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第一氏族

章五百一十 道路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5127 2021-11-29 20:53

  乾符十七年,秋末。

  打着油纸伞的陈安之,在连绵阴雨中走进镇国公府,刚到院子,便看见了手持一卷书册,站在自屋檐垂落的水帘后,望着院中竹丛出神的赵宁。

  “临雨读书、观竹忘言,郡王真是好雅兴,是不是想要赋诗一首?”陈安之收了雨伞,笑着打趣。

  陈安之进门的时候,赵宁就已经回过神,“赋诗这种事还得你这个门第子来,仅是那些平平仄仄就够我憋上一整天,哪里还能有什么好句子?”

  前些时日,宋治大赏国战有功之臣,在明面上做到了赏罚有度,赵宁因为青竹山之役与渡河之战的功劳,宋治还是把唐州郡王给了他。

  由此,赵宁成了大齐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异姓王。

  战后,随着赵宁交卸行营都统的执掌,郓州军自然随之不复存在,将士们有的升迁去了藩镇上任,例如贺平、陈奕等人,有的则成了其它藩镇的部曲。

  这并非是什么交换。国战期间,宋治离不开赵宁,所以不敢太过逼迫他,凡事都得讲点规矩,但国战结束后,宋治就没有给赵宁选择的余地。

  河东节度使依然是赵北望,镇治还是在晋阳,同时将雁门关纳入了辖下。相应的,晋地南部的一些州县被划出来,在潞州成立了一个新的藩镇。

  “今天来是要告诉你的两个消息。”陈安之身为给事中,在中书省当差,消息最是灵通不过,“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你要先听哪个?”

  “这时节哪有什么好消息,除了坏的便只有更坏的,一起说来听听。”赵宁收起书册,两只手背在身后,和陈安之一起站在屋檐下,都没有进门。

  陈安之不再卖关子:“其一,因为国战期间立功的人很多,需要加官进爵的很多,官职不够用了,所以朝廷增设了四个副大都督。”

  这个说法既荒诞又真实,赵宁哑然失笑。

  从他重生那一段时间起,宋治、徐明朗就在筹备五军都督府,想要设五个大都督分赵玄极的权,闹到现在这茬还是没过去。

  陈安之接着道:“你是其中之一。”

  这倒是出乎赵宁的意料。自从交卸了行营都统的印信,郓州军也打散并入藩镇后,他就没有具体执掌,空有郡王之尊,实则是个闲人。

  这段时间,他唯一需要正经关注的事,是郡王府的修建。

  没想到现在宋治竟然肯给他一个副大都督的官职,这样一来,就算赵玄极的权被分走了些,赵氏在大都督府的影响力也没降低。

  这大概就是陈安之所说的好消息。

  但在赵宁看来,这个好只是表面现象。

  大都督府因为府兵制而存在,国战之前防御使团练使招募的新军,就都是由枢密院统率,如今天下除了皇帝的元从禁军,全都是藩镇军,哪里还有一个府兵?

  赵宁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宋治绝对不会提升赵氏的权位,所以枢密院必然会重新建立,大都督府只怕会被驾空,渐渐沦为一个空壳子。

  陈安之见赵宁若有所思,忍不住调侃起来:“要不你来猜猜下一个消息的内容?”

  赵宁淡淡道:“既然是坏消息,想来应该是朝廷重建枢密院。”

  陈安之怔了怔,佩服的竖起大拇指:“你还真是洞若观火。”

  赵宁不置可否:“我这里也有一个消息,你要不要听听?”

  “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能知道我不知道的消息?”

  “我的消息不是听来的,是推断而来。”

  “说来听听。”

  “旬日之后,陛下会生病,赵玉洁会以崇文殿大学士的身份,重新主事内阁。”

  陈安之讶异不已:“当真?”

