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了解,但不是很清楚,听说那里是青州第二主战场,十分重要。不是有人提议派兵援助么?难道杨公子也有此意?”
随着乱局到来,汉庭之上每次朝会都吵吵嚷嚷,草木皆兵。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议论一天。而对于那些能够决定一州命运、扭转大汉气运的战局,他们反倒三缄其口,绝口不提。
汉庭上的官员虽然昏聩,死气沉沉,但是他们却有一点优点,那就是自知之明。他们敢于对无伤大雅的东西口诛笔伐,但是却丝毫不干涉大局,生怕将祸水引到自己身上。已经有好几名大官便由于对前线战况有意见,导致过度干涉,结果使得战况陷入被动之中。对于这些文官,一些被愤怒的武将当场斩杀,另一些则被押送到洛阳,接受圣裁。
现在已经不是文官耀武扬威之时,他们善于歌颂盛世,却没有力量扶持危厦。正是由于朝廷的萎靡,天子的脾气越加暴躁,厌烦朝政,耽于享乐,终日沉浸在西园中,与佳丽和宦官作伍。
以至于如今宦官声势愈加昌隆,十常侍和西园八校尉更是风头无两。其中十常侍主要操控政权,为天子排除异己,十常侍之首为张让;西园八校尉是操控军事,为天子分上将军刘绣兵权,哪怕是大将军何进都需要接受西园八校尉的命令,其元帅为蹇硕。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园八校尉之中,有袁绍、曹操、杨坚等人,其中杨坚为中军校尉,是西园八校尉的副首领,地位仅次于蹇硕。
看着面前的老者,杨坚微微一笑。哪怕到了现在,朝堂上依旧没人点出东莱郡——临淄郡作为青州命运转折点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没人能想到刘彻此番出行的目的。不过这点他倒不准备干涉,在他潜意识刘彻是极具威胁的一个人物,而减弱临淄郡的重要性,便能间接的减弱刘彻的战功。
且目前汉室宗亲在这段时间表现的太过活跃,其中刘绣之势他已经无法阻挡,但刘彻他还是能压一压的。
“非也,只是感觉有意思,我不明白为何刘彻会拒绝我的好意,选择去那等偏远之地,这西园八校尉有何不好的。”
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杨坚却丝毫没有遗憾的表现,他轻笑着,看着侍者给自己斟满乳白若玉脂的酒液。
“可能刘殿下另有抱负吧,出去历练历练也是好的,只是现在外面的动乱,我担心刘殿下会遇到什么危险,河间王只有他一个儿子了。”玄公像是没有听明白杨坚语中之意,而是语重心长的,将自己意思表现出来。
“玄公,我正是要和你商议此事。青州的战局我研究过,其关键在平原郡之内,当下青州州牧便列兵此地,与黄巾大渠帅王仙芝对峙。不若将刘殿下封在泰山、济南两郡,这两郡战事略少,远离战局中心。”
看到杨坚幽若星河的眼瞳,玄公沉默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他略带惆怅的一叹,开口道:
“军事之上,我所知寥寥。既然公子已有想法,同陛下直言即可,相信以陛下对公子的器重,是不会拒绝的,老朽年迈了,越加不中用了,有些不胜酒力了,容情老朽先行告退。”
“那真是太遗憾了,我观玄公身子似乎不硬朗,荆州之地最近新出一‘桃源秘境’,环境优美,正适合颐养终老,不若玄公代表朝廷管理此地,可好?”
听到杨坚的话,正站立的玄公只感觉一股重力压在自己身上,险些啷当倒地,多亏一股力量支撑着他,他才站了起来。
看着杨坚虚手扶持之态,玄公一下子像老了二十岁,眼中光彩尽散:
“多谢公子挂念,近来老朽身体确实不适,然思乡心切,正要告老还乡,辜负公子美意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益州也是好地方,有时间我会探望玄公的。”
说着,杨坚站立起来,亲手扶持着玄公,将其送出凉亭,踏着空中的七彩桥梁,将其送到岸边的轿子内:
“玄公身子骨不好,你们小心一些,切莫颠簸,使玄公受惊。”
“谨遵公子御令!”
随着震雷般的声音,抬着轿子的四个金甲大汉,一眨眼便消失了,其煌煌威势依旧残留在原地。
看着湖面,杨坚轻轻一摇头,便将此间之事从心头去掉,解决这番事只是一个插曲,与这番事相比,与刘绣的交锋、几大圣地的合并才是最要紧之事。而且刘邦这个新起力量,也开始挑战他的底线了。
现在他真是越来越忙了,甚至都没有时间去寻觅良才猛将了。
………………
“主公,还要进攻么?”
烁草大营之外,太昊军队中,看着前方攻城的声势,秦默一挥手,下令道:
“鸣金收兵!”
“诺!”
一时间,刚刚还势如猛虎的大军,下一刻像潮水般有序的退下,这个过程很快,甚至都没留给敌军袭击的空挡。
城墙之上,身穿青甲的李典望着退去的敌军,脸上的神情并没有放松,反倒眉头紧皱,面色沉凝。
“将军,左将军战死,西城防守兵力需要补充。”
“我们后备力量还有多少?”
“不足百万,恐怕只能够支撑一个月。”
“一个月?”
听到一个月,李典皱起眉头。并不是因为时间太短,相反这时间太长了,如若还剩一个月,那么丝毫不用担心烁草大营的防守,守一个月已经远超波才所下达的命令了。
可是太昊真的会让他们安守一个月么?这太奇怪了,虽然每天他们的进攻很努力,也很猛烈,但是却总感觉少些什么。对方太平静了,这不像是为了生机竭斯底里的样子,难道对方不清楚自身的处境么?
“可有东面的消息?”
“还没有。”
“那好,你下去吧,将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营填充到西城。一旦有东面消息,第一时间给我。”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