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董三小姐的浪漫洞房花烛夜就这样过去了。
翌日清晨。
董三小姐才幽幽醒来,只见她伸手拍了下身旁的人,细声细气的说道:“夫君,奴家今后可是你的人了。”
这时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说是董卓已在大堂等候。
董三小姐闻言后,随即羞涩的说道:“夫君,起床了,父亲大人在等着我们了。”
“夫君…夫君…”董三小姐摇了数下,可身旁的人却毫无反应,不搭理她,其不由得加重了几分力道,可不管她怎么摇晃,身边的人就是不醒,这下可惹恼了娇生惯养的董三小姐。
“贾穆,我说你是怎么回事,老娘和你说话呢,”董三小姐一下转过身边人的身子,只见一张皱巴巴,双眼泛白,口吐白沫的老脸。
“啊……”
随即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声响彻整个董府。
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董三小姐与董府的老管家大被同眠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顷刻间就席卷了整个临洮县城,无数吃瓜群众纷纷奔走相告,趣谈董府之事,一派津津乐道的景象。
不管在哪个朝代,一些丑事或者趣事总是能让大部分人记住,而且极为上心的去深挖厚撅,这就是普通人最真实的一面。
‘烈士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说他可笑,又有点可悲,说是可悲,又让人可叹,闲话勿扯,话说董家发生的这件事在短短数个时辰后就弄得人尽皆知。
董府大堂之中,董家一家老小均在,堂中跪着董三小姐,其身旁躺着已经死去的董管家。
董卓指着小女儿,气得浑身都在颤抖,只见他怒骂道:“你把老夫的脸都丢尽了,睡了一晚上,是谁你都不知道,啊!”
董卓一旁的董老夫人却一直念念有词,临近一听,却是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董三小姐亦是一脸凄苦,面对董卓的指责她又不敢反驳,唯有战战兢兢的回道:“父亲,我……”待临出口时她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只顾在那唯唯诺诺。
董卓噼里啪啦骂了一通,最后拂袖而去来到书房中,牛辅、李儒紧随其后。
董卓与两位女婿落座后率先说道:“你们说,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败家玩意?有辱门风,有伤风化,我恨不得把她呛死在粪坑里。”
牛辅默不作声,李儒却是若有所思,只见他轻摇羽扇,笑道:“贾诩智谋过人,其子女亦不是常人能比,想必有外援相助,贾穆才能成功出走,贾诩走了月余,却未曾有佳讯传来,其中恐有变故。”
牛辅这才沉声道:“我已查清了,晌午时分,府中进了十余人,皆是生面孔,随后多方探查,这伙人在城中悦来客栈住了半月,今日突然离开临洮城,小婿想来这伙人定与贾穆有些关系。”
董卓眉头一皱,随即问道:“怎么?这件事还是有所预谋?”
李儒笑道:“小婿已问过了那悦来客栈的东家,这伙人口音似是并州那边,估计贾文和投效了杨帆,这伙人应该是杨帆的人。”
董卓一愣,其前脚才施了张良计,人家杨帆后腿就来了个过墙梯,想到此处,其随即恼怒道:“黄巾之乱时杨博文这小子就鬼精鬼精的,当初一点功劳都不愿分与老夫,老夫实在恨透了这个小子。”
李儒闻言后暗道董卓不要脸,要人家分功劳给你,你是人家什么人?这话他也就心中嘀咕,当面讲出他还没那个胆子,此时虽然无奈,但他还是出声说道:“岳父大人,天子已病入膏肓,值此特殊时期,我们万万不能再树强敌,待尘埃落定之时,再来秋后算账不迟。”
董卓一拳捶在案几上,苦笑道:“老夫又怎会不知?本想让贾文和去牵制下那杨小子,使个跘子,没成想到头来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可恨,可恨。”
李儒见董卓还算冷静,随即问道:“那小妹的事?”
董卓脸色一变,只见他闭目仰头半晌,随后淡淡的说道:“让她禁足,你们去放出消息,谁再谈论此事,谁就是我家的敌人。”
“遵命!”
牛辅、李儒二人连忙应道。
数日后,苏双一群人终于回到了临戎城。
杨帆领着贾诩、戏忠、郭嘉三人在城门口等待。贾穆见到贾诩后连忙翻身下马朝其拜道:“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贾诩此时与儿子异地重逢,其中所涌出的情感岂是常人能体会得到的,只见贾诩伸手紧紧的抓着贾穆的两条臂膀,哽咽的说道:“今时今日,我父子二人却在敌人的帮助下才能再次相遇,此时此刻,为父才知道亲情的可贵,以后无论如何,为父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家人陷入险地,我保证。”
站在一旁的杨帆也被贾诩的这一番话所感染,只见他出声道:“山珍海味不如家中粗茶淡饭,荣华富贵怎及亲人常伴左右,珍惜眼前人吧!你们一家人好好聚聚,说说话,晚上我再摆酒为诸位接风洗尘。”
杨帆说完后,转身而去,谁也不知道他此时在想些什么,可能是那遥远的亲人,也可能是那朝夕相处的妻儿。
看着杨帆远去的背影,一股令人难以言明的情绪涌上众人心头,沉默许久,贾诩才喃喃道:“你孤独吗?不,你不孤独,因为你还有我。”
杨帆回到家中,就把自己一人关在了书房内,一卷史书,一壶老酒,一位孤独的人,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色不迷人人自迷,品着历史,喝口老酒,却难挡心中的思乡之情。
傍晚时分,杨帆在家中宴请了所有人。
席间,气氛略显沉重,可能是受杨帆的影响,众人均是默默喝酒。
“大家伙这是怎么了?来,喝酒。”见众人状态不好,杨帆率先举杯说道。
待众人喝下酒后,贾诩随即起身来到大堂中央,朝杨帆跪拜道:“将军恩泽,没齿难忘,今日小人一家得以团聚,全靠将军鼎力相助,诩自问文不能兴国安邦,武不能开疆扩土,全凭一颗昭昭之心,万望将军收留。”
贾诩此话亦是投奔之语,杨帆闻之,连忙起身扶起贾诩说道:“文和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贾诩深受感动,回道:“将军起于微末,战功彪炳,麾下文武皆是当代大能,带甲数万,若风云突变,便可化龙直上九天。”
对于贾诩的吹捧,杨帆自然乐意接受,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刻有‘杨家军’字样的铜牌放在贾诩的手中笑道:“文和,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万望文和勿要嫌弃我们这苦寒之地才是。”
贾诩郑重的接过铜牌,沉声道:“主公所赐,诩必珍惜。”
席间众人见杨帆又收能人,纷纷举杯恭贺,唯有荀彧、戏忠、郭嘉三人面露惊讶,一脸震惊的看着杨帆与贾诩,他们实在没有想到杨帆会给贾诩如此评价,堪比张良、陈平,那是谋士的至高荣誉,至此,三人心中也对这位新同僚有了新的认识,这么高的评价,以后的地位必不会在他们三人之下。
贾诩何等人物,三人的表情他早有察觉,只见他连忙朝三人抱拳道:“诩初来乍到,日后有何疏忽,还望三位同僚多多提醒。”
戏忠闻言一笑,说道:“那是自然,同在主公麾下谋事,当共同协力。”
郭嘉随即笑道:“只要文和会喝酒,就能跟嘉聊得来。”
荀彧在历史上多为曹操举荐人才,其心胸自然非常人能比,只见他笑道:“文和谋略过人,有文和加入,我军实力当再添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