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五代十国往事

第252章 广州刘隐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2842 2021-11-30 10:37

  【广州刘隐】

  那一年,刘崇龟提拔了刘隐,并被弟弟刘崇鲁的“掠麻罢官”气死。河东李克用挫败了关西集团的“三镇犯阙”,昭宗也在河东李克用的撑腰下,推行他“亲王典兵”的治国路线。

  于是,昭宗命薛王李知柔赴镇广州清海军节度使(原岭南东道节度使),接替病逝的刘崇龟。

  可当李知柔走到湖南时,清海军将领卢琚、谭弘玘趁权力真空而发动兵变,在边境设防,拒绝李知柔入境,打算趁朝廷微弱时割据岭南。其中,谭弘玘主动拉拢刘隐,承诺把女儿嫁给他,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割据岭南。

  刘隐表面上答应,却利用迎亲的机会,伏斩谭弘玘,又击杀卢琚,然后派兵迎接李知柔,用盛大的欢迎仪式恭迎新领导。

  李知柔随即将刘隐的事迹奏闻朝廷,表奏刘隐为自己的作战参谋长(行军司马)。

  这是刘隐的聪明之处。唐室虽然衰微,却是国祚绵延二百余年的合法中央政权,而谭弘玘、卢琚不过是下级军官,跟着他们发动叛乱,名不正而言不顺,更不会有好结果。

  再者,李知柔赴镇广州,虽贵为亲王、宰相,却是光杆司令,若想坐稳广州,还需一个有兵权、有声望的本地强力人士的全力支持,这个人必然会得到重用,而这个人选非刘隐莫属。

  诛杀谭弘玘、卢琚,迎接李知柔,是刘隐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次政治投机。他赢了。

  在辅佐李知柔期间,刘隐带兵打退了邻藩的侵袭,镇压了境内土匪流寇,收获了李知柔的信任和依赖,同时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在中央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宰相崔胤依托朱温的支持,取得了斗争胜利,杀宰相王抟。宰相徐彦若自知不敌,主动要求外放,逃离崔胤的魔爪,于是请求出任广州清海军节度使,替回薛王李知柔。

  公元900年9月,昭宗降诏,徐彦若以宰相衔出镇广州。仅仅一年之后,901年12月,徐彦若病逝于广州,临终之际遗疏朝廷,推荐刘隐接替自己的位置。

  其实这里就存在一个小小的疑问了:表奏刘隐为广州节度使的遗疏,果真是出自徐彦若之手?还是刘隐“矫诏”篡位?

  当时,天下四分五裂,特别是天高皇帝远的南方,据记载,只有广州清海军在薛王李知柔的带领下,听命于朝廷。其他地区藩镇林立,互相攻伐兼并,实际均已脱离中央管控。

  无论是薛王李知柔、还是宰相徐彦若,他们都缺乏稳定地方的强力工具——军队,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自身声望,一个是帝国亲王、皇族宗室,一个是名门出身的宰相。换言之,他们存在的基础是别人的虔诚。显然,他们都要依靠刘隐来实现对岭南的控制。

  那份遗疏是否出自徐彦若,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广州清海军确实也只有刘隐能节制。

  但昭宗果断拒绝了徐彦若的遗疏,任命兵部尚书崔远接替。亲王典兵、文官出任节度使,昭宗铲除宦官、削平藩镇的态度十分明确。

  崔远赴任途中,江西的地方割据势力——虔州卢光稠,进犯广州清海军。刘隐先胜而后败,丢城失地。崔远听说岭南生乱,不敢赴任。

  刘隐政治嗅觉灵敏,他派使节携带厚礼,重金贿赂朱温,表示归附。朱温遂表奏刘隐为广州清海军节度使。

  此后,广州刘隐就成了新兴“亲朱派”。朱温也不断给刘隐加官进爵,双方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同盟关系。

  朱温篡唐后,广州刘隐也是第一批表示认可后梁的藩镇之一,作为回报,朱温诏封刘隐为“南平郡王”。

  开平五年(911)3月,刘隐病重,上疏朱温,请求让自己的弟弟刘岩接替自己的官爵。

  朱温批准。

  刘隐、刘岩,同母兄弟,他们的母亲就是韦氏。虽然他们的出身并不高贵,但他们有个有文化、有教养的母亲,韦氏可是书香门第,宦门之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韦氏夫人少不了对孩子的栽培,我相信刘隐之所以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在乱世的诱惑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能在政治投机中取得巨大收益,离不开韦氏夫人的影响。

  从刘隐到刘岩,兄弟俩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积极招揽知识分子,高薪聘为幕僚,并在境内大力开设学校,教化民众。当时中原战乱不止,很多念书人因此投奔到岭南,获得了重用,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贡献。

  那时,刘隐不仅控制了两广地区,还控制了安南地区,稳居帝国最南端。在兄弟俩人的不懈努力下,两广地区不再是那个流放犯人、蛮荒烟瘴的不毛之地,而是繁荣稳定的世外桃源。

  在此期间,刘隐扣留了朱温派来的高级官员,赵光裔(“抬棺六臣”、“玉界尺”赵光逢之弟)、李殷衡(李德裕之孙)。刘隐是温和的扣留,“深礼之”,厚待不遣,因二人德才兼备,且出身名门,德高望重,既可以为岭南事业添砖添瓦,又可以做政治花瓶。

  刘岩袭位后,潭州马殷继续向南扩张势力范围,二者终于接壤,产生利益冲突,继而升级为军事冲突。

  刘岩取得了胜利,却立刻向马殷示好,表示愿意缔结姻亲,永结盟好。看,刘岩的政治头脑丝毫不比哥哥刘隐差。

  于是,马殷同意把女儿嫁给刘岩。

  乾化五年(915),刘岩派高级幕僚到潭州迎亲,马殷派弟弟马存送亲。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有了地区霸主(潭州马殷)的撑腰,刘岩更加有恃无恐,趁后梁国事衰微(潞州、柏乡),直接上疏朱友贞,求封“南越王”,并加总司令衔(都统)。

  朱友贞拒绝。

  刘岩大怒,于是断绝朝贡,宣布脱离后梁。刘岩搞“岭独”的理由当然不能是求王爵不成,他找了一个对朱友贞来说最为致命的理由:帝位来路不正。直呼后梁政权为“伪廷”。

  又经过一年的准备,公元917年8月,刘岩在广州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越”,建元“乾亨”,大赦天下,任命赵光裔为兵部尚书、李殷衡为礼部侍郎,原节度副使杨洞潜为兵部侍郎,三人同加宰相衔(同平章事);兴建皇家祖庙,追尊祖父刘安仁、父亲刘谦、哥哥刘隐为皇帝;将广州升格为兴王府。

  次年,刘岩攀龙附凤,硬说自己是汉室宗亲,汉高祖刘邦之后,故而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为“十国”之一。

  刘岩深知纵横捭阖,在称帝的同时,派使节出访淮南,通告岭南独立建国的消息,顺便劝淮南杨渭也登基称帝。

  刘岩称帝后,册立马殷的女儿为皇后。

  如此一来,潭州马殷、淮南杨渭就成了南汉的天然屏障,后梁政权对“岭独”分子刘岩鞭长莫及。

  对于刘岩的独立称帝,后梁中央朝廷能做的确实非常有限,无非是下诏剥夺刘岩的一切官职、爵位,然后命令杭州钱镠前去征讨。

  杭州钱镠欣然接受诏书,表示自己积极拥护后梁帝国的领土完整,更对国家分裂分子予以强烈谴责……动嘴不动手。

  从此之后,后梁政府彻底失去了岭南地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