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3038 2021-11-30 11:09

  雪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才放晴,这点薄薄的雪量很快被长安人的脚迹和车轮踏得干净。朝中百官开始顶着晨曦沿着丹凤门大街,前往大明宫参加朝参。

  诸公都骑着马睡眼惺忪,任由前方的仆人牵引着前行。右相李林甫坐在墨车内,绛色大氅披在身上,双耳上套着羊毛罩,手中捧着一个香薰炉,闭着眼睛随着车厢晃悠。

  车辆噶然而止,马蹄声顿时静歇下来。李林甫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外面赶车的仆人回话道:“阿郎,宫门关着呢。”

  “宫门怎么会关闭?”

  众多骑马上朝的官员都停在了丹凤门前,互相议论纷纷。

  城门楼上两名兵卒敲响了大鼓,一名穿着红袍的朱唇宦官站在栏杆前朝下方大声喊道:“传圣人口谕,今日罢朝参,左右相以及各部尚书正卿可到南内花萼楼议事。”

  众官员一听,纷纷原地掉头折返回去。

  右相李林甫抬头细细详思一番,才挥手对仆从说道:“掉头,去南内。”

  “喏。”

  ……

  与此同时,宫宦来到了平康坊的安西节度使留后院,向等在那里的夫蒙灵察宣布口谕,要他今日带安西诸将到花萼楼面圣。

  宫宦走后,夫蒙灵察庆幸地大发感慨:“好险,幸亏我们提前把礼都走到了,谁能想到陛下会提前一天在花萼楼会见西域各国使节。”

  “快快,别傻愣着了,赶紧换装准备。”

  所谓的安西诸将总共也就三人,准备也挺简单,无需穿朝服,只要换一身简单的常服即可,三人由三名亲兵牵马前往兴庆宫。

  他们到达花萼楼前,先由楼下宫门穿过,许多官员已经在楼前广场上等待,放眼望过去一片紫气汇聚,来的竟然均是各部各司的堂官正卿,只有夫蒙灵察有资格跟他们站在一起,程千里和他两个小武官只好远远地尾随在背后。

  朝廷规矩是在朝以朝职排序,夫蒙灵察的朝职不过御史中丞,别看他在碛西一人独大,一手遮天,但站在这些紫袍中还颇有自卑感。这里才是官场的终极目标,出将实则是为了入相。

  不过他一个羌人,还是断绝了这个心思吧。

  李嗣业站在远处,正好可以跳出他们之外,对这些人进行表面上的了解。

  李林甫就不必说了,仅仅看着他的后背就寒得起鸡皮疙瘩。左相李适之,是李世民的曾孙子,李承乾的亲孙子,而李林甫是高祖李渊族弟李叔良的曾孙子,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但一脉同气连枝,就因为当了宰相要争权,两人斗个你死我活,最终被李林甫逼得服毒自尽。果然应了日后那句话,同行之间才是**裸的仇恨。

  这位李适之的人生高光时刻是担任幽州节度使期间,后入朝为相后,因性情粗疏,常常被李林甫算计。

  太子竟然也在?站在太子右侧的应该就是那位着名的写下咏柳的贺监了。

  队列中还有一人乃是将作监大匠毛顺,享受正三品的待遇,擅长铸器,錾金,修建,设计,画图,乃是真正的工程技术人员,干实事的大师。

  ……

  “请拔汗那、突骑施、小勃律使者,左右相与各部司正卿、安西节度使及诸将面圣!”

  花萼楼下的镂空门次第打开,出现了向上的木楼梯,众官踩着楼梯缓缓进入。李林甫一面晃悠着往前走,一面开口感叹道:“建造太上玄元大灯楼,需耗财物甚巨啊,仅秦岭南山之竹木,就不知道要伐多少,还都要运送到长安来,实在是损伤百姓。”

  走在他身旁的李适之一听,以为这是一个感叹句,感兴趣地问道:”右相也认为这耗费无数钱财,只为一夜而燃的大灯楼不该建?”

