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刘备与公孙瓒
并且顺便向公孙将军讨要赵将军去帮助自己。没有脑子的公孙瓒没有考虑的太多,仅仅是说你与曹操没有什么仇,为什么要替别人去卖命了?但是他不知道刘备这是在挖自己的墙角,他想要从自己的手中去带走人才,赵云随后便跟随了刘备。
赵云跟随了刘备,自然就有了很多单独与刘备相处的机会,刘备借着这个机会去拉拢赵云,后来赵云在刘备成功的道路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公孙将军凭借着聪明的计策和人数多,打败了他们,后来自己攻下幽州。作战的时候可以挑选,全都是白颜色的战马,数千匹马。从而来炫耀自己是多么的有能力,多么的有钱。就连大讲排场的袁绍都没有这种能力。
这时的公孙瓒非常的骄傲,以俯视的态度来看天下。这是他当然也没法听见别人给他献的良策。当自己被困,深陷险境,他也觉得,靠别人不行,还是要靠自己,实在是荒唐。然而这个时候的刘备有关于张飞,还有诸葛亮的辅佐。
曹操那边更是有非常多的猛将,还有非常多的谋士曹操看待每一个人都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也非常明白,士兵才是他成功基础谋士才是他成功的臂膀。袁绍这个时候也有许多的人为他效力。只不过袁绍不会用而已。
公孙瓒身边几乎没有谋士,没有勇气。他说有的只是身边的财产还算充足,短时间令敌方难以攻克。最终闭关自守的公孙将军,被打败了。
公孙瓒书的不是气势而是人才和自己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有身边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才能够完成最后的伟业,自己一个人是办不成什么大事情的。如果公孙瓒能够用贤良的大臣给自己出谋划策听从别人的好的建议。爱惜身边的士兵那么他的结局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备的确出身于汉氏家族,但是要说是皇亲国戚也算不上,刘备的祖父年轻的时候被郡涿政府推举为孝贤,谋取了一官半职,这在当时的官职确实很小了。
在当时的河北省郡涿县,往南十多公里,住了一个姓刘的小村镇,叫做楼桑村,这个村子住着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刘贞被册封为涿鹿亭候,但是这个刘贞因为没有定期的上交贡金,使得自己丢掉了乌纱帽,刘贞也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娄山村的村民就是刘贞的后代了。
然而到了刘备父亲刘弘这一代,家境已经变得日益衰落,社会的地位也日渐低下。
刘备也就是出生在这一时期,在他年幼时,他的父亲刘弘因为疾病,离开了人世,无奈之下,年少的刘备只能自谋生路,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年纪还小,只能从事简单的编制草席麻鞋,然后拿去集上卖来维持生活。
据说刘备出生时,他家的院角一棵桑树长得高大繁茂,看上去有五丈多高,树叶宽而大,叶繁枝茂,远远的看去,有点像车架上的搭起了一座小楼,方圆十里找不到像他这样的桑树了,一些懂得风水的先生看到了这棵树后惊叹不已,料定这家人早晚会出大福大贵之人。
果然不久,这户人家就出生了一个孩子,他便是刘备。
少年时期的刘备也与其他孩子与众不同,在一次家族聚会时,刘备无意间说到:“等长大了我要当天子,还要做很大的羽宝盖车”,刘备的叔父们听到了他的话,吓得魂飞魄散,这在当时如果被发现,可是有杀头之罪。
于是乎,连忙制止,让他不要胡说八道,但是这件事从中也可以发现刘备少年时期就有了远大的志向。
由于家庭的贫困,直到15岁时,母亲才认为孩子该学点知识了,于是将他送去上学,由于岁数太大,很多学堂不愿意收这样的学生,他的母亲只好把刘备送到了大儒卢植办的私人学堂里学习,这个学堂是刘氏家族办的私人学堂,由于刘备的聪明好学,很快得到了老师马融的真传。
这个时期的刘备学习费用全靠自己的叔辈刘元起的资助,刘元琪看到了刘备在家族当中是个非比寻常的孩子,长大后一定能够光宗耀祖。
刘备其实也是幸运的,它得到了刘元起的资助和马融的教导和真传,这样没过多久,刘备就学业有成,可以出口成章,成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人才,就这样,刘备的声望逐渐提高,也为他日后开创帝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传刘备长相与众不同,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长至肩膀,他的眼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脸色看上去如玉一样洁净,嘴唇如同涂了胭脂般红润,双手过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当头领的人才
他的性格,怒不于形,而且胸怀大志,他的这种性格也得到了众多少年的跟随。
黄巾起义以后,国家大乱,此时的刘备已经28岁了,刘备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
刘备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一个贫穷落寞的穷小子,空顶着一个宗室后裔的名头。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几经周折,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帝国,成了名垂青史的昭烈皇帝。在三国诸多名人当中,刘备应该算是其中最为励志的形象。不过,刘备少年时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不仅不学无术,而且还给别人当过一段时间的“保镖”。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靠贩履织席维持生计。但是,刘备却并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幼年时曾豪言万丈,要乘“羽葆盖车”建立一番伟业。
刘备少年时,其母排除万难,将他送至原九江太守卢植门下受教,希望他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日后出将为相,光耀门庭。刘备就学期间,他的叔父刘元起曾数次资助其学费及生活用度。
按道理说,刘备如此家境,又幸得资助,应该珍惜机会,在学海中苦耕不辍才对。可反观刘备却并不用心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俨然一副富家浮夸公子的做派。这一时期的刘备与后来的幽州诸侯公孙瓒交往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