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报信兵不知道信中的内容,但隐隐觉得朱有燻投怀送抱必定不是什么坏事。
李景隆睁开眼睛,站起身来,伸出手,一把夺过信,动作一气呵成,这也是他惯有的雷厉风行的风格。
他一目十行,眨眼的功夫就读完了朱有燻写了一夜的信。
“好,太好了!”
李景隆把信扔在桌子上,无须再看一遍以确认,因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的朱有燻——忤逆不孝,无情无义的败类。
“走,通知属下,再围周王府!”
他的脸上挂着得意的笑,谁说他低估了周王?低估了朱有燻?
他们就是如此不堪一击,因为碰到了他这个大将军。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命,带军擒拿罪臣。
他马上就要旗开得胜,即将获得皇上的赞赏,迎来大臣羡慕,同时也能封上那些对他议论纷纷的嘴。
自从李景隆承袭爵位以来,风言风语便飘然而至。
有人把他的地位与荣耀完全归于他已故的父亲李文忠。
他们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独立作战的实际能力。
他心有不甘,一心寻找机会向所有人证明他李景隆是一个有勇有谋,出类拔萃的人。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皇上把削藩这件目前最重要的事交到了他的手上。
而如今所有人都会知道他配得上皇上的信任,在朝中,没有人有资格和他比较,更没有人有资格轻视他。
周王府外又一次马蹄声大作。
周王目睹儿子交出的亲笔信,心如刀绞,万念俱灰。
冯氏舞动铁链棒打碎了儿子最爱的一个瓷瓶,飞溅的瓷片像她和朱有燻的母子情分一样四分五裂,再也无法缝合。
周王府所有的人都戴上了镣铐,汇合周世子府的犯人,在李景隆胜利的喜悦中向应天进发。
开封府街头上出现了两个人的身影。一个是小乞丐,一个是年轻英俊的公子。
“怎么样,石头?我帮了你大忙,你该如何感谢我?”
小乞丐双手叉着腰,歪着头斜视红石。
“铁舒,没想到会碰到你。”
红石拧抿了抿嘴唇,那是两片薄唇,多年前填充在他嘴唇上的自体脂肪已经随着岁月的流失一起消失了。
鼻翼、下巴、颧骨、两颊、下颌骨和颏部,他的整张脸都发生着同样的变化。
他恢复了英俊的面庞,只是比原来更加消瘦,眼头和眼尾的线已经拆除,露出了能说话的大眼睛。
他不再需要伪装。
时过境迁,已经再没有人记得丞相府的那个石头。
要杀他的人已经入了土,他可以带着他生母的影子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少打岔,我想要神农鞭!”农铁舒抽出一只手,伸在红石面前。
“我又没有神农鞭,你想要,我也给不了。”
红石下意识的摸了摸腰带,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腰带,不是什么神农鞭。
他早已把神农鞭珍藏起来。
红石想起农铁舒曾经错过堂而皇之摆在她面前的神农鞭,扑哧一笑。
“你什么意思?我帮了你的忙,你不谢我,还笑话我?”
农铁舒横眉竖眼,但是很快那种依依不舍的留恋又在她眼眶里流转。
这是一张无数次模糊地出现在她面前的脸,她怎么也看不够。
“没有,我……就是想起以前我们刚认识的时候……”红石弯着腰,捂着肚子。
“哼!”农铁舒鼻子里哼着气,嘴角却慢慢上扬。
她也想起了他们共同捉弄那个迷恋三寸金莲的老爷,更重要的是他们当时的快乐。
“哈哈哈!”他们俩同时放声大笑,笑声里全是纯洁美好的回忆。
周王府拉上了帷幕,红石又回到了燕王府。
朱棣在遥远的北平忍受着对弟弟和儿子危险处境的无知与无能为力。
他心力憔悴,见到红石时,却不敢马上追问,因为他害怕听到坏消息。
朱棣的眼睛在红石脸上寻找着他想要知道的答案,很急切,但又很小心。
红石露出一个笑容,先开了口:“殿下,不用担心,周王和三个王子都会没事的。”
“周王……”朱棣的语言远远滞后于迫切的眼神。
“朝廷只有朱有爋告发周王的手书一封,再没有其他任何证据了。他们父子反目,众所周知,朱有爋的告发不会有太重的份量。”红石道。
“红石,周王当真不会丢了性命?”道衍直截了当。
“放心!朝廷想要的是削藩,不是杀人。”
“朱有爋真不是东西!儿子算计老子,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道衍大怒,在他铮亮的脑袋上面驻足的一只苍蝇闻风而逃。
“朱有燻心胸狭窄,为了一点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六亲不认。”红石道,“不过,这倒帮了我们。周王被削了藩,必然引起藩王的共愤,对殿下的大业有利。将来殿下不但可以名正言顺地起兵,还可以赢得同盟军。”
“唉,苦了我这个弟弟!他甚是单纯,没有心计,不争不抢,只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到头来居然被自己的儿子算计。鸮鸟生翼,衣冠枭獍!”
朱棣摇了摇头,也悲凉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殿下,”红石立即心领神会,“现在不是救三个王子出来的时机,所以我回了北平。”
“何时才能救他们出来?皇上对三个王子怎么样?”道衍替朱棣问了所有的话。
“我打听过,三个王子在一处官员旧宅中吃好喝好,就是不许到处走动。皇上不会要了他们的命,这对朝廷没什么好处,殿下尽可以放心!不过救他们出来恐怕时机未到,皇上抓住了这一步好棋,怎会轻易放手?”
“高煦这孩子真该死!害得他两个兄弟跟着他一起受苦。尤其是高炽,他身体本就不好,我真担心他啊!”
红石和道衍都露出了吃惊的神情,但是未在脸上停留。
一直以来朱棣喜欢的都是和自己更相像的朱高煦,而不是臃肿体弱的朱高炽。
鉴于朱元璋赏识朱高炽,朱棣只好勉强把朱高炽当做世子看待。朱元璋驾崩之后,朱高炽的燕世子地位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