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此时他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现在可谓是兵精粮足,兵马极多,名将也是层出不穷。
虽然刘玄德和孙仲谋也有不小的实力,但说到底他们的内部问题重重,而曹孟德率先做出来了改变势力发展的最快。
在这种时候,他已然是做好了天下一统的准备,而同样的,他的儿子也做好了接替他完成那千古伟业的准备。
曹丕如此,曹植更如此。
建安十七年,曹孟德并没有因为在他的待遇上加上了萧何的待遇而停下,他的野心仍然在不断的加大之中。
幽州塞外的窦宾和轲比能再次生出些许不妥之处,他立刻任命曹彰为主将,以吕布成廉魏越等人为副将,兵马齐出幽州。
与此同时以于禁统领三军由幽州做好随时攻入并州的准备,并且以曹仁为主将进驻壶关大营,于壶关之上的霍峻遥遥相望。
河内明面上的张杨再次带领亲信威胁河东之地,让如今的河东太守贾逵不由的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魏延带兵出镇河东都尉,协防河东。
就是因为夏侯渊突然消失不见了,据刘晔猜测,这河内兵马张杨在明,恐怕那夏侯渊在暗处才是最为危险的。
豫州一代再次将兵马交给了曹仁,以防荆州。
与此同时还有夏侯惇督二十六路大军坐镇青徐等地的东路战场,威胁扬州之地。
整个天下的局势再次变得诡异了起来,所有人也都知道,按照约定,十年的停战之期终于已经全部结束了。
就在天下局势诡异,所有人都在担心兵乱再次到来,天下再次生灵涂炭的时候。
这洛阳城中再次出现了变故,曹植心腹丁家兄弟之中的丁廙直接盯上了朝中大臣崔琰,也就是长公子曹丕的心腹加上先生。
说实话崔琰也真的是倒霉催的,作为大汉之臣,说实话崔琰一直都是大家不想得罪的人,当年在袁本初麾下的时候就是一副梗着脖子谁都不服的模样。
连袁本初若是哪里有了问题他都敢拍着桌子痛骂。
加上他为人很正,而且身后还有清河崔氏乃至半个冀州世家给他支持,他有着足够的威望和能力保全自己。
大家也都默认身边有这么一个忠直敢谏之辈。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从来只是直言敢谏的崔琰,竟然在曹氏继承人的这个问题上,这般的疯狂。
建安十八年,曹子文兵伐塞外连战连捷,一路横扫乌桓能臣氐等乌桓余孽,窦宾轲比能乃至并州而来的诸多鲜卑在曹子文的攻伐之下连退三百里。
吕奉先老当益壮,方天画戟斩杀数十名强悍的异族。
曹子文更是不让分毫,他们这一路用最为强硬的姿态横扫了整个幽州的塞外。
此战功劳甚大,乌桓再次宣布臣服不敢为叛,并奉上良马千匹,牛羊万头,奴隶万人以保平安。
虽然曹子文和他麾下的这一路大军尚且未能回归,但是那战报已经传入了洛阳之中。
正愁没有更好理由的曹孟德麾下一众文武,立刻以此等大功为由,用最快的速度给曹孟德造了封公之势。
董承仍然是据理力争,然董氏一族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程仲德直接以董氏一族乱民为由将董承给摁了下去。
让刘协自己选择,是保董承封魏公,还是等董承死了,再继续讨论魏公的事情。
刘协虽然颇有些许的薄情,但是说到底他也不是傻子,这种大势所趋之下,他又能够如何。
曹孟德封公之举没有任何的波澜,一路顺风顺水的登上了魏公之位,刘协的反应甚至不如刘备和孙权乃至袁绍三个人更加的激烈。
但是相比较于“名正言顺”封公的曹孟德,刘备之事进位太尉,孙权在吴侯的基础上加上了镇南将军,以及开府之权。
至于封公,刘备还不到这个时候,也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而孙权不但能力不够,郭图也觉得可能孙权觉得吴公这个词儿,听这不是那么的好听....
