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条底线两条大政(6k)
传说中的凤雏,被誉为荆州士之冠冕的庞统,死了。
死的窝窝囊囊,一点也不轰轰烈烈,仿佛只不过是这乱世中的一根普通的小草被拽折了一样,尸体往那一趟,就再也没有人会去看他一眼。
怎么说呢,这一趟,原本他庞统是不想来的,是诸葛亮让他来的,这庞统直到死,也到底是没能想明白他的这位挚友到底想的,是真打算送个功劳给自己呢?还是故意要害死自己呢?
而事实上一直到这个庞统死,诸葛亮也没真的闹明白自己的这位挚友是真的在辅佐吕布,还是在和自己一样身在吕营心在汉。
虽然庞统对吕布的为人深深的感到厌恶,也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等纯粹的莽夫,但作为所谓的荆州士之冠冕,少年时就到处点评人物干起了许邵的活儿,凡是被他认为有才的早晚都能飞黄腾达,被他认为无能的大多碌碌无为的这么个所谓名士,注定了要代表党派本身的利益,也即是荆州豪族的利益。
而这些时日以来,虽然南郡已经对朝廷选择了臣服,但南郡的这些世家豪族们在此前的时候被刘表养的实在是太肥了,他们又都是直接投降的,所以没经过血洗,眼看着朝廷新政推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利益受损之下自然也免不得起了一点不那么太好的东西,荆益两州之间,偷偷摸摸的走私从来都是屡禁不止,即便以程昱之能都无法使之断绝。
不敢反叛和不想反叛是两个概念,如果有选择,那些几乎就已经进化到门阀的世家哪个愿意在当今天子的治下生活?
“马休!你……你,你你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这样的场合下杀人?你当我等西凉群雄如无物么?弟兄们,咱们把马休,还有这吃里扒外的姜、赵两家乱刀砍死!”
“我看谁敢?!”
马休一声大喝:“诸位,我不过是天子先锋,我马家军队现就在关外集结,曹纯将军的虎豹骑也已经时刻准备好了,天子现在正在洛阳来此的路上,杀我,就是不死不休。”
说着,又朝周围拱手道:“我马休生于凉长于凉,我跟你们都是一样的,我也有兵权,我也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如果我想的话难道我就不能造反么?我就算是想当你们的首领,盟主,难道真的就全无可能么?说句实在话,我现在死心塌地的追随朝廷,难道真的是因为忠君爱国之念么?诸位,我们马家是个什么出身你们还不了解么?什么伏波将军之后,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我们是地地道道的贼啊!”
这么一说,这些凉州群雄倒是连连点头。
“朝廷里,我是最了解咱们凉州内情的,而凉州英豪中,我说我是最了解当今朝廷的,这话有错么?各位还请听我一言,投降朝廷,才是咱们唯一的出路啊!”
“当今天子名为中兴实同开创,对幽、并、凉三州边郡子弟也从来没有过轻视之心,甚至还更为关照,以我自身为例,投降朝廷虽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我麾下将士人人有田种,还在关中重新施行了马政,丝毫不许中原豪族染指,更严令不许所谓的门阀世家对我等边鄙肆意欺凌,各位,虽然事实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天子,但我却不得不说,已被天子的魅力所震慑倾倒,这就是咱们凉州人苦苦期盼了三百多年的圣明天子啊!现在圣明天子既然已经降世,我等为何还要联合起来反叛呢?”
