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第273章 旧事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暝煌 2262 2021-11-30 11:38

  袁绍紧接着自任车骑将军,对关东联军统一发号施令,但除了他下令诛杀胡母班等董卓派来的使者外,没有见到他下达的军事方面的部署,联军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种情况在酸枣更为明显,当时云集于此的联军有六七路,但缺少绝对权威的人,就连设坛时要选一个人上去领着大家盟誓也都“更相让,莫敢当”,最后推举张超手下的功曹臧洪登坛念誓词。

  没有统一的指挥,联军就像一盘散沙,加上各怀心事,自身战斗力又不强,最后失败应在情理之中了。

  “主公,公孙瓒来了。”这时,一旁的陈宫走了过来,说道。

  秦烈点点头,道:“随我相迎。”

  。。。。。。

  公孙瓒带来了五万的兵马,其中骑兵就有两万,这还不是他全部的兵马,可见,公孙瓒的家底还是很殷实的,起码现在看来,要比秦烈有能力的多。

  卢奴城外,几万士卒盔明甲亮,明晃晃的战刀,飘在空中的旌旗,还有两万的骑兵。

  在公孙瓒的身边有着数千的轻骑,这数千的轻骑,骑兵谁都不缺,最主要的是这支骑兵的马匹全是白马,这就是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在后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这并不是虚构出来的兵种。本身公孙瓒在对外作战时喜欢骑白马,他也聚拢了一批数千人之多的骑兵。所谓“白马”,有两种说法,一是公孙瓒自己精心挑选的白马,本身幽州也是产马的地方,二是军中的胡、夷人跟公孙瓒的喜好相似,都喜欢骑白马。

  白马义从是掺杂了胡人的骑兵,不能说白马义从全是汉人组成,也很难说白马义从全是由胡人组成。问题就出在“义从”两个字上,“义从”指的是归附朝廷的外族。公孙瓒与乌桓交战多年,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胡人归附,毕竟胡人少说也有数十种,本身就内斗不休,前文也提到了公孙瓒军中身手矫健的胡人、夷人就经常骑白马。

  “因虏所忌,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马,瓒有健骑数千,多乘白马,故以号焉”——《三国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

  可见这批胡、夷也是白马义从的组成部分,本身东汉时期也经常启用义从平叛。比如著名的湟中义从,主要是月氏人,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与汉人混居,他们与羌人也有恩怨,在汉羌战争中以“义从”的形式出现,当年邓训只挑了几百人作为义从,后来处在张掖郡的数百户就被称作“义从胡”。

  像刘备在幽州也有收获,他前去支援陶谦时就带着“乌丸杂胡骑”,又如《后出师表》中提及的“突将、无前、賨叟、青羌”这是刘备转战南北数十载攒下来的精锐,来自各个地方、各个族类的骑兵,虽然总共才一千人吧。另外,董卓的部下也多为羌胡,蔡琰在《悲愤诗》中就提到了“来兵皆胡羌”,这也是身在边境的常规配置了。

  回到“白马义从”身上,既然被称作“义从”,而不是“义从胡”,说明胡人在这支队伍中的占比没那么大,甚至白马义从可能还混有鲜卑、羌人,因而没法冠名“义从胡”。如东汉末期,时任护羌校尉的段颎在平定羌人叛乱时,率领的队伍中就有“湟中义从羌”,可能是义从胡补充了大量羌人所致。另外,身在巴蜀地区的賨人,也多次为作为雇佣兵参战,出力颇多。

  如果“白马义从”是纯粹由胡人组成的,那就没必要叫义从了,外族归附朝廷被称作“归义”。如泄归泥、素利、弥加等人都被封为“归义王”,王同、王寄只是“归义侯”。从现存的官印也可见一二,如“汉归义羌长”、“汉归义鲜卑王”、“汉归义胡长”等名,羌、氐、胡、夷、蛮、鲜卑等均有归附的案例,朝廷对他们的处理也是迁入内地,想着潜移默化地改变习性。

  但是“归义”这个词在汉末可能还有别的用法,比如在吴国搞事情的隐蕃、马茂两人,分别被称作归义隐蕃、归义马茂。两人表明都是从魏国叛逃到吴国的,因而“归义”这个词的适用范围可能更广,归附正义嘛,明珠来投笑纳就好了。

  类似的,“义从”的释义也有待商榷,董卓说孙坚带的是“乌合义从”,但在孙坚起兵之初,只是募集了淮泗精兵以及同乡少年,可能是在凉州作战的经历让孙权收集了一些羌胡士卒,也可能是单纯的与“义兵”意思相同。此外,赵云在投奔公孙瓒时,也带着“义从吏兵”,这里的义从可能是胡人,也可能是没正规建制的义兵。

  而东汉末年的这位公孙瓒,若说血统高贵的话,已经是八百年前的事了,反正有高人推测出了其出身,转述一下原话:南朝范晔所著《后汉书·公孙瓒传》说:“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

  家世两千石,封疆大吏的俸禄了,在东汉桓灵二弟时期,没点家底要当州郡干部,估计比锤子手机卖5000块还难,所以,这家是个壕,毋庸置疑。家族当地有背景,辽西令支人,治今河北迁安市,生母出身不好,所以公孙瓒仕途开始,只能从职员做起。不过在政治生涯开始前,家族还是颇为照顾他,给他寻了个老师,叫做卢植。

  这里可以侧面验证一下蜀汉昭烈帝刘皇叔的皇族背景,因为他恰好是公孙瓒的同学,是不是同一届的天晓得,但是推断一下东汉那种年代讲背景讲出身讲家世的氛围,可以认定:这两家伙是同一层次的,血统不错,背景也可以,就是,硬性条件有缺陷,公孙大哥,生母一般,玄德小弟,转职做生意了,从事着不怎么被看好的传统编织行业,貌似业绩也不咋滴。所以他们安排在同一期。

  比较一下大将军何进手下的八校尉:袁绍、曹操都名列其中,比比家境,说明排资论辈,古人很重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