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有文,也要有武
董卓掠了掠胡须,笑道:“诸公,方才所言大多是文事,接下来要说的是则是武备!”
“武备?!”蔡邕眉头稍皱,猜测道,“难道明公是准备开武学院不成?!”
董卓眼神一亮,果然能够身居高位者,没有一个是无能之辈。
自己只是稍稍一提,蔡邕便反应过来了。
再看杨彪、士孙瑞,他们脸上也没有什么惊奇,显然心中也已经猜想到了,只不过嘴上没说而已。
董卓点了点头,“没错,文武不分家,既然已经安排好文事,那武事自然不能拉下。”
“有道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想必这个道理,就不需要董某给各位大儒来讲是个什么意思了。”
蔡邕三人见董卓称呼他们为大儒,不自觉的都扯了扯嘴角。
哪有这么自己人夸自己的人的。
这时只听董卓开口道:“先不说其他,单单就现在大汉朝的局面,在武事一方也不能松懈。”
“袁绍、曹操一杆叛臣如今还占据冀州之地,那公孙瓒心气也不小,袁术更不用说,吾观其必有不臣之心。”
“恐怕就连刘表这个汉室宗亲都会拥兵以求自保。”
“这还是内部,再说外部,幽燕之地鲜卑,凉并之地匈奴、羌人,包括益州之地那些南蛮土著,再说远点交州、扬州,处处都有外患,可谓群狼环伺啊!”
说到这里,董卓轻叹一声,“我儿马超有万夫不当之勇,我儿张辽更是领军之帅才。”
“为何董某将他们一人安置在凉州,一人安置在并州?还不是为了防备那些外族侵入我大汉朝内部。”
董卓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有这些个外族人,马超领凉州铁骑,张辽领并州铁骑,那什么曹操、袁绍,早就被扫进垃圾桶里面了。
“明公所思所虑非一般人可言,我等代天下百姓谢过明公了。”
蔡邕起身行了一个大礼,一旁的杨彪、士孙瑞也同时向董卓行礼。
董卓这次到没有客气,受了他们一礼后,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
“伯喈、文先、君荣,若是有机会,当去边塞看看啊,边塞厮杀虽是不断,却最能养人豪气,侠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董卓抄诗一篇,震住蔡邕等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好诗啊!”蔡邕脸色复杂,口中不停感叹。
董卓笑了笑,“诗词虽好,但仗却要打,打仗是要死人的,伯喈,尔等是没和胡人打过交道。”
“要说胡人是狼,董某到是不认可,因为狼是能训成狗的,而狗呢,就有一个特点。”
“狗改不了吃屎,狗是记吃不记打的,你只有打他,打疼他,他才会不敢狺狺狂吠,才会怕你。”
“而要去打,武备不可或缺。”
蔡邕三人点了点头,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问题是要怎么去做。
董卓轻咳两声,“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那种样样精通之人虽有,但少之又少。”
“正因此董某才准备建立武学院,那武学院则参考文学院一般无二,只不过以武略为主。”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武学院便是培养将才之地,下从低级校官,上至领军大将,可以整理一套完善的章程出来。”
“朱儁此人不错,当个户部尚书屈才了,去当个武学院的副山长就很不错。”
董卓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让朱儁当武学院的山长?
那朱儁手下要有多少门生子弟了?
不过转过头,蔡邕等人又回过味来,不是山长,是副山长。
那谁去当这个山长?
三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董卓本人。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时,只听董卓继续说道:“朱儁为副山长,这山长之位,便先空着。”
“其实除了朱儁外,以董某的想法是让皇甫嵩也当个副山长,不过现在皇甫嵩领军在外,到是不好将他召回。”
“至于这些培养出来的将官,具体如何安排,届时在整理一套条陈出来便是。”
“当然这是其一,其二可设置一武科,武科可设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等这些考核。”
“届时那些个自持勇力的都可以来参加,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
说到这里,董卓忽然想到一件事。
“嘿,先前我儿马超初到长安时,董某不是弄了个天下武将排行榜嘛,这个榜单正好可以用上。”
“届时让他们去比上一番,岂不有趣?”
董卓说到这个天下武将排行榜,蔡邕、杨彪三人都笑了起来,因为当初那个榜单设立之后,还真有来长安找吕布挑战。
起初时吕布还有些兴趣,但后来发现大多是些插标卖首之辈,也就兴致缺缺了。
董卓笑了笑,忽然正色道:“虽有文、武之分,但董某却不希望文武完全分家,若是能出那种能文能武的全才,那便更好。”
“此外,董某觉得现在的士人太过小家子气了。”
董卓这话一出,蔡邕三人瞬间就不得劲了,小家子气了?
我们士人怎么小家子气了?
哪里小家子气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还小家子气?!
如果这还不够,那立功、立德、立言,圣人三立呢?
当然。
不是人人都能更成为圣人。
一瞬间,董卓直接把蔡邕、杨彪三人的怒气值拉到了最满。
但见蔡邕、杨彪吹胡子瞪眼,胸口不停起伏,强行拿下了胸中的怒气。
而士孙瑞到没有这样,直接头一抬,望向了他处,一副我来的和你计较的做派。
董卓看了他们的样子,哈哈一笑,继续嘲讽道,“怎的,伯喈、文先、君荣,不服气?!”
蔡邕、杨彪长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吐出,但是却又不说话。
呀。
董卓明白了,不服气,肯定是不服气的。
但是他们又想直接说出来,一副“竖子不足与谋”的状态。
大概就是我们懒得和你计较,因为给你说了,你也不懂,最后还是浪费直接口水。
直接选择了无视。
董卓见着两个老小子这般模样,也不和他们计较。
“君荣,你可否觉得董某说错了?”
士孙瑞见董卓点直接名,他和蔡邕、杨彪又不一样,只听他直言道:“相国所言的确有些谬误。”
“士子读圣贤之书,为求圣贤之意,每人各有不同,不能以偏概全。”
“有些士子的确是有些……有些相国说的小家子气,但总归有不少贤才的。”
董卓摇了摇头,“君荣,董某有一言,可告诉你什么叫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