说完,就见西凉群雄们都在面面相觑。
马休么,马腾的嫡子,这些头头脑脑们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认得他的,而马腾么,也算是他们的老首领了,在东羌中的威望也是远高于韩遂的,再加上天子自亲政以来做的确实是不错,此前那赵、姜、王三人做的铺垫也足,一时间确实又都有一点动心了。
当然,真正决定性的还是那个曹彰大破阎行消息,张卫很明显的已经争得了喘息之机,凉州人么,哪个不知兵呢?眼见着吕、韩联军明明连张卫都吞不下去了,等天子的十万大军真的到来,与张卫前后夹击,这俩人恐怕莫要说取汉中了,能不能留下姓名都不太好说。
同时,这也证明了朝廷的强,吕布的虚。
再说现在庞统都死了。
于是沉默了良久,终于还是此地实际实力最强的杨秋问出了具体的问题所在:“马贤侄,其实当年……我与令尊同样也是相交莫逆,我也一直都认为,寿成兄是我最好的朋友,当年之事……如果不是因为马超狼心狗肺,我也不会帮着韩遂一同做恶。”
马休闻言不自觉地撇了撇嘴,然而却手上抱拳道:“杀我父母者都是韩遂,自然与杨叔叔无关,家父以前时常也说,对杨叔叔您的品行十分赞赏的呢”
杨秋很高兴的就受了这马腾的夸赞,进而道:“然而我等与寿成兄还是有所不同的,当年令尊在入住关中之后迅速捡起了他关中人的身份,还认了马援当祖宗,实话实说,也曾聚拢流民,劝课农桑,在关中之地甚至还真的颇受到了关中百姓的爱戴,或者干脆点说,即使站在朝廷的角度,寿成兄做的也着实是不错的”
“然而贤侄,我等可都没有寿成兄这么高瞻远瞩的眼光,对关中百姓不但没有恩,反而只有仇,说句大实话,原本这天下最最富庶的关中,甚至包括整个司隶在内,不正是因为我等,而几乎变成了无人区的么?这样的大罪加身,我等还如何能够相融于朝廷?”
来了,开始讲条件了。
就见马休十分自信地道:“此易事而,来此之前我曾受到天子的来信,虽然没有提具体的细则,但有三条底线,两条大政原则还是很清楚的,只要这五条你们答应,其他的,都好谈。”
“不知,是哪三条底线,哪两条大政呢?”
马休微微一笑,开始亮出朝廷真正的底牌。
是的,底牌,一上来直接就亮底牌,刘协不但本人没来只写了一封信,就连商讨的余地都没有给,但有可与不可而已。
“先说三条底线吧,第一,天子仁德,言诸事皆有因果,黄巾起于官逼民反,凉乱起于朝廷苛待太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死去的人终究是已经死掉了,所以,前事不再追究,特恩赦尔等无罪。
但是,凡是被你们这些年劫掠而来的人口,必须将人放回,兵组织起来,赔偿以钱粮,帮助他们回到关中,另外,天子已经决意废除奴婢之法了,也决定从凉州开始进行试点,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把各自的奴婢都放了吧,如果被放的奴婢难以生活,可以迁至关中分地,关中现在有的是无主的荒地,陛下会派出大量的督邮来监管此事,但有阳奉阴违者,直接夷族。”
这在这些群雄的眼里就是纯粹的伸手要钱了,弄得大家一时间都有些不太好接受。
至于全国废除奴婢这政策,只能说天子的野心和魄力当真是不小,这事儿王莽干过,结果就是把自己给干死了,刘秀也干过,结果就只是把王莽时期新产生的奴婢给解放了,或者说国家不承认了。
特么的王莽的新朝本来就是拒绝奴婢的。
当然,考虑到凉州的特殊情况,留下还是给他们留了空子,只说不许蓄养奴婢,没说不让养佃户和租客。
“第二,陛下也知道凉州地广人稀,生产方式主要也都是游牧为主,人员都聚不齐,更无法组织大规模生产,因此朝廷,确实是只能管得到点,到线,很难管得到面。”
“所以天子仁德,可以允许你们这些豪强世家以自己的家人,直接担任县吏,甚至是郡吏,而且天子特意明说,各郡县必须都有羌、氐等同胞的人一同担任,至于具体每个郡县要有多少胡人,这个还没有定,今年秋天的盐铁会议和民族议事大会,可以将此事列为重点。”
“但是作为代价,各部落首领以及各位家兵过百者,必须以嫡长子、嫡次子两人送入京师,此法将在幽州同行,天子欲将咱们幽、凉凉州的边郡子弟,重新组建一支独立编制的新汉军,宿卫编制,享受待遇和宿卫基本相同,学成立功之后可以回凉州当官,当然,要注意三护法。”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事实上汉代凉州的这个位置,也就是青、甘、宁三省即使是现代社会,基层的行政成本也很难降得下来,放到汉代,想在凉州搞中原那样的基层管理纯属做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有些所谓的县城,一共也就三五千的人口,却离郡治十万八千里远,你说你难道要派一整套行政班子管理么?你派了,过几年这里水草不丰美了,又要换一个地方继续游牧,这套行政的班子就只能跟着搬家,三年考评期满,这样的官吏要不要让他们挪一下位置?不挪的话,这跟部落首领有什么区别,挪的话,怕是新来的官吏找都找不着地方。
