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在驸马梅殷手中?”黄子澄问道,然而转瞬之间他又发现了齐泰的破绽。
“咦,齐大人,你怎么知道有遗诏?”
“不会在梅殷手中,他见先皇的时候,微臣一直在先皇身边。”齐泰只回答了黄子澄的第一个问题。
“会不会留给了其他人?”方孝儒也忽略了黄子澄的第二个问题。
当齐泰提出“有没有遗诏”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潜意识的相信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遗诏到底在哪里?”的问题上。
因为遗诏很贵重,越贵重的东西,人们越想把它挖出来,没有的也会变成有。
“不可能留给其他人。满朝皆知吾等四人受先皇之命辅佐皇太孙。若先皇把遗诏交给一个无名之辈,而非顾命大臣,有谁会相信那是真的遗诏?”
齐泰斩钉截铁,坚定的眼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停留片刻,像是要把不可动摇的信念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先皇的遗诏只能在四个顾命大臣和皇太孙的手中。”
黄子澄和方孝儒面面相觑,朱允炆茫然的望着三个顾命大臣。
“新皇尚未登基,诸王马上就要从藩地赶回应天奔丧。皇太孙和二位大人对此可有看法?”
齐泰猝然抛下令其他人迷茫的话题,新开启了一个话题。
黄子澄皱了一下眉头,不知道齐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讨厌齐泰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而且不告诉他们往哪走。
难道齐泰想成为四个顾命大臣的领袖?
“齐大人,你先把遗诏的事说完?”朱允炆急得站了起来,皇爷爷的事对朱允炆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到底有没有遗诏?在哪?”
“皇太孙莫急,微臣一定会如实告诉皇太孙。”齐泰转向方孝孺,“方学士怎么看诸王回京奔丧?”
“存在威胁,燕王最甚。”方孝儒直言不讳。
过了片刻,他又说:“总不能不让藩王回来奔丧吧?”
“不让叔叔们回来奔丧?”朱允炆目瞪口呆,连连摇头。
“不不不,爱卿们多虑了,叔叔们不会胡来……”
他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对自己的话没有底气,对自己也没有信心,至少是现在。
朱允炆天天都在变得强大一点,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让大臣对他俯首帖耳,令叔叔对他敬而远之。
皇爷爷告诉他,他可以坐稳这个江山,但他知道现在的他做不到。
“皇太孙不可掉以轻心!”齐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太孙登基之前,切不可让藩王回应天!”
“本宫,和皇爷爷曾经谈过此事……皇爷爷相信他的子孙不会相互残杀。皇爷爷立本宫为皇太孙,就是要断了叔叔的念想,让他们知道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
“皇太孙,这个念想断不了,”齐泰道,“秦始皇一死,胡亥就杀了胡苏;李渊还活着,李世民就杀了李建成。他们都是嫡长子,可是又如何?皇权的诱惑太大,以至人丧失了为人之心性,变成了魔鬼!”
“皇太孙,齐大人说的对!”方孝孺加入了齐泰的阵营,“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较其伎巧短长。①皇太孙文韬武略,宽厚仁爱,将成为一代明君,可现在羽翼未丰,当十二分谨慎。”
方孝孺也跪了下来:“臣奉先皇之命保护皇太孙,臣誓死不让皇太孙冒半点风险!”
“皇太孙不可冒险!”黄子澄摒弃了自己对齐泰的意见,毫不犹豫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他深知浅薄者争细枝末节,他正努力向圣人靠近,岂可做出浅薄之事?
“燕王素来以谋略和功绩自居。先皇把皇位传给皇太孙,他定然不甘。自从秦王和晋王死后,他尽得他们的封地,可召集五六十万兵士。况且,他又久经沙场,威望甚高,实乃大敌也!”
“你们……你们让本宫想想!”朱允炆方寸大乱,痛苦地闭上眼睛。
他慢慢搭建起来的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自信早已烟消云散。
叔叔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真想夺走他的皇位吗?如果皇爷爷把皇位传给了叔叔,他绝不会有半点非分之想,为什么叔叔们不肯放过他?他们真的敢违逆皇爷爷,犯下这滔天的罪恶?
他想了很多很多,从他小时候印象中的叔叔想到现在的叔叔,从他读过的书想到皇爷爷的教导,从他日夜伏案的方寸之地想到整个天下。
他想不明白,所有这些变化比孙行者大闹天宫还荒唐。
他试着跳出框框审视它们,假想着以皇爷爷的眼光审视它们,最终发现自己根深蒂固的仁善观念是他最大的敌人。
半晌,他缓缓睁开眼睛,三个大臣仍然跪在他的面前:“你们先起来吧。”
“皇太孙不答应臣的要求,臣不起来。”三人异口同声。
梅殷匆匆走入殿内,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三个大顾命大臣齐刷刷跪在皇太孙面前,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皇太孙,微臣来迟了。”
梅殷立即上前几步,也跪在了其他三人旁边。
“驸马,你来的正好!三位大人要本宫做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
朱允炆看不到了救兵,慌忙向梅殷“告状”。
仁善之柱马上就要倾覆,他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一起顶着。
“三位大人是儒学大师,怎会做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皇太孙是否有所误会?”
梅殷把天平偏向了顾命大臣。
“驸马!他们要本宫下令禁止藩王回京奔丧,这是不是不仁不孝?”
朱允炆压在心里的痛苦像瀑布一样向梅殷倾泻。
梅殷是他的亲人,他对他少了一分拘谨,多了一分依赖。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三个人六只眼睛全在梅殷的脸上,他们大义凛然,守着忠心耿耿的信念,就算背上不仁不孝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梅殷极速转动眼珠,很快就有了答案。
注:①引《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