不过在曹孟德登上魏公之位以后,他对于自己继承人的选择也就真正提上了日头。
曹丕乃是曹孟德嫡长子,但是众所周知,这位真正喜欢乃是三儿子曹植,当然这是在曹冲死去之后的结果。
可偏偏在这种时候,曹丕惹出来了天大的祸事。
袁本初离开了中原之地,他麾下的势力虽然还有不少忠贞之士,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投靠曹氏。
其中袁谭麾下的心腹东莱太守管统便不幸落入了曹氏的手中,当年袁谭失势,青州落入曹孟德手中之后,不少人都是望风而降。
只有东莱太守管统在这种时候抛下一切,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奔袁谭。
但是他投奔袁谭并没有换来自己的好运,他再次遗失在了塞外战场,最后辗转许久落入了曹孟德的手中。
管统的名气如何本事如何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义士,又是青州管氏一族的人,他更是曹孟德需要的脸面。
将这个人养起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多好!
但是偏偏曹孟德忘记了,当初就是因为管统在青州再三调集兵马辎重,不断的抽调青州的自愿支持袁谭,曹昂才死在了陈国。
或者说曹孟德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在又一次的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让死去的人就彻底的死去。
活着的人还要更好的活着而已。
只不过这是他曹孟德的选择,不是曹丕的。
“你所谓的抛妻弃子,追随恩主,无非是因为你乃是管氏之人,就算是父亲想要动手也要顾忌管氏一族的想法。
但是父亲需要顾忌,某家却不会顾忌!”
抓到机会的曹丕在某日醉酒之后亲自前往狱中,对管统说出了这些话语,然后便离开了这大狱之中。
不足两日的时间,管统死在了狱中,而管统的家人也在青州刺史的暗示之下被带走了。
当曹孟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已经不能用勃然大怒四个字来形容了,第一时间对曹丕进行了圈禁不说,更是直接将他所有官职全部罢免。
之前他身边的陈群司马懿等人也都第一时间选择了离开,只有那吴质跟随在他的身边,没有任何离开的意思。
但一个吴质改变不了他现在的处境,甚至于只能显得他更加的落寞,而在这之后曹丕的弟弟快速的被提了上去,仿佛已经成为了曹丕的代替品,或者说曹操的继承人了一般。
一时间曹植的势力堪称是如日中天,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触碰他的霉头。
所以曹孟德在询问子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或者干脆就暗示曹植可成大事。
曹孟德和朝廷相争,曹家二子相争,不管是谁,反正最后得利的也是“天下”嘛。
但是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那就是崔琰。
“曹公嫡传,为长公子曹丕!”
就是这么霸道,一句话将自己的态度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所有人的脸色都黑了下去。
“合着这天下就他崔琰一个忠贞之辈了不成!”
而崔琰不但这般说了,更是不遗余力的在这种时候力挺曹丕,而且不仅仅是一个崔琰,毛玠和崔琰的关系最好,这个时候竟然也毫不犹豫的将这件事情抬了出来。
包括和洽,毛玠,徐宣等朝中大臣都密奏曹孟德,希望他能够收回成命,恢复曹丕的一切。
在这种时候,丁廙终于抓住了崔琰的问题,一个似有似无的说法,一个或真或假的罪名,联合校事府赵达等人一同诬告崔琰,并且在曹孟德的耳边进献谗言,最终让崔琰死在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传闻其死去之时凄惨至极不说,所有的颜面也都丢了一个干干净净,而被幽闭府中的曹丕在崔琰最后的时间里不断的上书求情,最后希望曹孟德能够放自己出去,去看望崔琰最后一眼,将其送走。
甚至他告诉曹植,只要他能够去送崔琰最后一程,他愿意远离洛阳之地。
但是曹丕最后看到的只有前来探望的丁廙,并且将崔琰死的有多么的凄惨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曹丕。
这一刻,曹丕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彻骨的心寒。
“这长公子乃是曹丕公子,如今这诸多大事竟然委任曹植公子,这是何道理!”
这应该是毛玠这辈子第一次忤逆曹孟德了,之前便是因为他和崔琰主持选官任用之事,曹孟德想要让他为谁通融,为了大业他只能劝说崔琰想办法妥协。
但是这一次,他竟然拍案而起,就在崔琰身负污名,凄惨而死的时候,他怒了。
“对其诬告也就罢了,为何不让我等送崔公最后一程,这天下还有没有道理可讲了!”
毛玠的暴怒换来的不是曹孟德正视和愧疚,换来的是另一条命令。
“毛玠妄议朝政,押入校事府中,查明真相再行定夺!”
这一次,又一名朝中重臣被压到了校事府之中,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曹孟德的决心。
而就在这个时候,出征在外的曹家另一个儿子,被称之为曹氏虎子的曹彰终于回来了。
“要么把门打开,要么把你腿打折!”
这就是曹彰回到洛阳的第一句话,他是来闹事的。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