所以刘协在中原地区,一直以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目标都是将皇权扎根在各个乡甚至各个亭,而凉州,实话实说想扎根到县都已是千难万难,更别提基层了,放任此地豪强和部落首领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关键节点上肯定还是要驻军的,通过关键节点向周边辐射影响力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统治西域的方式,能将这些点连成线的,就已经是李世民,刘彻这个级别的雄主了。
能当上宿卫,当然是好事,这算是正统的出身,当完了宿卫就能当大官,尤其是那些羌人、氐人,他们的孩子都进宫当了宿卫,以后都当大官的话,日后想必受到的欺辱也会少很多,这一点和幽州比较像,过个几十年,管事儿的和被管的全都成了同学关系,这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尖锐了。
就是这天子不但要嫡长子居然还要嫡次子,那这,就分明是要由朝廷来插手他们的继承权了,而且挺好的孩子送进城上几年学再回来,说不定思想上彻底被换了个人都是有可能的。
总得来说算是好坏参半吧。
“第三条底线,是关于税法的,天子说,他知道以前咱们凉州,尤其是是羌人氐人乃至于内迁的鲜卑族人缴的都是血税,边患不稳,总是要用你们来打仗。”
“天子说了,以后无论胡汉,都不需要缴人头税,遇到叛乱或是边患,也不会强制要求你们打仗,想打的就帮着朝廷打一打,都不想打呢,朝廷也会派关中军出塞征战,当然,凉州也是要建军屯仓的,不过无论胡、汉,该缴纳的税赋都要缴,人头税是肯定不收的,耕作的人家呢,就按照田亩来进行缴纳,放牧的呢,就按照家里牛羊的多寡来缴,具体怎么个额度,每年都会有议会,不过,如果出了兵役的话,可以按兵役的激烈程度进行一定税赋上的减免,这个跟中原地区的屯田制是一样的,你帮着朝廷打仗,那你就不用交税,不打仗,你就多缴点税来养活这些打仗的,你们说是这个道理不?”
说完,却见群雄在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杨秋问道:“那凉州之内,如我,或是如老窦这般佣兵数万之辈,难道天子真的愿意放任么?”
“这就要说到天子的两条大政了,第一条,十一个民族是一家,从此往后,汉人要尊重羌、氐、鲜卑的风俗,习惯,严令不许有任何的欺压之事,同样的,民族同胞也要尊重汉人的法律,如有犯法,不管你是哪个部落的首领,也不管你是哪个豪族的公子,一律严惩不贷。”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举,倒是跟幽州那边几乎一毛一样,大家也都是有准备的,这种事儿靠说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执行起来能不能执行到位,现在只能当空洞的口号来听听,谁也不会真往心里去。
凉州这地方的民族矛盾太深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融化这样的三尺坚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且得用赤诚的胸膛好好捂个几十年才行,刘协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几十年来捂,只能先这么着了。
“至于这天子的第二条大政么……杨叔,你觉得你现在实力很雄厚么?”
杨秋一愣。
不是,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问这话的意思是天子能否允许我这样拥兵数万,占据一郡之地的豪强合法的存在而已啊,我势力当然不大了啊,我势力要是真的大还听你这小辈在此哔哔么?
