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彩衣
看着李祐在那里炫耀,王跃等人心里更恨了,暗自道:“今日便让你颜面扫地!名声狼藉!”
他一脸缅怀地说:“突然想起来,许久未与殿下一起吃酒了,每每忆起吾等一起喝酒的日子,何等的痛快呀。”
“所以,今日特来邀殿下一起凤来楼赴约。”他说得冠冕堂皇。
有人紧随其后,补充了一句,“在下可听闻,因殿下许久未去凤来楼,彩衣姑娘可是想念得很,每日以泪洗面。”
他故作君子姿态,似乎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
“得知我等前来,彩衣姑娘特意让杨妈妈送来一份信,望殿下勿忘了彩衣。”
信,自然是他们通过老鸨求来的,就是怕李祐不答应,先前被拒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只是为了增加一点儿胜算。
给他们这么一说,李祐脑海当中,浮现一位妙龄女子,身似拂柳,楚楚动人。
前身确实薄情寡义了一点,已全然忘了这一茬,若非王跃说起,李祐根本想不起来。
前身将之视为一个玩物,但女子却要付出一生!
本来,身为清倌人,未来还能托付良人,做一房小妾,如果是个好人家,会有幸福的下半辈子。
但是,当她被贴上李祐的标签后,只能在金凤楼养着。
老鸨可不敢让燕王看上的人去接客!
定也希冀着,凭她攀上王爷这层关系。
直到,她被李祐彻底忘了,便会沦为最低贱的妓子,而凤来楼这些年养她花的钱,在她没了利用价值之后,老鸨必定会加倍讨回来的。
等到她年老色衰,未来身世有多悲苦,可想而知!
“唉……”
李祐暗自叹息一声,接过信封,撕开封口,有一股淡淡的香气漂亮,信纸上带着一丝脂粉气。
一行行秀娟的字体,跃然纸上,十分地养眼,俗话说见字如见人,这字很符合她的气质。
而她的句里行间,透着一些刻板的思念之情,但更浓的是幽怨气息,李祐将她彻底给忘了,一晾就是两个月,她有任何情绪也不为过。
不过,王跃他们没有想着,这一次自己真的赌对了。
他李祐,不再是那个玩弄别人为乐之徒,他又正确的三观。
虽说这是前身的锅,但完全断绝联系,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况且,既然继占据前身的身体,理应为他做的事做出弥补,弥补之前所犯的错误。
这是接替前身人生应有的责任。
李祐不能完全坐视不理,“好吧!也忙了这么久了,今日便随王兄,去吃一顿花酒。”
说句大实话,他也的确想见识一下青楼。文人骚客笔下的秦楼楚馆,究竟是什么样的?
穿越古代一趟,不见识一下大青楼文化,实在是妄在世上走一遭。
之前,他一心想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自然不会做出格的事,后来便是各种事在忙,根本没有去想这一茬。
今日,终于能够实现了。
当马周得知,李祐要去喝酒的时候,他一脸激动,问:“师父,学生可否同去?”
他可是好酒之人,王府什么都好,吃饱穿暖,还有人伺候着,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酒。
这几天,那可把他给馋坏了!
“你便留在府上,好好做实验。”李祐自然不会答应的。老师带着学生去逛青楼,这像话吗?
其实,是他目光短浅了,完全将青楼视为龌龊之地。
当然不否认有龌龊之事,但也并非全然如此,它还能听曲儿看舞,也可以很高雅。
不过,这也怪前身,凭他以往纨绔的性子,自然和高雅不沾边。
即使知道了,李祐亦不会同意的,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平康坊。
李祐乘坐的马车,刚一靠近,远远的便嗅到一股脂粉气。
虽然还是下午,但休息半天的青楼,已经开始营业。
等到了晚上,才是平康坊最热闹的时候,整个坊张灯结彩,长安唯一不受宵禁限制的坊,彻夜不休。
青楼门口,总有一群莺莺燕燕,招呼着来往的客人。
他在马车上还看到,阁楼上有依栏而坐的女子,会轻摆着绣帕,逗弄着路上的行人……
他还看到一些青涩的半大小子,被楼上姑娘勾了勾手指,顿时满脸通红,低着头不由加快了脚步。
“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李祐心里判断。
一瞬间,引得整个巷子里哄堂大笑,甚至有搂着女子桃腰肢的男子,嘲笑着,“呦!小子还是个雏儿!哈哈哈……”
凤来楼前,李祐刚一现身,立马便引起了轰动!
不只门口招揽客人的姑娘,就连楼内的姑娘,也一起涌了出来,把李祐团团围住。
一时间,他身边阵阵波涛汹涌,宛如一群麻雀在耳边叽叽喳喳……
“王爷可是许久未来了,奴家还以为你把人家忘了呢。”
“你看,人家想你都想瘦了。”
老鸨杨妈妈,很快便迎了出来,她是个半老徐娘,十分丰盈,走了一颤一颤的,“奴家怎么说今早儿喜鹊叫呢,原来是王爷大驾光临。”
“您不知道,这些日子您没来,彩衣日日以泪洗面,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不仅仅是凤来楼的姑娘,对面姑娘也在招呼着。
不等杨妈妈把话没说完,对面老鸨便杀了过来,“王爷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只想着凤来楼,把金凤阁的姑娘给忘了……”
李祐是平康坊的常客,有“几个”相熟的姑娘不算什么。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受欢迎!
其实也不难理解,先不说他过往的风流事迹,就凭琉璃阁东家这层身份,自然是姑娘们眼中的香饽饽。
要知道,如今平康坊的恩客们,送金银玉石的早已落伍了,那是次一等的客人才送的东西,头一等的礼物正是那琉璃镜。
李祐若知道,以他朴实的性格,一定会将此行的目的,拔高一个高度。
“这哪是喝花酒的,自己乃是来考察市场的!”
老鸨的眼界更长远,凭琉璃阁、蝗灾献策二事,便知这位殿下不简单,而陛下为他选魏徵为师,足以见他对李祐的重视。
至于李祐问住了魏公,这便值得商榷了,老鸨是熟悉这位王爷的。
小道消息不可全信!
她们自然想攀上这个高枝,保持良好的关系,对自己有益无害。
这边李祐刚一到平康坊,那边李世民已经得到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