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很明显,女真在追求速胜,朝鲜国已经被打怕了,去年二贝勒阿敏进攻的时候,他们几乎是一溃千里,仅靠毛文龙带着东江军苦苦支撑。
如今一年过去,朝鲜是大周的忠实仆从,但军队仍没有战斗力。
毛文龙成了东面的保护神,唯有他才有希望挡住女真。
副将陈继盛问道:“将军,军队已集结完毕,我等何时出发?”
毛文龙没有立即下达命令,在于他没有摸清女真的突袭,在两路大军攻陷城池之后,他们接下来会如何?
陈继盛又提醒道:“前不久袁督师的信中,是否有安排?”
毛文龙点头,袁可立和皇帝的推测一样,预料女真如果进攻会首选东面,毛文龙和他的朝鲜盟友将会迎战女真主力。
袁可立已经告诉他办法,并嘱咐决不能对别人说。
因为,那个办法很不厚道。
袁可立清醒的意识到,让女真取得胜利没什么。但如果能拖住他们,让女真陷入朝鲜战场没法抽身,这才是大周朝能够取得的更大胜利。
因此,袁可立建议毛文龙不要轻易的决战,应该充分发挥水路优势,攻击小股的女真骑兵,坚持皇帝曾说过的“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十六字基本方针,只要让女真人始终有后顾之忧,他们便不能迅速的打趴朝鲜。
切记!切记!不要轻易的正面决战。
毛文龙没有搞清楚敌军动向,并没有轻易的出动军队。袁督师已经告诉他了,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要管朝鲜人是否水深火热,只为最终的胜利准备。
为什么这封信不能外传,主要是担心朝鲜人看了寒心。
其实也不能怪袁可立,毛文龙加上朝鲜军队,在正面仍然不是女真铁骑的对手。
历史上朝鲜曾经出过精锐军队,但最近几十年的朝鲜国力疲弱,要不是大周帮忙,他们很多年前已经被丰臣秀吉派出的队伍占领。这几年对女真作战更是不堪一击,甚至连守城都守不住,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猪队友。
毛文龙骚扰女真骑兵,便是给朝鲜减负,如果到时候还是保不住城池,保不住国都,只能怨自己不争
气。
前方有快船驶来,带来女真最新的动向,济尔哈朗的两万军队在攻取铁山后,已经直奔朝鲜国都的方向而去。另一路三万军队由皇太极亲自统领,占据义州后驻扎下来,留下至少五千人守城,剩下的人缓缓向我皮岛前进。
毛文龙感叹,皇太极太瞧得起我们东江军了。
济尔哈朗两万人便想攻取朝鲜国都,未免有些看不起人。
皇太极守在义州,保证自己有个基地,然后率主力来皮岛决战,这摆明是对东江军很忌惮,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皮岛远离岸边,东江军这边大小船只几百艘,女真人拿什么攻打?
毛文龙完全可以避而不战,先拖住皇太极的前进步伐,不信朝鲜人连两万女真人都对付不了。
蓟辽总督袁可立老当益壮,他从未像今天这般兴奋。
皇太极率五万大军东出,那老巢还能有多少守卫?
作为“老狐狸”级别的人物,袁可立很清楚皇太极的套路,他玩的仍是十几年前萨尔浒之战的套路: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皇太极期望集中力量快速打败东江军和朝鲜,先解除来自东面的威胁。然后会挥师向西,与大周朝决一胜负。
袁可立没有急着直捣沈阳,他派出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吴襄、祖大寿等多路人马,分别进攻大凌河以西的所有被敌方控制的要塞、堡垒,首先完成任务的第一步,那就是将女真人彻底赶出这片区域。
任务完成的很顺利,因为兵力不足,女真主动放弃了多处堡垒,仍有人坚守的也很快被打败,袁可立达成目标只用五天时间。
接下来,他要实施行动的第二步,那就是派出船队控制大凌河,并在河上修建浮桥,供队伍来往通行。
这是一招典型的“不知进,先知退”,给大周军队想好了退路,避免被人切断归途后全军覆没。
完成这项工作后,袁可立信心满满,让关宁铁骑和步兵缓缓推进,随军的还有红夷大炮和虎蹲炮,始终保持战斗阵型,想着稳扎稳打先立于不败之地。
手下将领不理解,性情耿直的祖大寿过来问:“督师,兵贵神速,趁着女真主力不在,我军轻骑偷袭,夺了他的沈阳城如何?”