“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但天子其实从来都不是咱们本身实力的强弱,实话实说,咱们凉州即使是再大的部落、豪强,与那兖州李氏相比,怕是不都远远比不上的吧?当然,他们是种地的,咱们是放羊的,实话实说,咱们凉州即便是汉族的豪强,除广阳以外也基本都胡化了,自然是无法像李氏一样,让全族都能为天子所用了。”
“不过……天子欲重开丝绸之路,打算扶持十三个凉州的豪强或是部落,对整条丝绸之路贩卖许可证,专门以垄断的方式经营丝绸之路,当然,许可证很贵,税收也很高,尚书台也会对你们十三家进行统一的管理。杨叔,不知您对这丝绸之路,是否有兴趣呢?您现在还觉得您的势力够大么?”
这却是纯粹的抄袭了,之所以扶持十三家,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纯粹是对清朝的广东十三行制度的照搬,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十三,反正清政府是这么干的,他也就学着了。
广州十三行这个制度事实上是相当之高明的,历史课本上说清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这话真的是挺没道理的,清朝时一直跟欧洲都是有接触的,接触的这个渠道就是广州十三行,朝廷官方规定了只有这十三家民间商行可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工作,某种程度上这十三家商行简直成了国家的外交部。
这十三商行可各个都是人精,他们一点也不愚昧,利用垄断优势联手将欧洲来的商品压价压得极低,售价卖的极高,又将本国的丝绸茶叶放肆加价,某种程度又很像是海关,实话实说他们干的挺不错的,鸦片战争的目的,就是欧洲人实在忍受不了十三行的压迫了,想要绕过十三行直接做生意,这不就是想逃税么。
所以这十三行的商人那真的是干的挺不错的,也真的是富可敌国,不夸张的说他们的私人钱财比国库多,朝廷呢,也知道,反正商人么,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又不高,直接就拿他们当钱包使。
那哪里是十三行的钱啊,就是朝廷暂时存放在你们手上帮忙保管的么,还省下一大笔仓储支出呢。
丝绸之路,不就是和中亚国家乃至于欧洲国家做生意么,那些中亚人和清朝时的欧洲人好像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是中亚国家更弱一点。
商贸刘协是肯定要通的,然而想在汉代社会建立类似于现代海关的制度根本没可能,边境的哨卡的腐败根本无法比避免,而政府垄断搞贸易这种事古今中外都是灾难,想来想去,十三行制度真的挺不错的。
贫穷的凉州一定会因为丝绸之路和十三行制度而变得富足了起来,刘协一直相信,任何的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来进行解决或掩盖。
什么特么的民族矛盾问题,都是穷的,有钱了就没事儿了。
况且经营丝绸之路必须要熟悉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也确实是必须要在凉州这边有动员得起来的势力,马休问杨秋那句你以为你自己很强么?真不是瞎问的,这买卖,没点实力的话肯定是干不了的,甚至这十三行一不小心发展成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庞然大物都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刘协肯定也不会像清政府一样将对合法商人明抢滴,这不是有许可证专卖制度么,卖多少钱不还是朝廷说了算。
而,丝绸之路这四个字却是一下就把凉州群雄的脖子给抓住了。
天子欲重开丝绸之路?
他……有这实力么?
要知道东汉以来西域都护府基本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朝廷在夷夏之防的思想指导下,以及本身确实是没有了一支足以远征西域的中央军的事实之下,对西域基本是完全放任不管的,即使是班超,事实上也没得到中央朝廷的多少支持,所谓的丰功伟绩也全都是昙花一现。
说白了,实力不行,古代中国真的玩明白丝绸之路的皇帝就那么几个,一只手数得过来的,这里面绝对不包括刘秀,更别提他的那些后代子孙们了。
然而大家想了想,好像……还真的有啊!
当今的天子,即使还并没有一统天下,但其本身的实力,难道不比光武帝更强么?
尤其是杨秋,脑海里已经浮想联翩,一想到日后有朝一日,他找到某个西域小国的国王,将刀子架在他脖子上质问:“你为什么不跟我自由贸易?”
口水都流出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