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正式开始
宋昭远远着站着,冷眼盯着徐氏与宋昌一行人,像是唱大戏一般的上演着‘生离死别’,一点也不想让人发现他与宋昌二人实则是有兄弟关系的。
不过今年朔京世家子弟中通过举荐而来参加武举的人寥寥无几,其他大多都是靠自己本事一拳一拳打上来的外乡人,所以也认不得宋家人,这让宋昭自在不少。
他决定不再管宋昌的事,自己让他参加武举确实别有用意,但却不是徐氏所想的那个方向。宋昭此人面冷心也冷,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又离开父亲,缺少与家里人沟通的经验。加上徐氏恨不得宋昭直接放弃宋家长子的身份成全自己儿子,更不会与宋昭过多往来,所以他对于宋家其他人的态度,还不如对高胜楼的属下来的亲切。
但他却真不是为了让宋昌送死,而私下让顾知行举荐参加武举。
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混淆视听,另外一个,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理由,就是他是真心希望宋昌可以从中脱颖而出,若能考个三甲中的其中之一,成为官身,日后自己继承了安国公府,他不至于无处可去,至少能有一座府邸带着老母安身立命。
只可惜宋昭是不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给别人知晓,更别说对于徐氏而言,宋昭是一个动动手指头都是想要他们母子几人的命的大魔王,这种魔王,怎会为了自己与宋昌着想?
所以徐氏一贯是以小人之心猜测宋昭用意。
他亦不想引人瞩目,见宋昌到底是来了,冷影拿着登记报道的官员给的锦券,伸手让他把他身上背着的行李给自己。
冷影自宋昭接受高胜楼后一直跟随他,形影不离,当真人如其名,像是宋昭的影子一般,从未离开过他身边半天,如今宋昭要去参加武举,一走便是半个月,宋昭无所谓,冷影倒是千百个不放心。
他像是个受气的小媳妇似得,不情不愿地将手中的包裹递给宋昭,借机小声问道:“主子,等你安顿好,属下夜晚潜进去蹲在你房顶守着吧——您一个人进去,属下着实不放心——”
宋昭毫不给面子地将自己的包裹从他手里夺过,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蹲房头上瘾了吗?”
冷影忙不迭的点头,发现自己错了以后,又拼命摇头。
宋昭不想在与冷影说一些无聊的话,抬脚就要走,忽而想到什么似得,又折返回来,对着冷影说:“我自有其他安排,不会一个人在里头。这段日子你暂时不用回楼里,守在凤阳宫附近,若……有什么事,必要时可以现身。”
冷影一愣,他好久没有回高胜楼了,这次宋昭要单独行动半个月,冷影一早就和楼里的其他弟兄们约好了不醉不归,没想到主子人还没进去,活都给自己安排好了,还是这种蹲人家姑娘房头的这种活?
还是去蹲玉真公主的墙头?
但冷影反应的极快,主子这一去就去半个月,以他主子的本事,前三甲那是不用说的,武状元肯定都是宋昭的囊中之物。这样的话,宋昭至少还要一个月才真正能够从国子监里出来。一个月时间,对于万众瞩目的玉真公主来说,确实有点长——
主子这是担心玉真公主会不会在自己前去考状元的时候偷偷的和别人好上了?所以要派他前去替自己盯梢?
想到这里,冷影对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忙点头应好:“主子放心,属下一定会看好玉真公主的,等主子回来,玉真公主一个汗毛都不会变心的!”
听完这话的宋昭脸比方才还要更臭了,他再也不看冷影一眼,一甩袖子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走了,留下不明所以的冷影站在原地挠着头发愣。
其他来参加武举的人也陆续领了锦券,极少有亲人相送,都是自己深吸一口气,便往里走,唯独宋昌在小厮将他的锦券拿了过来后,他才不情不愿的接过,对着徐氏还是一副愁苦模样,最后坚持着问道:“母亲,我真的要去吗?儿子真的害怕。”
徐氏听他这么说完,拿着帕子捂着嘴角呜咽道:“我又何尝不是,但你姐夫说的不会错的,昌儿……你要好好忍耐,母亲会在外替你打点好一切的,你安心在里头待着,若有什么事,便差人写信回来说!”说罢徐氏心一狠,也不再看宋昌什么表情,直接扭头回了马车,深怕自己多看一眼儿子,便要后悔。
宋昌望着国公府的马车渐渐远去,第一次感到了独身一人的害怕,徐氏将小厮留了下来,但小厮也只能送到国子监的大门口,自然是进不去的。宋昌根本拎不起徐氏给自己准备的几箱行囊,就连四方盒装的衣服他都嫌重。
今日站在门外等待考生入场的大多都是教头,各个五大三粗,行伍之人本就看不惯公子哥的做派,见宋昌细皮嫩肉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自然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不屑,更有刺头一些的,直接推开挡在门口的宋昌,在他发出:“你做什么?”的挑衅后,回头顶了一句:“好狗不挡路!”
乡野武夫各个都粗鲁直接,听到这话发出异口同声般的大笑,宋昌涨红了脸,死死盯着那个推开自己的人,那人正大摇大摆的扛着根竹根,上头挂着他的行囊,逢人就问:“高胜楼楼主住哪间你知道吗?听说他也有来参加武举?”
宋昌咬牙切齿地交代小厮:“让人去打听打听那个人叫什么名字,让母亲多去几个考官面前打点一下,本公子倒要看看,究竟是谁笑到最后。”
不愿意归不愿意,但见时辰已经到了,宋昌也不好在赖在门外不进去,磨磨蹭蹭,宋昌最终带了几件锦衣玉枕,还塞了银两在身上,这才不情不愿地往里走,管事见他是最后一名考生,既然也进来了,便拉动了大门,只听哄的一声,朱红色的国子监大门便在宋昌身后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