  李林甫摇摇头道:“该不该建,那是圣人的问题。我只考虑我自己的问题。”

  众官员来到二楼,分别站立在左右,齐齐朝盘膝坐在台上的皇帝躬身叉手:“臣等参见陛下。”

  皇帝精神依旧很好,只是头发不免染上了霜,可惜那时候没有染发剂。高力士站在御阶旁边高声道:“拔汗那使节可在?”

  “臣在。”一名身穿翻毛皮袍子的胡人上前,抱胸行礼。

  李隆基感慨似地下结论:“拔汗那王阿悉烂达两次助大唐平定突骑施内乱,忠心可鉴诚心可嘉,吾欲将公主下嫁与阿悉烂达干,两国永结同心可好。”

  使臣激动得单膝跪在地上,叉手行礼道:“圣人赐婚,乃是我主阿悉烂达的荣幸,阿悉国主愿永远作为大唐的臣属,年年入贡,岁岁来朝,愿得大唐昌盛日久,国运万载。”

  皇帝满意地捋了捋苍须,拔汗那的完全归顺,使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力扩大,有效遏制吐蕃和大食对这一地区的影响,算是无形中的胜利。

  “请圣人为我拔汗那重新赐下国号,赐我国主汉姓。”

  李隆基拽着胡须一思索,点点头道:“那朕就赐国号为宁远,赐姓窦。”

  “多谢陛下。”

  紧跟着上来的是突骑施黑姓的代表都摩支,他拥护吐火仙可汗的政治主张事先已由夫蒙灵察禀告给了皇帝,李隆基有了心理准备,也欣然应允,要亲赐给突骑施可汗大纛和符节,同时也赐窦摩支为三姓叶护,统御突骑施各部。

  小勃律国的使者依旧老调重提,要求大唐出兵驱赶吐蕃,使得小勃律重回大唐阵营。

  这并不是小勃律国王苏失利渴慕唐朝统治,甘为唐臣而不愿做吐蕃臣子,至少这不是主要因素。所有考量都出自政治利益,这一点从地缘位置就能看清楚。对于小勃律来说吐蕃太近,其统治中心逻些城距离小勃律孽多城不过一千里地,距离长安却遥隔万里,就算与安西四镇之间也隔着一个地势恶劣的葱岭。

  小勃律如果长期被吐蕃控制,就有被吞并灭国的危险,成为高原版图中的一份子。但被大唐控制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羁縻政策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拥有自治权,只要认可唐朝的宗主国地位,并且履行朝贡、响应战争等职责,国主们完全不用担心失去统治地位,可谓是有百利无一害。

  圣人虽然逐渐年老,但对于大唐帝国周边形势利弊依然清楚,谈话间轻松接待了这三股势力的使者。

  左右相和各部正卿还都坐在下面,把今日朝参的内容和接见外臣的礼仪凑到一块儿了,等这些使节们退下后,李隆基问众人:“今日朝参该议什么?”

  李林甫从地上站起来,手执朝笏板朝皇帝说道:“陛下今日欲召见将作监大匠毛顺,商议修建上元节玄元大灯楼一事,灯楼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圣人心中一定有个模糊的样子,还请陛下明示,毛顺大匠便能画图施工,以期能赶得上明年的上元佳节。”

  站在他们身后的毛顺皱起眉头,正欲上前进谏,却被李适之用眼色止住。

  皇帝憧憬地抬起头,遥望着花萼楼尽头的廊台之外,双手伸在空中比划描述道:“它应当高耸于万千宫阙之上,使整个长安城都能看得见,主灯为太上玄元神像,凤凰麒麟等八荒神兽环绕,外缚彩幔,内置灯俑,以机关窍穴相连,一旦点燃就轮转不休,光耀数里。”

  “众卿还有毛顺,以你们看朕之设想,是否能够完成?”

  毛大师终于忍不住,刚准备上前,李适之却伸手拦住,亲自站出来双手执笏板说道:“陛下,这大灯所耗费毛竹,木料甚巨,需要从终南山南麓大量砍伐运输回长安,一路将要征用多少百姓辛苦劳作,臣请求陛下稍做减量,将大灯换为中灯,小灯,使沿途百姓少受苦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