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昌对武学院这些人就只有三点要求。
第一点就是忠心,忠于天子是一切的根本。若是像现在大部分将领一般只要能保证自家利益就无所谓天子是何人,那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又有什么用?
第二点要有战略眼光。说白了就是能理解天子的意图,在战争中能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实现这个意图。
至于第三点,却是一个补充,如果没有战略眼光,那就要有自知之明,当好主帅控制好兵马,至于战争的规划与执行,交给能征善战的将领就好。
陈佑对此不说心知肚明,也能猜到一二。
自赵元昌即位之后,周国开始推行文武合流,不过这个举措仅限于中高层,底层文官武将还是要专业的比较好。
总之,这个文武合流,表面上看是让名将有了入主中枢的机会,实际上却是要方便安排文官统兵。比如现在还在当北面行营都部署的李明卿,他是真的不懂兵事,可不妨碍他成为周国北边兵马的最高统帅。
这样的好处就是,除非李明卿能带领大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建立起无可匹敌的声望,否则没人会跟着他n。
而且大多数文人心心念念的还是宣麻拜相,相比于割据一方,入朝为宰更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现在赵元昌没有什么犹豫不决的事情,是以君臣二人的交谈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而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一谈就是两个多时辰,陈佑也不知道自己输了多少次,终于抓住机会赢了一局。
赵元昌停下话头,仔细打量着棋局。
陈佑则绷着脸继续之前的话题:“兴国公毕竟还没必要请那些博学鸿儒,寻一些个脾气秉性温和、德行甚佳的文士来教导兴国公识字明理就可,过两年再学习经典也不迟。”
他们现在谈到的是兴国公的教育问题。
兴国公赵德昭快三岁了,也是时候考虑教育的问题了。
二代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代十分头疼的事情。
身为皇二代,很有可能就是周国未来统治者,兴国公的教育问题更是牵动许多人的心。
try{mad1('gad2');}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