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铁甲军

第三百七十四章 公孙道长

大宋铁甲军 家家哥 2803 2021-11-30 11:28

  柴林说:“敢问可是公孙道长?”

  这道长说:“正是我,怪不得人说沧州柴大官人,天下的事知道一半。”

  “道长过奖了,不如到后院叙话。”柴林说道。

  “如此甚好。”

  公孙胜一点都不客气,跟着柴林来到了后院。

  这大车店是柴林的一个据点,后院私密性好。

  公孙胜虽然是道士可是不忌口,柴林安排上了烧鸡卤肉,再来一坛子好酒。

  二人就喝开了,公孙胜说:“贫道去年打算劫夺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结果这好事让大官人给坏了。”

  “噢,竟有此事?我怎么不知道。”柴林还纳闷呢。

  公孙胜说:“本来梁中书打算安排杨志押送生辰纲的,杨志此人志大才疏,路上容易纰漏,贫道也好纠集人手下手。可是你的四海车行开业了,从大名府直达东京城,原本半拉月的路只要两天半就到了。杨志带人坐上了大马车,一路之上马车速度极快,就这么错过了。大官人的车行只收了不到十贯的运输费,实在是可惜啊。”

  柴林说:“这梁中书当真狡猾,把金银珠宝当成普通货物了。不过些许财物,十几万贯又有何珍贵?”

  公孙胜倒是奇怪了,十几万贯财富竟然不珍贵?

  “那在大官人看来什么珍贵?”

  “金银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真正珍贵的东西应该让天下百姓吃的饱的粮食,穿的暖的棉花,这才是弥足珍贵的东西。”柴林说。

  公孙胜肃然起敬,他这个道士念经是业余,整天想着替天行道,到处搬弄是非。

  “江湖传闻柴大官人不远万里,海外寻得神粮,想来是真的了?”公孙胜说。

  门口立着的典正南鼻子都气歪了,说:“这是事实,可不是什么江湖传闻。”

  柴林说:“道长稍后,我安排一下厨房。”

  “好。”公孙胜很好奇,耐心等了一会儿。

  片刻之后上来了三样东西,第一样辣椒土豆丝,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另外两种是煮红薯和煮玉米。

  “道长尝尝味道,这是土豆丝,用的是土豆做的。红色的叫红薯,黄色的叫玉米。”柴林介绍说。

  公孙胜挨个吃了些,赞不绝口,惊叹说:“美味,美味,都是美味。”

  “土豆亩产四千斤左右,红薯产量更高,玉米亩产净粮也八百斤靠上。这三样算不算宝贝?”

  公孙胜起身对着柴林拜了三拜,柴林连忙说:“公孙道长这是为何,快快起来。”

  公孙胜说:“非是贫道拜大官人,而是贫道替天下的无数在饥饿中挣扎的百姓拜你。大官人可否带贫道去地里看看?”

  “我庄上附近种了十几万亩,有何不可。来,咱们把菜吃光,不可浪费了。”柴林说。

  第二天一早,柴林、典正南、公孙胜等一行人搭乘大马车,赶奔柴家庄,一路速行。

  到了西村,柴林等人就下车了。

  马路边上是碧绿的玉米地,玉米秸秆都还是青色的,农民们正在地里掰玉米呢。

  柴林拿过一根玉米棒,说:“这就是玉米棒,亩产鲜品三千多斤,晒干净品也有八百来斤。”

  公孙胜接过用指甲盖掐了一下,说:“大官人,这可还没熟啊。为何不等熟透了留种,好推广给更多的农民种植呢?这个时候卖了实在太可惜了。”

  “一根玉米棒卖半文钱,商人运到城里卖一文。农民这一亩种净利润一贯钱,效益很可观吧。”柴林说。

  “是很可观,可是贫道感觉还是应该留种用最好,让天下的百姓都种啊。”公孙胜说。

  “公孙道长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实际不宜操之过急。什么事情都有他发展的过程,土豆、红薯、玉米虽然高产,但是九成的村民是不信的,你逼着他种,强迫着他种,只能适得其反。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医生在大街上遇到人了,说,你有病,恐怕是要挨揍的。”柴林说。

  公孙胜说:“那岂不是可惜了,如此好的东西,一时半刻传播不开来。”

  “这不是正在传播吗,玉米进城了,小贩卖烤玉米、卖煮玉米,许多人吃了不就知道这个口感好了吗?”柴林说。

  柴林又带着公孙胜去红薯地里看了看红薯,夏末的红薯正是异常旺盛的时候,脚都踩不进地里。

  “红薯浑身上下没有一丁点可以浪费的,这个时候的鲜叶子可以少量的采摘用来做青菜吃,也可以喂猪。等收获了,红薯吃法有几十种,就连收获之后剩下的秸秆也是好宝贝,上好的草料。”柴林说。

  公孙胜说:“几个月前,田虎起兵,无数难民涌入沧州,各地粮商蜂拥而至,想着高价卖粮呢,结果最后不得不平价卖了。想必大官人就是用这些新粮食救命的吧。”

  柴林笑道:“道长神机妙算,正是如此。调运了数百万斤的土豆,救活了七八万难民。没有一个饿死的,不得不说这土豆真是功德无量。”

  “不是土豆功德无量,是柴大官人功德无量,不过行大善容易遭大祸,朝廷容不下民间有人声望如此之高的人,大官人大祸在眼前啊。”公孙胜又开始装神弄鬼了。

  柴林笑笑,不接茬,说:“正南,备马,咱们去海边新兵营。”

  柴林带着公孙胜一路骑马,到了海边又换乘蜈蚣船。一上蜈蚣船公孙胜就出丑了,不扬帆,不摇橹,船居然在走。

  “大官人,这船有古怪,为何能自己行走。”公孙胜问。

  海龙岛北面的一个小岛,面积很小也就是三百亩大小,现在是驻扎的是柴林亲兵营。

  这里训练着六千士兵,其中骨干都是柴家庄及其周边村子的。这些人都是牵了牛,牵了马,牵了驴的,戏称千牛卫。

  这些士兵用的并非是传统的大刀长矛,而是公孙胜从没见过的武器,长木柄带着短刀。

  “道长随我来。”柴林拉着公孙胜登上了高台。

  柴林喊了一嗓子,集合。

  六千士兵快速集结,以百人为基础,站的笔直。

  “立正,向右看齐。”随着口号,整个队伍整齐的出人意料。

  士兵上枪下枪的动作,六千人如一人一般,动作整齐划一,这得练多久啊。

  柴强扯着嗓子喊:“集结完毕,请指示。”

  “即日起做好登岸演习,随时准备登岸作战。”柴林道。

  “是。”

  士兵们各自去训练了,柴林说:“公孙道长是不是以为这就是一把短矛,没有什么杀伤力呢。”“这是一把看起来很奇怪的短矛。”公孙胜补充说。

  柴林摇摇头,说:“这可不是矛,这是火铳。”

  柴林说着瞄准了百米处的一个人形靶子,砰的一声巨响,人形靶子发出当的一声,倒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