  如果是魏无羡在这里,他就不会多此一问,陈安之虽然是门第出身,却没学到文官的阴损算计,只想着金戈铁马沙场血战,当然不会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赵宁悠悠道:“除了陇右还有零星战事,国战已经基本结束,该赏赐的有功之士陛下都赏了,并不曾亏待任何一人,包括世家在内。

  “眼下好事已经做完,接下来该做招世家抵触的恶事,陛下哪里还会亲自出面?一切自然会回到国战之前的情况。”

  陈安之陷入沉默。

  国战之后,宋治赏罚有度,很多世家子弟都加官进爵,掌握了不少权位,这让大赏之前心思不定、准备视大赏情况而动的世家们,都大大松了口气。

  这时候,不少世家已是心生幻想,认为宋治经过国战的并肩作战后,会放弃打压世家,天下会迎来又一个太平盛世,每个人都能分享胜利果实。

  正因如此,有跟魏氏交好的将门,在不断给魏崇山、魏无羡写信,让他们收敛自身,不要闹得太过火,妨害眼前的大好局面。

  陈氏也有这种幻想。因为陈询的宰相之位,并没有受到影响。

  但听赵宁这么一说,陈安之的信心不禁有些动摇。这不是之前的道理就突然不存在了,而是陈安之很清楚,赵宁对形势的判断从没错过。

  “希望事情不会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陈安之只能半感慨半希望的这样说。

  ......

  陇右,凉州。

  魏无羡跟魏崇山共坐一堂。

  再度看了看手中的敕令,魏无羡轻蔑地道:

  “陛下让父亲出任大都督府副大都督,不外乎是想要父亲回燕平去。这样一来魏氏就有了人质在中枢,儿在陇右便不能肆意妄为了。”

  魏崇山推了推案几上的几封书信,不动声色:

  “前段时间,陛下在皇城论功行赏,场面浩大,世家们都得到了应有的好处,你也捞了个国公的爵位、同平章事的职衔。

  “这个时候,世家们自然欢欣鼓舞。

  “这些信件都是为父的故交送来的,劝说我们慎重行事,不要忤逆陛下旨意,也不要跟泾原、邠宁、灵武等镇继续纠缠,免得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这是要为父回燕平,要凤翔军失去占据陇右根基之地的机会!”

  魏无羡嘿然道: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世家们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以前?要是换作前朝,以陛下在国战前的表现,各家遭受的损失,国战一结束大家就会群起反抗,各展手段。

  “如今不同,寒门如日中天,把控皇朝大部分权柄,世家反而成了弱者。作为弱者,但凡强者表露出善意,总是难免产生幻想,以为苟且就能得到保全。

  “这很可笑,也很悲哀——世家终究还是被寒门压下去了。”

  魏崇山点了点头,认同魏无羡的分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现如今的天下富人,是没有爵位的庶族地主占绝大多数?谁叫天下的绝大部分财富,是掌握在他们手里?

  “从古至今,乃至将来,哪个阶层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财富,那他们就毫无疑问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朝廷、官府,都不过是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

  “唉,士族门阀、世家勋贵的路,终于还是像诸侯、贵族那样,走到尽头了。”

  说到最后,魏崇山感叹连连,神色不无落寞伤感。

  身为世家勋贵,眼睁睁看着天下大势走到这一步,心知往后天下再无千年世家,岂能不心有戚戚然?

  更何况,这还是在世家勋贵们,为这个国家做过许多贡献的情况下。

  可历史的洪流面前,是非对错善恶正邪,都毫无意义。

  魏无羡呵呵低笑两声,哪怕是在魏崇山面前,他的眼神也显得有几分阴沉,毫不掩饰心思的晦暗:

  “往后这天下只会存在一个世家,那就是帝室。想要家族的权势富贵能够存续,道路也只有一条。”

  魏崇山微微颔首:“这条路并不好走,但要做选择却也不难。

  “是无声无息跌落尘埃,在屈辱悲愤中消亡,还是向着那唯一的可能性奋躯而战,纵使有生死之忧,亦能争一争世间最高的尊荣......”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无论是生是死,世家的骨头绝不能丢。

  哪怕是死,也要站着死,也在死在斗争的路上。

  这是世家该有的骄傲!

  最后的骄傲。

  两人默契的都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魏无羡话锋一转,说起陇右形势:“父亲不回燕平,魏氏就没有人质在朝廷手里,儿也不用担心,日后会被逼得移镇。

  “只是父亲想好要以什么借口来推辞没有?”

