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宴请西楚使者(二)
“今日北楚的使者们来到我大昭,想要我们开通商埠,爱卿们怎么看啊?”皇帝李广清了清嗓子之后说道,语速缓慢,威严十足。
大臣们放下手中的筷子和茶杯,互相看看了,又看了看北楚的使者和公主,不知该如何开口。
北楚为首的使者打破了寂静,开口说道,“陛下,臣百里一舟参见陛下,臣认为北楚独有的植物和药材,能用在大昭的饮食和治病中。”
这使者上半身身穿虎皮砍袖,下半身身穿黑色长裤,看起来很是孔武有力,他走到大殿中央,继续说道,“比如这八角、小茴香这两种香料大昭国并没有,而北楚盛产八角和小茴香,若是能打通了和外国通商的城镇,也就是这商埠,或是打通两国相近的港口,开了通商口岸,双方都能得到不少好东西用。”
另一位北楚的使者也开口说道,“我北楚有瓜蒌、紫苏、薄荷、香菜,今日这菜肴想必诸位也尝过了。”,他一边说一边介绍着桌上的菜肴。
大臣们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菜的味道确实是新鲜,和以往吃过的都不太一样。
“而且啊,这医馆也有好多香料和中药要用,治病救人的,促进消化的比如桂皮、砂仁、冰片、当归、川芎、藿香、独活、防风、白芷、木香、细辛、柴胡、鱼腥草、益母草、益智、金银花、辛夷、薄荷、九里香、胡椒、丁香、姜、咸灵仙、麻黄、茴香、蒿艾等。”
“这些中药材,我们北楚的成色会更好。”
“每年我们都会向大昭进贡龙脑香,若是能开通口岸,寻常的百姓也能用上这提神醒脑的好东西,岂不是一件乐事?”北楚的使者们说完之后,便行了一礼,回到了座位上。
“哎呀,那原本只有贵族才能用的东西,现在平民百姓都能用了,这如何显示我们的身份啊?”一位皮肤白嫩,身材微胖的官员不满地低声叹息着。
谭洛坐在他附近,听到这话,白了他一眼。
“陛下,臣以为,桌上这茶,今日用的是太湖碧螺春,我们可以销往北楚。”谭拜谭尚书提议道。
“不错,我们大昭国有很多每名再外的东西,可以让他国也用一用我们大昭国的好物件儿。”姚少卿附议道。
“臣弟以为,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可以先把大昭国的泉州、扬州、浏家港开放为通商贸易港,北楚呢,可以把渤海郡、太仓开放为通商贸易港,两国的商人呢,只能这些地方进行贸易往来,而不进入到国家的都城中央,这就也能保证国都的安定。”李墨走上前说道,说完之后回到了座位上冲谭洛笑了笑,这正是他们昨日商议的内容。
“嗯,不错,顺王这个主意好,泉州、扬州、浏家港确实是比较适合作为开放的贸易点,百里一舟,你觉得呢?”李广看着百里一舟问道。
“回避下的话,臣出发之时,皇帝曾和臣说愿意开放渤海郡、太仓为贸易点,互通有无。” 百里一舟行礼答道。
“嗯,既然北楚的使者们都说了定会采购我们大昭的茶叶,那这通商口岸就先开着吧。”李广看着北楚的使者,随即转头看向扬州知州,“郑知州啊,刚好你在,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允许北楚的商人们在扬州自由往来,进行贸易活动。”
“臣遵旨。”郑知州起身行礼。
“这扬州的知州不是应该在扬州吗,为何会在京城?”谭洛低声问李墨。
“最近不是各地的官员都要到京城述职嘛,郑知州是来的比较早的那一拨。”李墨在谭洛的耳边轻声说着。
“哦,原来如此。”
“哦,对了,馆陶公主,既然你是来和亲的,你看看在座的皇子们,可以中意的啊?”皇帝李广看着馆陶公主,问道。
众人的目光落到馆陶公主的身上,只见她带着白色的面纱,身穿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水芙色纱带在腰间系成了一个蝴蝶结,外套一件白色的皮毛马甲,耳旁坠着一对银蝴蝶耳坠,她梳着长发,如瀑到腰间的青丝如被天水漫洗过的绸缎。
“虽然看不到面孔,但也能看出来是个美人。”谭洛低声说道。
馆陶公主听到这话,站起身都到大殿中央,冲皇帝微微欠身行了一礼后,便环顾着四周看在座的皇子贵族们,谭洛见她在李墨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赶紧往李墨的身边凑了凑,喂了李墨一块肉吃。
“回陛下,在座的皇子贵族们各个都是意气风发,但在本宫看来,都不及陛下惊才风逸、气质超群。”馆陶公主柔声说道。
听到这话,谭洛拿着筷子的手突然抖了一下,大殿上也是一片寂静,静的谭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皇帝的年纪也不小了,称赞他是老持稳重还行,这惊才风逸、气质超群确实是用的不大合适。
大臣们眼光原本都在馆陶公主的身上,听到这话后,齐齐地转头看向皇上、皇后、皇太后和端妃。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差异,随即是淡淡一笑,皇后的脸色变的煞白,端妃倒是毫不在意。
“哀家累了,皇帝,今日就先到这吧。”皇太后扶了扶额头,在老嬷嬷的搀扶下离开了大殿。
“嗯,朕也乏了,今日这晚宴就到这吧,姚少卿,你送北楚的使者们和公主回住处吧。”皇帝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哀乐。
“恭送陛下。”众人齐声说道,起身行礼。
二日后,双方签订自由贸易,北楚开放渤海郡、太仓开放为通商贸易港,大昭国开放,泉州、扬州、浏家港开放为通商贸易港。
虽说是自由贸易,但是北楚毕竟处于劣势,所以每年要购买大昭国的绿茶和红茶不少于两百石,而大昭国是否购买北楚的货品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至于馆陶公主,她没有跟随北楚的使者回北楚,而是留在皇宫里面住下,婚事容后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