吴襄附和道:“祖将军说的有道理,要是等皇太极率主力返回,我军的优势便没有了。”
袁可立并没有同意,他承认此刻兵临沈阳城,很大概率会捅了皇太极的老巢。
但是他没有冒险,原因是大周朝不需要冒险,只要按部就班的对阵,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论国力,大周朝强出太多,女真人却吃不上饭。
论军力,大周可以损失几万人,女真少了这么多人会完蛋。
袁可立坐拥强大后盾,从一开始便是稳扎稳打,虽不至于取得大胜,却也能避免大败。哪怕是皇太极率领主力来了,他的军队仍可有一战之力,而且后路都在自己手里,想退军也是可以的。
更关键的,所有人都建议偷袭沈阳,袁可立却坚持拿下辽阳。
理由很筒单,辽阳更近,沈阳太远。
如果放弃辽阳进攻沈阳,很可能被人断了后路。
更何况,沈阳的守卫力量更强,而辽阳极有可能兵力不足。
再有,辽阳在地理位置上更为重要,它是辽东通往东南西北的中转站,是东北几大主要区域的交接点,拿下辽阳意味着女真被扼住咽喉,从此将处处受到大周军队的威胁。
袁可立德高望重,众人无不听命,辽阳就辽阳,拿下它并守住,女真哪怕攻陷朝鲜国都,也会得不偿
失。
公孙剑在北京城外进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京营八部中有四部参加,加上锦衣卫和勇卫营的一部分,足足五万多人。
周遇吉统帅的五军营以步兵为主,拥有两万军卒。
黄得功的三千营全是骑兵,包括从关宁铁骑调来的两千人,总数量在七千以上。
新改造的神机营由贺人龙统领,一万多军卒重点钻研车阵和火器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重新亮相的保定军,索菲亚走后,安排虎大威统领,仍旧是由武林高手组成。
在京营八部之中,公孙剑当前能够调用的只有一半。另外四部中,义乌军、秦兵、天雄军都在陕西平叛,察哈尔部则在从青海返回的路上。
公孙剑只好把锦衣卫和勇卫营带走一半,五万大军驰援辽东前线。
对于日夜苦练的京营诸部来说,这是他们面临的大考,很可能一些人会丢掉性命,这支队伍却有望成为像戚家军一样的传奇。
公孙剑把队伍拉过来,选择在此处阅兵,其实是安定北京的民心,让朝中大臣知道京营的强大。
几支队伍先后走过,最后稳稳的停在各自位置,旌旗招展,战鼓声声。
骏马上的公孙剑出现了,他披盔戴甲,手握宝刀,整个人笼罩在阳光里,熠熠生辉,仿佛会发光一样。
大臣们这才意识到,他们皇帝的形象不光是穿着龙袍坐在紫禁城里,当他横刀立马的时候,他便是一个战士,一个将军。
别忘了,他曾自封过天下兵马大元帅、京营总督。
别人是浪得虚名,他则是货真价实,大周朝已经有多少年没见过,皇帝御驾亲征的?
有人小声嘀咕,太祖皇帝马上得天下,成祖皇帝数次北征草原。此后便只有正德皇帝跑北边玩耍,当今陛下终于重拾祖宗的荣光。
今日是阅兵,也是誓师大会,标配的流程结束之后,轮到皇帝训话。
面对五万军兵,以及文武大臣,公孙剑骑着马到了最中央,他环视一圈,大声喊道:“将士们,收复辽东的时候到了!”
他的嗓门不小,但不可能传遍全场。
队伍里每隔一段,便会有一个嗓门很大的人,他们会将皇帝的话大声再喊一遍。
于是,公孙剑说完一句,需要等他们传递结束。
全场都在喊:收复辽东的时候到了!
公孙剑问,你们紧古吗?你们怕吗?
他自己回答,朕经历过战场,却仍然有些紧古,那怎么办昵?
战场上有将军,有士兵,我们有彼此。只要大家在一起,听指挥,服从命令,敌人便打不垮我们!
接着,公孙剑开始念大周新的军功政策,杀一人奖励十两银子,杀三人官升一级,战争期间军饷翻倍,为国殉难者抚恤金百两,战争中的伤残者由官府一辈子供养。
这些条件极为优厚,在军卒中反响很好。
公孙剑接着下达命令,规定大周军队行军打仗的种种要求,服从指挥听命令,不得抢掠百姓一针一线,不得无故踏入百姓田地。
有的大臣听了直摇头,别人讲话大义瘭然,主要目的是鼓舞士气。公孙剑却是在讲规矩、讲条件,用一些利益诱惑军卒,这未免俗气了一些。
公孙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他读过以前的历史,很多在其它地方生猛无比的军队,到了辽东却像是打盹的老虎,很快被人家干掉。
究其原因,斗志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人最重乡土观念,大家是来帮忙的,辽东的得失与他们无关。为什么关宁铁骑战斗力强,主要原因是他们脚下是自己的土地,女真人的入侵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
现在昵,公孙剑把他们的家人内迁到更好的地方,他们便可以后退,对战斗力是有一定影响的。
公孙剑选择放弃在辽东耕种,那就必须拿出其它的激励办法,用金钱、官位来诱惑最为直接有效,并用巨额的抚恤金和优厚的养老政策让军卒没有后顾之忧。
到最后,公孙剑总算说几句大义瘭然的。
“夺回属于大周的土地!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让我们用鲜血却保卫!”
护我河山!大周威武!
全军高喊:护我河山!大周威武!
一时间,震耳欲聋,山呼海啸,新组建的京营军容齐整,配备堪称精良,他们要奔赴战场,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
映月湖的北岛上,古灵儿已经能抱着孩子走出,她望着北京城的方向,听说陛下要御驾亲征,那些大臣也没有拦住,不知他何时才能回来,才能到北岛一诉衷肠。
身边的陈圆圆小心搀扶她,伸出手替她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