  魏崇山淡淡哼了一声:“为父在陇右操劳、征战多年,早已是遍体鳞伤,眼下旧伤复发,下不了床,也不是什么怪事。”

  魏无羡点头表示同意,“咱们得了陇右大部分州县,父亲又不回去,总得准备好贿赂。”

  “正该如此。”

  克复陇右之事,一开始魏无羡上书要求凤翔军独自出动,但宋治并未同意,只是答应以凤翔军为主,泾原、邠宁等镇配合作战。

  ——以宋治当时被河北义军所振奋,生出的顾盼自雄的心态,怎么可能完全同意魏无羡的狮子大张口?

  而因为不满朝廷的回复,魏无羡一直让凤翔军按兵不动,找各种借口搪塞:什么粮秣耗尽,三军伤亡惨重,军械不够用等等。

  泾原、邠宁等镇的节度使,还以为捞军功的时候到了,凤翔军没动,他们倒是积极,大举出兵进取陇右。

  一开始,他们的确收复了一些地方,但在蒙哥发现凤翔军没动之后,果断杀了一个回马枪,泾原、邠宁等镇战力不足,相继遭逢大败。

  将士死伤惨重不说,还丢了无数军械物资,让蒙哥狠狠发了一笔横财。

  蒙哥本就对撤军回草原感到憋屈,毕竟他麾下大军战力完整,没有遭遇大败,所以心里一直憋火,看到什么跳梁小丑都敢上来耀武扬威,岂能不给予痛击?

  泾原、邠宁等镇大败,再不敢轻易进入陇右,虽然百般诋毁凤翔军,但也迫使宋治认清了现实,不得不让步。

  随后,宋治令魏崇山接任行营大总管,统率各镇兵马克复陇右。

  之前朝廷虽然说是以凤翔军为主收复陇右,统帅却还是以前的统帅,魏无羡当然不乐意,等到朝廷给了魏崇山大权了,魏无羡自然就没有理由不出兵。

  独占陇右原本就不现实,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是漫天要价而已,给足宋治还价的余地。

  拥有了大军指挥权,陇右局势自然尽在掌控,他们让泾原、邠宁等镇收复哪些地方,后者就只能收复哪些地方。但有不服,便是铁腕镇压。

  这样一来,魏氏便掌控了陇右核心之地,借助地形地势布下生杀大局。

  眼下还不是魏氏跟朝廷撕破脸的时候,但等到日后需要动手了,灭那些犹如瓮中之鳖的藩镇军,对魏无羡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做这些事的时候,魏无羡没少想到郓州,想到河北义军。

  他仔细揣摩过赵宁的布局,期间借鉴了不少。

  末了,魏崇山摇头喟叹:“没想到赵氏回了燕平。

  “要是他们选择跟我们一样的道路,颠覆皇朝的把握无疑会大很多。而有赵氏在前面挡着,朝廷必然先对付河东,我们就有更多时间。

  “现在却是可惜了。

  “小宁子是明眼人,奈何大都督过于愚忠。若没有大都督掣肘,想必情况会有所不同,赵氏也不会回燕平,自困于浅滩。”

  顿了顿,魏崇山看向魏无羡:

  “你跟小宁子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就没想着劝劝他,给他指一条明路?难道小宁子不知道世家的处境,看不到赵氏回燕平后的困境?”

  魏无羡摇了摇头。

  他的确没劝过赵宁什么。

  这不是他不想做,而是认为没有必要。

  他很清楚,在皇朝大势、家族命运这种事情上,赵宁根本不需要他赘言。

  现在赵宁选择了跟赵氏回到燕平,在魏无羡看来,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赵宁选择了一条,跟他不一样的道路。

  亦或者说,赵氏选择的道路跟魏氏不一样。

  念及于此,魏无羡眼中有了笑意。选择不一样的道路是好的,这样一来,他跟赵宁之间的那场真正较量,说不定就会早来很多。

  他有些迫不及待,很想那一天尽快到来,好看看那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他也非常想要知道,他跟赵宁到底孰高孰低,到底谁的选择更加正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