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众人议论
这时候一个百夫长听到张辽的问话,当即想起了他作为斥候的同乡,告诉他的消息便回答道。
而众人听到这百夫长的话之后,纷纷陷入了议论当中。
“真的有十万人吗?”
“不知道,但是听说他的同乡是斥候,这应该不假。”
“十万人,咱们这七千多人能守得住吗?”
“这合肥城高墙厚,咱们固守城中应该能守得住。”
“可是即便再筑高墙后,那孙贼也有十万人,咱们如何守啊?”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点将台上的张辽,看着台下的一切,一言不发。
“守不住又有什么办法呢?咱们的家小全都在这合肥城内,难道要弃城而逃吗?”
“不能逃,一旦逃了,那孙贼进入合肥能做出什么事不好说。”
“说得没错咱们合肥最近几年沾了那荆州和凉州的光,有了土豆和玉米,让咱们的家人能够吃饱饭,不但如此,那凉州的棉花以及羊毛也源源不断地送到咱们这来,让咱们代工,咱们家中的日子也好不容易好过了许多,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好日子就这么没了。”
虽然说这南郡之地是沈川发展出来的经济纺织文化交易中心,但是南郡之地终归只是一片弹丸之地,又岂能供应整个大汉以及整个羌族地区的棉衣以及羊毛纺织品呢。
那么南郡那边做不完的活计,就自然而然地流往了擅长纺织的江浙之地,而这合肥又是这江浙重镇,纺织业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所以合肥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对,说得不错,咱们不能让咱们的好日子就这么没了,我才吃了一两年的饱饭,我不知足,我想要让我的儿子也吃上饱饭。”
“说得不错,我家那口子也是,好不容易学会了那羊毛纺织,能够赚点钱财补贴家用,我上个月才新打了一副家具,天在那家中又岂能便宜了他孙贼。”
“可是我们只有七千人,他们有十万人呀。”
“妈的,有七十万人我也不怕,谁敢动我,这好日子老子就要跟他拼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和他拼命。”
台下众人的声音慢慢的统一了起来,台上的张辽满意的点着头。
“父亲是否让他们停止讨论?”
张虎听到台下的讨论之后,来到张辽的耳边小声的说道。
“你听到讨论之声了吗?”
张辽看着张虎问道。
“父亲的话听了,大家都没有信心,但是大家又舍不得放弃眼前的美好生活。”
“不错,虎儿呀,你要明白这世间逐利是人人皆有的心态,是家族里想要让自己的家族做大,而百姓主力则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好。”
“如今沈先生弄出土豆,玉米让江南百姓吃饱,而棉花羊毛等纺织业,又让这个长江以南的百姓能买得起房子,造得起家具,穿得起上好的衣服。”
张辽看着他的儿子笑着说道。
“父亲我明白了,那孙贼一旦占领合肥,如今合肥这能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便有可能消失不见。”
“这合肥城中的士兵大多又是合肥本地人,所以他们为了守住这美好的生活,自然会选择同仇敌忾,哪怕他们明白他们要面对的是多于他们数十倍的敌军。”
张虎看着张辽一脸敬佩的说道。
“不错,这也是沈先生的高明之处。”
张辽说到这里点着头看着汉中的方向。
之前沈川帮助曹操赢了赤壁之战之后,张辽便对这个年轻人略有耳闻,而后沈川却选择激流勇退来到了南郡种起了地,一开始张辽不提起认为沈川是那种,只会献上一计的谋士。
甚至认为沈川只不过是个庸才而已,但是慢慢地随着南郡之地传出土豆玉米的消息及北方凉州传来棉花种植羊毛养殖的消息,张辽便明白沈川布局之广大。
他不止一次的赞叹,这沈川如若不是魏王之人,恐怕未必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最明显的结果便是,荆州等地紧挨益州和江东,本来应该是死战之地,可是在沈川的引导下,荆州不但没有发生战乱,反而一片太平。
而益州、江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等地无法生存的民众,拼命往荆州进发,整个华夏古代所关注得最多的就是人口二字,毕竟人口越多就代表着可以有更多的税收,以及更多的青壮,有了青壮就有兵源。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哪朝哪代,在面对外敌之时都会选择将沿海居民进行内迁,而除了内迁之外,不少上位之人,面对自己领地之内稀缺的人口,都会想尽办法吸引外来之人。
就如同曹操与袁绍进行完官渡之战后,北方基本上是十室九空,可是曹操却鼓励耕种,鼓励开垦,用这种办法吸引大量的流民进入北方。
让北方的经济一点一点地复苏了起来,而沈川的方法不知道要比曹操高明上多少,曹操用的是土地吸引着百姓朝北方迁徙,而沈川却用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百姓向南郡迁徙。
“虎儿,如若合肥能够守得住,你带我亲自去拜会沈先生一番。”
“是父亲。”
张虎虽然不知道张辽为何要这么说,但是他明白一点,那就是父亲的命令重于泰山。
“好了,大家不要吵了。”
张辽安顿完自己的儿子之后,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抬起双手做一个下压的姿势,对着点将台下的众人喊道。
众人听到张辽这话之后,也是纷纷安静了下来。
“我没记错,你叫王和应该是百夫长对吧?”
那第一个说话的百夫长,听到张辽点自己的名急忙上前对着张辽拱了拱手。
“将军既然记得小人的名字,小人倍感荣幸。”
“你说得不错,那孙贼确实有十万大军。”
“什么居然是真的?”
“那咱们是不是守不住了?”
“怕什么?张将军都没说守不住,你在这说这话。”
众人听到张辽的肯定之后,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各位,在下想知道各位在这合肥城中生活的两年,感觉可好?”
众人不解张辽为什么突然问这个,而张辽身边的张虎却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意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