察上意!

  若按老百姓的说法那就是:就看你会不会办事了。

  静了片刻,又有大臣附道:“尝言,圣意难测,下官以为,还是小心为上。”

  礼部尚书似乎也‘明白’过来了,笑道:“其实,对于此子,吾皇早就有过表态了。”见众人迷惘,他又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皇上曾对他做出过一句评价,说,‘此子确实有才’,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是啊!

  皇上确实说过这话。

  金口玉言!

  见众人点头,老尚书又继续道:“你们看,就这科殿试来说,皇上否决了我等的出题,并钦命考题,这说明了什么?是对咱们不甚满意呀!再说一下这道题目:衡山煮酒。这么出题,不是明显是在暗示今上有礼贤下士之心,求才若渴之意吗?若将这两者结合来看,你就不难发现,吾皇的用意是想启用新人。”

  有道理。

  顺着这个话题,群臣们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推敲。

  启用新人,那就代表着要换掉三朝元老。

  不过也没关系,等新人们成长起来之后,元老们早就到了致仕的年龄了。

  既然影响不到自己,为何不顺着皇上的意思来呢?

  钟义心道:等到明年,老夫就要致仕了,与其给皇帝使绊,还不如送个顺水人情,也好保自己全身而退。

  可是,相对年轻的内阁次辅却不这么想呀,他道:“老夫认为,此人绝不可重用,万一成长起来的话,咱们岂不是……”

  顺着这个话题,又引起了另一波的讨论。

  不过,总大拿还是内阁首辅,他说了算。

  只见他捋须一笑,提起了朱笔,在齐誉的试卷上画下了一个殷红的圆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